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模式下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初探

2021-04-08范嵩

中国市场 2021年1期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构建人才培养

范嵩

[摘 要]高职院校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受到产教融合模式的影响,如何在产教模式下,努力地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金融专业人才教育与产业真正融合,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文章先了解互联网金融专业的发展背景,然后说明当前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所存在的问题,最后说明产教融合模式下高职院校互联网企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策略。

[关键词]产教融合模式;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构建

[DOI]10.13939/j.cnki.zgsc.2021.01.187

在我国相关会议中指出,在我国高职院校教学中应该积极创办产教融合新型办学模式,这也是能够推动高职院校教学向前发展的关键方法。就以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专业来说,深化产教融合,将互联网金融企业和高职院校进行有效结合,进而发挥企业的作用,不仅能够突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而且还能够推动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更好地培养人才。

1 互联网金融专业建设背景

在2013年以后,互联网金融行业得以快速发展。并且我国也在及时地发布相关政策,要求互联网金融积极创新,这也是互联网金融第一次真正地得到国家的关注。在2015年,我国发布相关文件,在这其中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且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举措[1]。当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包括多个方面,能够更好地满足支付、理财、交易等模式。第三方支付的出现,让互联网金融创新得以很好体现。在“互联网+”下,我国互联网金融得以快速发展,已经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金融市场。传统金融机构也开始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并且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的深度融合,开发更多金融业务,让互联网金融行业能够得以顺利发展。而在这其中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出现人才短缺、供应不足等问题。

2 产教融合模式下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当前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虽然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互联网金融对于金融行业的影响,并且专门设立了互联网金融专业。但是,在人才培养上,并没有明确其定位,这样就导致互联网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和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不相符[2]。首先,在产教融合模式下,一些高职院校对于互联网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依然停留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上,仅仅是在课程中添加一些有关互联网金融的课程,但是相应的教学模式、方法还是与原来相同,并没有发生改变。其次,相比于传统的金融行业而言,互联网金融行业所需要的人才涉及金融和互联网两个方面,学生不仅需要具备金融理念,还需要能够对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利用互联网思想来开展金融工作。但是,一些院校只是培养学生的互联网技术,却没有让其结合运用。最后,因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较快,所以相应的知识更新较快,需要人才能够具有创新理念。但是,从当前情况来看,一些高职院校的互联网人才培养方法依然不正确,目标不够明确,没有为其培养业务操作能力,导致不满足当前社会需求。

(2)融合型教师不足。对于互聯网金融专业而言,其需要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能够了解互联网,而且了解金融。教师需要传授学生相应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应技能,这对于教师而言有着一定的挑战,对于教师的要求更高。但是,就从当前的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行业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对于互联网金融并不了解,缺少操作经验,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互联网金融专业并不匹配。

(3)校内外实训资源较少。在产教融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应该和相应的金融企业合作,积极建立实践基地,这对于互联网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校内外实训实习还缺少条件,实践活动基地不能够得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这是因为,首先,一些高职院校过度依赖一些传统金融实训室,缺少网络金融的内容,特别是缺少互联网金融的实训,对于互联网金融业务不够了解。其次,一些高职院校虽然已经建立完善的校内实训室,但是却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学生的互动较少,实践互动大多相同,无法有效地满足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对于学生的需求。最后,因为金融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应法律较多,而高职学生在这其中很难真正接触到互联网金融业务操作机会,缺少实践经验,不利于以后的发展。

3 产教融合模式下高职院校互联网企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策略

(1)针对岗位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在产教融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当前互联网金融专业的需求,针对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对人才具体要求,明确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合经济发展、向相应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输送从事投资理财、产品营销等方面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2)构建线上线下人才培养模式。在产教融合模式下,通过对多方面的了解,建立线上线下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构建线上线下互通空间,不管是课堂教学、轰动等,都是线上和线下共同进行,并且为其配备相应的各种资源[4]。还应该在这过程中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提高学生的基础专业知识,通过课堂教学来有效实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从互联网和金融两个方面来对其进行考虑,共同开展互联网基础和金融基础技能培训,在这过程中教师起到引导作用。其次,就是融合阶段,主要目的为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课堂教学和模拟操作来实现。在这过程中,教学就已经发生改变,主要是将互联网和金融有效融合[5]。再次,就是应用阶段,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的真实业务了解,来和相关企业共同开展互联网技能大赛,让学生在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帮助下,能够积极和企业共同开展社会服务。还应该通过举办互联网金融技能比赛,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这类比赛,丰富学生的经验。最后,就是创新阶段,这个阶段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相关机构的互联网金融创客活动,来有效的帮助学生养成职业技能和精神,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能力。

(3)搭建校内实训基地。在产业融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整合校企资源,通过搭建校内实训基地,来有效的解决实训资源不足的问题[6]。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校内实训室主要包括金融客户服务中心,在这其中不仅有实训,还有教学、创新等功能,让学生能够很好地体验互联网金融产品开发者的相关岗位,进而更好地了解其需求,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需要不断创新,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发新型教学方法,更好地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积累更多工作经验,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相应帮助。

参考文献:

[1]赵蕊.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探析[J].河北职业教育,2019,3(5):32-36.

[2]姜雨丝,陈霏霏.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商论,2019(19):246-247.

[3]谢翠玲.互联网金融下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财富时代,2019(9):105.

[4]李璨.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7):171-172.

[5]王帅.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38(7):176-178.

[6]沈棪.试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职院校金融人才培养模式[J].金融经济,2019(6):154-156.

[基金项目]本论文受北京财贸职业学院2019年学校科研计划重点课题“‘特高建设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引领科技金融专业群模式研究”项目资助。

猜你喜欢

互联网金融构建人才培养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