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化学习:整本书阅读策略的创新实践

2021-04-08严佳

新教师 2021年1期
关键词:整本书素养评价

严佳

整本书阅读,即完整地读一本书,这是古人的常态阅读方式,也是近现代语文教育的课程思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也建议“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相对于碎片化阅读、单篇短章,阅读整本书是更有深度、厚度、高度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不再是浮光掠影、零敲碎打,而是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沉浸于长篇作品,徜徉在言语海洋。学生综合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咀嚼文本,品味作者描绘的生活世界,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整本书阅读扩大了阅读空间,有利于学生开展个性化的阅读,满足不同个体差异;整本书阅读信息量巨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锻炼思维,同时提供更多的语言运用实践,有效提升语文素养;整本书构建了宏阔复杂的生活场景,是优秀文化的载体,有利于学生接受熏陶,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目前,整本书阅读的实施缺乏整体规划,尚无课程化顶层设计和成熟操作策略。在阅读内容日益碎片化,各类“鸡汤文”风靡的当下,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是诸多学校和教师关注的问题,笔者对此也进行了创新实践——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整本书阅读策略。

项目化学习以完成最终产品为目标,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分解为一系列任务,驱动学习共同体自主、合作、探究,实现深度认知和能力迁移。整本书阅读以提升语文素养为目标,以书中的生活世界为真实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自由表达,契合项目化学习的核心要素。借鉴项目化学习的设计要素,实施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整本书阅读,为整本书阅读的实施和指导提供了崭新的打开方式。

一、逆向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科项目化学习

将项目化学习的系统设计思维运用于整本书阅读,是一种逆向设计,即将整本书阅读转为项目,围绕项目的推进和实施,选择和组织学习资源,设计阅读任务,制订评价方式和标准。

1. 精选阅读内容。

基于项目化的整本书阅读,以语文核心知识的获得为基础目标,学生的能力与素养的提升,建立在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完整建构之上。作为知识载体的整本书,阅读内容的选择极其重要。

首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段,顺势而为。据心理学研究,青少年阅读兴趣发展的基本规律分六个阶段:4-6岁为绘画期,6-8岁为传说期,8-10岁为童话期,10-15岁为故事期,15-17岁为纯文学期,17岁以上为思想期。比如,根据学段来选择整本书阅读内容,低年段可以选择《月亮的味道》《爱心树》等绘本,中年段可以选择《绿野仙踪》《吹小号的天鹅》等童话,高年段则可以选择《青铜葵花》《草房子》等中篇小说。

其次,可以根据单元教材主题,实现课内课外的衔接配合。如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单元教学目标是: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该单元安排了4篇人物选文:《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两茎灯草》《刷子李》。据此,可把《小兵张嘎》《骆驼祥子》《俗世奇人》等书作为整本书的阅读内容。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语文能力水平以及社会热点等,设计整本书阅读内容主题,形成序列。

2. 設计阅读“产品”。

项目学习须以一个具体的“产品”为成果,这个“产品”凝聚了学生对知识的建构状况,反映了学生知识的内化程度,是学习结果的可视化外显。项目化的整本书阅读,同样以设计“产品”为导向,以“产品”制作为过程,以“产品”的最终形成为评估依据。

在整本书阅读中,“产品”可以定义为阅读作品、项目作业,也可以是整本书阅读的目标。阅读作品的设计,应参照《课程标准》、教材单元的主题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指向核心素养。如《草房子》的整本书阅读:以锻炼思维、学会阅读方法为目标,可以设计人物关系思维导图的阅读作业;以促进实践、锻炼写作能力为目标,可以设计人物传记的阅读作品;以文化积累、获得情感体验为侧重,可以设计课本剧表演的最终“产品”。

二、问题驱动:以真实的阅读体验促进深度认知

项目化学习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化的整本书阅读,以真实问题为驱动,使学生开展真实的阅读,促使学生从浅表化阅读走向深度阅读。思考和回答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是真实有效的阅读体验,学生综合运用阅读方法,获得对知识的认知和运用经验,提升能力,生成素养。

1. 整体性问题。

与单篇短章不同,整本书阅读内容更多、信息量更大,更有利于学生积累全面的阅读方法、丰富的阅读经验、深刻的阅读思考,建立对宏观世界更系统的认知。教师可以设计整体性的问题,促进学生建构整体意识。

如《城南旧事》包括“惠安馆的小桂子”“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5个故事,这5个故事相互之间看似联系不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整体性问题,以“离别”为主题,思考这5个故事中不同的离别时间、离别地点、离别主角和离别方式。通过梳理,学生能清晰地看到在每一段故事中,英子和不同人的离别,有的是生离,有的是死别,离别是人生的常态。这样的整体性问题让学生阅读具有方向感,增强了阅读效率。

2. 跟随式问题。

在学生初步了解整本书的内容后,教师还需要开展及时和细致的过程性指导,设计跟随式问题,促进学生真正走进文本。

仍以《城南旧事》为例,教师梳理出全书的5次离别后,可引导学生思考:在5个故事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次离别?原因是什么?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离别?为什么离别?什么时候和谁离别?以什么方式、在哪里离别?紧扣整本书,联系学生的生活,以学生的真实体验为基础,使学生体悟离别使人成长,《城南旧事》是英子的成长历程,是作者林海音的童年再现和回味。跟随式问题,让学生更能入情入境地获得阅读的感受和理解。

三、群组任务:链接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和资源

整体性问题和跟随性问题,都可以看成是具有关联性的任务。这些任务链,构成了群组任务。群组,包括双重含义。首先,任务不是单一的,是多个任务链接;其次,任务也不是靠单一力量完成的,而是学习共同体的团队任务。以任务群组,整合学习团队、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以点带面,由外而内,提升语文素养。

1. 链接学习团队。

项目化学习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学习共同体的建构。《课程标准》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项目化的整本书阅读,教师应协助学生完成分组,成立学习共同体,共同探讨和解决在阅读整本书或完成项目产品时遇到的问题。

如在阅读《草房子》时:可以学生兴趣点的相近性进行分组,设计“为最喜欢的人物写人物小传”的任务,根据不同的人物喜好成立不同的“粉丝团”;可以学生困惑点的同类性进行分组,设计以“面对嘲笑”“战胜孤独”“纯真感情”等为主题的读书报告撰写任务,根据不同思考组成不同的合作团队,共同完成任务;还可以专门性地设计一些如课本剧表演之类的团队任务,促成学习共同体的组建。

2. 链接学习资源。

项目化学习需要学校共同体相互合作,有效组织和利用相关资源来完成项目。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整本书阅读,应当调动学生利用多样化的资源。这里的资源不仅仅是整本书,还有与整本书阅读相关的一切内容,包括作者的背景介绍资料、相关相近的文体知识等。

如在进行《城南旧事》的整本书阅读时:可以先布置前置阅读任务,引导学生对林海音的生平、所处的时代进行了解;可以在阅读整本书后,布置跨媒介学习任务,如让学生观看《城南旧事》同名影片,并和书进行比较;还可以布置群文阅读任务,如让学生阅读林海音的《窗》《一家之主》等,以更全面的视角去了解作家及作品。

四、动态激励:给予学生成长的持续动力

项目化学习的整本书阅读鼓励学生从自身成长需要出发,开展个性化的阅读,通过自主探索阅读整本书的路径,积累自己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在评价时,充分肯定学生阅读方式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除了最终项目产品的综合性评价,更注重过程性评价的激励作用,同時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数或等级。

1. 过程性评价。

项目化学习关注学科知识的生成,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整本书阅读,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发挥激励作用,渗透方法指导,检验并改进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过程。

如学生在进行《小学生丰子恺读本》的整本书阅读时,往往会进行一些优美词句的圈画、摘录,以及部分文句片段的赏析、感悟,但往往学生摘录的内容随意,感悟的角度单一、浅显。教师可对这些过程性资料进行适时点评,并渗透阅读方法的指导。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概括内容、赏析修辞手法、仿写段落、提炼事物特点、评价人物品质、体会作者感情、感悟故事道理,甚至反驳作者观点等多角度进行批注,多样性地创造言语运用的机会。

2. 描述性评价。

项目化学习,不仅要求展示项目的最终产品,还要关注学习中的实践活动,包括为了解决哪些问题,做了什么,获得了哪些收获。这些过程类成果,是学生反思的着力点,也是核心素养的生长点,不能用简单的等级式分数进行评价。

在整本书阅读的评价中,教师不能简单量化,而要用具体的描述性语言,对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策略等做出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阅读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制订阅读进度表,以及写阅读日记和读后反思等,开展自我评价。

总之,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整本书阅读,以整本书的内容为材料,通过具有整合性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将学习资源的链接、阅读方法的使用、语文知识的建构融合在同一过程中,从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整本书素养评价
《论语》整本书阅读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