APP下载

坚持学生立场 引发真实学习

2021-04-08陈昆榕

新教师 2021年1期
关键词:游戏语言英语

陈昆榕

近年来,笔者所在的梧村小学积极探索“尊重教育”的办学模式,形成了一个核心、两个体现的特色文化,即尊重差异,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体现学生学习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在这一课堂基本理念的引领下,笔者对“尊重教育”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尝试,坚持落实学生立场,让真实的学习在课堂中发生。

一、分析学情,把学生的学习需要装在心里

“尊重教育”课堂研究遵循教育的自然性原则,基于学生立场,满足学生自主求知的学习欲望。一堂英语课的设计与实施,教师在备课时不只需要考虑教学活动、教学方法、过渡语言、课堂提问、启发引导以及练习设计、活动评价等,更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和需要,确定“以学定教”的原则。教师要把工夫花在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需要上,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材二次开发设计。人在成长期认识世界的视角与成熟期不同,了解学生的真实需要,就要“回到儿童中去,认识真正的儿童,发现真正的儿童”,换位思考,获取儿童的视角。

为了课堂的可视度和精美度,我们往往精心设计很多动画辅助教学。而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游戏是他们的学习方式,更是他们与人沟通交流的方式。所以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在设计丰富情境之下,不妨多些童趣。例如,在进行句式“Whats in the bag?Is it...?Yes,it is. / No,it isnt.”的学习和应用时,笔者设计了精美的课件:一个会自动开合的书包,从书包里面“飞出”文具的一角,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所学的句式。这样的活动虽然提升了学生对这一功能句式的理解和应用,但是学生的参与感和互动感都不足,练习起来也不那么投入。于是在第二个班级上课时,笔者做了反思和调整,课件上只留下一张猜一猜的游戏背景图,然后笔者拿出一个大书包,抛出问题“Whats in the bag?”,引导学生用“Is it...?”句式猜猜书包里有什么,公布答案时,自然地用“Yes,it is. / No,it isnt.”进行甄别,增强了师生和生生间的现场互动交流。有了第一项师生共玩游戏的“抛砖引玉”,第二项的游戏,就可以邀请学生当“小老师”组织这个游戏活动了。玩过一轮后,再让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继续在猜一猜的游戏中练习应用。这样的活动,与上一节课的动画视频播放演绎相比,在技术指数和精美度上稍有欠缺,活动起来课堂也“闹哄哄”的,可细心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全情投入,感受到现场热烈的气氛。游戏是这个年龄段孩子喜欢的学习方式,他们熟悉,会玩、爱玩,能与伙伴一同在游戏中学习,收获知识,更收获快乐情感。教师可多尝试,在动感丰富的教学情境的支撑下,多设计英语游戏活动;在欢乐有趣的游戏中,让学生自觉主动地习得英语。

二、智慧引导,为学生创造语言应用的空间

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教师走进学生的世界,亲近学生,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研究教材,做好文本解读,根据文本话题语用功能来设计问题,预估可能的问题答案;教师还要对学生的预习进行调查了解,要明白个体学习差异,对于学习难度较高但同时又是重点的语言知识进行充分的设计,为学生创造语言应用的空间。笔者从日常教学研究中提炼出了三种策略。

1.“抛”主题——利用多模态媒介资源进行立体交互的主题语境建设,为学生的语言学习创设语境。例如,教学新标准外研版《英语(一年级起点)》Module 10 Unit 2 You shouldnt be late.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录制一小段班级学生在家中的生活片段,引导学生针对生活习惯进行讨论,从而“抛”出本课的主题“rules”,让学生即时进入主题语境,激起学习了解该主题内容的欲望。

2.“搭”问题——以问题为导索,基于文本内容,提炼有助于达成学习需求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度学习,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仍以上一个课例为例,教师可以What should...do?What shouldnt...do?两个核心问题为支架,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思考文本中蕴涵的关键信息,从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知识、搭建语言结构,应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活动。

3.“育”智慧——价值引领,赋予英语课堂教学以主题意义,从英语教学到英语教育,实现学科的文化育人。学生在主题“rules”的语境中,围绕核心问题展开学习和交流,对家庭规则的建立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时,教师可以抛出“Do we need rules in family?Why?”让学生继续深入交流,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本课主题的深度思考和讨论,进一步培养家庭责任感,树立规则意识。每一个主题学习都蕴涵着丰富的育人价值点,教师只要认真研读教材,把握好每一模块的主题和话题功能,基于生情,育智立品,就可以探寻到适合学生英语学习与身心发展的最佳生长点。

三、适当留白,将课堂的话语权留给学生

课堂教学的生成,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发挥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教師要抓住生成点,适度留白,让学生有思考、想象和表达的空间,让思维走向开放,对学生的“求异”,甚至是“钻牛角尖”,小心呵护、加以鼓励。

以笔者对厦门市思明小学邱琼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主题整合教学课Water and Us一课从教学预设到课堂生成的跟进观察为例。该教师在预设方面遵从整体设计理念,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体现出完整的情节感和故事感。课堂上师生情感投入,师生间的问答都水到渠成:从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到搭着支架让学生学着用语言知识,到最后放手让学生自己主动应用,体现出了一种自然的学习状态。从课堂“行走”的流程可以看出,教师设计了一种结构式的教学活动,预设为课堂的生成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再从捕捉生成触点的视角来看课,邱老师课前没有做太多的铺垫,而是以小水滴引发学生关于水的讨论,自然引出主题,将自由交流的时间留给了学生。接着,以“What is water like?What can water do?How do we use water?”等三个问题串起的核心问题带着学生认识学习关于水的定义、特征、用处等,并建立了本堂课的语言结构:“Water has no.... It can.... We can use water to....”。在此基础上,教师留出足够的语言交流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表达自己对水的理解和认识。

课堂的生成基于预设,具有开放性:学生对水的认识和学习都来自于自己的体验、感知;关于水知识的梳理、归纳都在教师引导的过程中自主获得,在表达交流中进一步提升了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把课堂教学的话语权留给学生,给学生真正自由的学习空间,这样的课堂必然是生动活泼、师生共享学习乐趣的课堂。

“尊重教育”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教学,要坚持学生立场,教师要把学生的学习需要装在心里,为学生创造语言应用的空间,将课堂的话语权留给学生,让学生的英语学习在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中真正发生。

猜你喜欢

游戏语言英语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爆笑游戏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