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销合作社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021-04-08胡静涟

中国市场 2021年1期
关键词:经济社会发展现代社会

胡静涟

[摘 要]伴随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新时代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济发展模式也在不断转变创新,以期更好地提升农业生产经济发展效能。文章围绕供销合作社进行研究,探讨供销合作社的内涵及发展历程,分析目前供销合作社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最后针对如何加强供销合作社发展提出相关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社会发展;供销合作社;现代社会;市场化运营

[DOI]10.13939/j.cnki.zgsc.2021.01.056

实践证明只有结合中国的国情才能寻求适合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农业经济发展非常重视,不断完善相关的政策,加强相关的机制建设和扶持,以期更好地解决落后的农村面貌,缩小城乡差距,切实打造多元化的农业经济发展组织等,更好地推动农村地区持续健康发展,合作社正是在这样的市场形势下不断发展和成长起来的。新时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也在不断深化改革和持续创新,供销合作社也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市场环境下不断积极进行转型探索,才能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保障。探究供销合作社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1 供销合作社的内涵及发展情况分析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很多的特色经济组织形式。实践证明,最适宜农业产业发展的经济组织当属合作社。只有构建先进的现代化经济组织,才能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相反,如果经济组织不够现代化,没有体现科学性和现代性,那么将会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和限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经济学原理的视角进行分析,农业产业发展最适宜的组织模式应当为合作制。合作社是劳动的联合体现,是指为了更好地满足公众的生产生活共同需求,通过打造具有企业和共通性两种属性的社会经济组织,进而更好地实现科学管理、民主管理和有序经营的一种模式。在合作社机制中相关的社员有话语权,合作者自身可以实现对内服务以及对外经营两大功能,且合作社成员还具有经济参与盈余分配以及开展教育培训等相关的权益。所以合作社这些独特的性质和特点,提高了广大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他们既可以满足广大农民的基本需求,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同时又通过一种特殊的发展模式进一步解决和发展生产力,助推农业现代化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合作经济组织有很多的类型,比如专业协会、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土地合作社等,不同的合作经济组织在一定的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但是总体上分析,这些合作社整体经营规模较小,功能也比较单一,不利于在资金、技术以及服务、品牌营销等方面形成特色化的优势,也不利于实现持续有序经营发展。供销合作社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组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合作经济组织模式。供销合作社成立了70多年,从形成到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推动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下供销合作社发挥着保障社会供给、不断发展经济的职能。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统购统销政策的优化与经济体制模式的转变,供销合作社的职能也在不断地弱化,业务范围不断缩小,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一些冲击。进入新时代,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中发〔2015〕11号)、《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发〔2018〕18号)、北京市政府印发《深化北京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京政发〔2016〕50号)等政策文件中关于实施供销合作社培育壮大工程的战略部署对供销社事业给予支持。供销合作社不断进行转方式、调结构,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服务、经营、组织以及管理等方面积极进行创新变革,再度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

我国供销合作社涉及面广,且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逐渐打造了独特的优势和综合性的合作经济组织,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很多力量。但是也要看到从国际合作社公认的要求来看,中国供销合作社还存在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也需要供销合作社持续不断进行优化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国际对接,全面推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

总体上分析,供销合作社随着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经历了两大阶段。在计划经济阶段,供销合作社虽然成立和开始经营,但主要是农村商业的垄断经营模式,一定程度上表现在功能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统一购置农产品、工业品,加强农村经济秩序维持等发挥作用。农村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供销合作社没有农村商业垄断经营模式的支撑,进而逐渐萎缩。在第一轮农业改革中供销合作社受到了严重的冲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供销合作社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亏损逐渐减少,但是资产流失问题依然比较严峻,经营规模也在不断缩小,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发挥其重要的保障支撑作用,也不利于吸引广大农民积极参与。随着市场政策不断完善,供销合作社仍需要结合整体发展形势找准定位、打造独特的优势,这样才能切实提升整体发展成效。以基层的农村合作社组织来解决农业的发展问题是各国的惯用做法。中国解决“三农”问题政府的抓手也是以农村合作社为切入点,将分散的农民、农作物集中在一起,共同管理。而供销合作社作为老的集体企业,在现阶段又赋予其新的任务和责任。在计划经济时供销社架构覆盖全国农村所有地区的基础上,新时代推动政府对农业政策落实,带动农业合作社发展,将传统的管理模式与新农业有机融合,切实发挥其纽带作用,达到发展现代化农业的目标。

2 供销合作社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合作社主要是通過提供服务进而更好地吸引愿意参与的合作社成员的经济组织,合作社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壮大,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同时也有利于满足农业生产者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对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者而言,他们通过加入合作社,可以实现小农组织的集约化整合,这样可以构建新型化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进而在法律地位与社会经济地位方面更加平稳。基于市场主体来分析,合作社可以全面贯穿到农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在农业生产资料产前的采购、运输,到生产过程中农业机械化管理、农田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到农业生产后农副产品的加工销售等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发挥广大农民参与的积极性,集思广益进行研究,更好地通过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的方式降低支出成本,提高经济收入水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合作社机制可以有效纠偏市场交易中不平等的情况,农民的谈判地位不断提升,议价能力不断加强也会逐渐改变对自身不利的尴尬局面。除此以外,合作社可以更好地为农业生产发展各个环节的系统化运行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进而更好地提升合作社成员的财产性收入。合作社赋予成员相应的权利,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地位。基于农村社会管理的层面来分析,合作社一定程度上可以发挥农村社会治理的作用,通过维系政府和分散农民之间的关系,提升农民组织水平,减少国家管理的负担。

对于我国而言,农业生产是主要的经济来源,农民数量多,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是个体化、分散式经营,彼此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家庭承包经营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资源等集约化开发利用,也会导致资源的浪费等。基于国家政治层面分析,合作社的成立坚持自主、互助、互利的基本原则,是更好地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对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者而言,合作社的成立,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模式,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向前发展,进一步助推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水平持续提升,有助于打造规模优势和特色品牌优势,进一步形成更可持续的发展体系。合作社的成立和发展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通过搭建政府和农民良好的沟通平台,也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国家“三农”工作全面持续发展。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下分散的经营管理机制规模小,生产资料需求量不大,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也比较单一,农民在谈判中未处于优势地位和主动地位,进而导致自身的利益受损。通过以合作社的方式进行农产品的营销等,既提高了农民的谈判地位,购置更多的成本更低价格更优的产品,并且还可以提升农产品的销售力度和成功率,提升整体收入水平,是切实维护农民权益的重要途径。

3 加强新时代供销合作社转型发展的具体对策

为了进一步提高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成效,更好地推动其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有力持续的保障作用,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探索。

3.1 找准定位打造特色化优势

供销合作社想要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应当结合市场形势的发展和农村地区发展实际不断加强特色化体系的打造。供销合作社自身有其独特的属性,一方面体现其体系化的特征,供销合作社可以实现全覆盖和系统化运行。同时还兼具综合性的特点,农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实现全面囊括和覆盖,可以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实现全方位服务,实现农业全产业链的有效融合,在内容方面供销合作社可以提供技术、培训、信息、生活、金融以及供销等多样化服务,可以为广大农村经营者提供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另一方面供销合作社具有经营性的特点,可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进行自主经营管理,并且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可以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不断发展壮大。此外供销合作社由于具有参公管理的特征,一定程度上可以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具有信誉度高的优势,这也有助于更好地推动其在农业服务组织中发挥独特的优势和功能。所以要把握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定位,结合其自身的独特优势等进一步加强体系化建设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通过完善相关的机制等,进一步保证其科学有序经营。把供销合作社系统打造成为服务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做出贡献。

3.2 深化改革

供销合作社的发展,需要功能不断延伸,不仅要规模上体现集约化管理,同时也应当加强市场的对接,进一步深化改革,方能更好地顺应市场形势的发展。为此应当聚焦打造中国特色的供销合作社发展目标,发挥政府的扶持作用,在三农力量配置等方面加强资源整合和持续扶持,全社会也要加强对供销合作社的关注和扶持力度,从而更好地推动其实现长远持续化发展。另外还应当加强制度的顶层设计与优化,着力打造实力雄厚、服务优质、功能多样、综合性的发展组织。要善于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合作社经营管理中来,强化产权改革,加强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的引入与应用,真正从农民的需求出发来进行打造和服务创新,从而更好地实现多元化发展。

3.3 加强队伍建设

要围绕供销合作社的发展,结合其发展定位和功能要求等进一步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在不断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配置更加完善的现代化发展基础设施,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新型基层为农服务网络构建以及为农服务公共平台的搭建、现代流通体系的建设发展等方面要进一步发挥广大农村建设者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专业性、高素质的人才到农村地区发展,不断发展壮大供销合作社的发展规模,强化育人机制建设,为广大人才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从而不断激励他们在农村地区围绕供销合作社发展积极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要完善人才引进与交流机制,加强地区供销合作社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等进行信息资源共享,从而切实提升技术、人才等资源全面共享利用成效,通过不断提升人才素养,积极引进来等机制,为广大农民群体提供更多的一站式服务和培训,切实提升其自我革新能力。

3.4 坚持市场化运营

要围绕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在不断提升创办力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要严格依法依规办社,要持续提升专业合作社自我改革发展的能力,打造多元化的为农服务体系,坚持创新发展。在合作范围方面要进一步探索,从种植、养殖以及流通逐渐延伸到农产品加工、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土地流转以及农业机械化作业等方面,切实加强资源整合,创建更多的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实现强强联合和深度整合,从而实现更广阔的发展。国家相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管,围绕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情况及实际等进行监督检查,加强执法监督,及时发现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或风险,督促整改,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权益,推动供销合作社实现科学健康运营。

4 结论

总之,供销合作社作为综合性的发展组织,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和农业生产现代化建设要求的不断提高,新时代供销合作社也需要紧密结合市场形势等加强自身优势的进一步挖掘,继续深化改革,强化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和路径,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持续健康运营,为广大农民和农村地区发展带来更多的便捷和实惠。

参考文献:

[1]李颖.基于供销合作社系统的武汉市农产品流通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11).

[2]唐敏,陈美玲.中国特色供销合作社40年改革发展历程[J].新疆农垦经济,2019(1).

[3]钱昭英,徐大佑.供销合作社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路径[J].北方园艺,2019(5).

[4]楊瑜婷,何建佳,刘举胜.供销合作社合作行为演化博弈及其稳定性分析——以“振兴乡村经济”战略背景为视角[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8(3).

猜你喜欢

经济社会发展现代社会
现代教育的缺失
现代教育的缺失
关于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法治保障
建设新时代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对策探讨
论银发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