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学平台的信息技术项目学习探索与实践

2021-04-08方其桂唐小华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6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数字化探究

方其桂 唐小华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确定了四个核心素养,其中之一为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同时倡导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到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如何将这些新的要求落实到教学之中,是广大一线信息技术教师关注的重点。

● 支持项目学习的数字化学习平台构筑

目前针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平台还很少,我们开发出了安徽省信息技术教学平台(以下简称“教学平台”),与安徽省信息技术教材配套(网址为http://www.it-teaching.com/),具有管理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的功能。

教学平台是集资源运用、教学实施、交流互动、评价展示、测试分析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有网络版、学校版和移动版三种应用场景,配置管理员、教师、学生三种用户端口。

● 依托平台开展项目学习

教师通过教学平台,将教学资源以“项目任务单”的方式发布给学生,学生登录学习平台后,可根据项目任务单中的学习任务、实施步骤进行自主项目学习,完整经历如下图所示的主要学习环节。

1.了解项目

中小学信息技术项目学习一般使用既定的项目,因此,学生首先要对项目充分了解,了解的内容包括项目背景、项目提供的已知条件、项目完成后需要达成的成果等。例如,《探究运动奥秘》一课主要使用Flash补间动画制作火箭升空的动画。在设计项目活动时,将补间动画的探究与初中物理学科相融合,设计出项目——探究“运动原理”,并在项目任务单中以新课引导的方式提前发布给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和学习目标引领学生充分了解项目,为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2.项目分析

项目分析不是凭空实现的,需要项目任务单的详细指引,即按照项目任务单设计的各种各样学习活动,逐步理解项目。例如,在《探究运动奥秘》一课中,引导学生探究“运动相对性原理”是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教师将制作好的课件,整合到“项目任务单”中,让学生通过“玩一玩”小游戏,“看一看”小车运动效果,“填一填”观察到的运动结果,理解“运动相对性”原理,在此基础上通过“想一想”,引导学生进行方法迁移,设计、分析本节课的作品要素、原理。

3.项目规划

项目规划是项目实施的前提,一般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组内同学共同讨论、协商完成。通过项目规划,学生能对项目实施的主要环节有清晰的认识,也能知道自己在项目实施中的角色定位,以后的学习不再是盲目的、盲从的。例如,在《探究运动奥秘》一课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Flash补间动画的制作步骤和要点,教师借助思维导图工具,引导学生分小组从动画制作的原理、素材准备、任务步骤、图层规划等方面对项目进行详细规划。每个小组将收集、讨论的结构制作成思维导图上传到教学平台,教师再进行点评、完善。

4.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是项目学习中的核心环节,只有实施好,最终学生才能收获成就感。教师首先要将项目划分为要求明确的若干个小任务,并对任务进行分工,提出明确要求;其次,要预设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如在教学《探究运動奥秘》一课时,可以将核心技术和重难点知识点提前制作成微课,链接到项目任务单中;最后,要通过提出问题、提交作品、布置练习等方式,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在这个环节,教师应将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只集中讲解、演示重点及难点。

5.项目总结

项目总结首先需要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这项工作在没有教学平台的情况下基本流于形式,而利用教学平台,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下,这种评价很容易实现,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也能对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完整的了解,为后续教学提供数据支撑。在此基础上,总结项目实施的方法、容易出现的问题,日积月累,学生信息素养必会得到显著提升。

● 问题与思考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平台,营造数字化学习环境,开展项目学习,需要教学观念的一致与认同,硬件、技术、资源的配套与支撑,教师、学生之间新型教学关系的磨合与建立。在实验研究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还需努力解决,并思考发展方向。

1.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前提

在信息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许多课堂仍然固守传统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是尝试运用教学平台,整合教学资源,营造数字化学习环境实施项目教学的前提。

2.平台资源的建设是基础

信息技术教材的内容在不断更新,其对应的项目也不能固定。当项目主题、内容改变后,教师之前积累的教学资源将无法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因此,如何集中最优秀的教师,尽可能制作更多的资源充实到教学平台,提供给广大师生使用,增强教学平台吸引力,是当前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3.教学行为的变革是关键

为了便于资源的管理与检索,目前教学平台资源为师生提供的教学素材、教案、试题、课件等资源,侧重于教师的教,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研究等学习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太多支持。因此,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从以教为主转向学教并重。教师要能够借助平台中大数据精准分析,诊断学生学习结果;要学会根据学情,科学规划设计项目主体、目标和活动;要学会整合、运用平台资源,设计“项目任务单”;要能够营造数字化教学环境,开展项目探究和实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协作交流和研究性学习。

4.精准分析的运用是突破

如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对课堂教学产生了深刻影响。教学平台要进一步增强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功能模块开发,打造基于云、网、端的教学、资源系统;教师要加强教学环节中数据的采集与沉淀,注重教学评价、学生管理中数据分析、数据诊断的价值,努力从“经验型”教师向“数据分析型”教师转变,让教学手段从传统教学手段转向基于“智慧”的技术教学。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数字化探究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设问引导探究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