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作战安全工作的思考

2021-04-08叶玉帅乌鲁木齐市新市区消防救援大队喀什东路消防救援站

消防界(电子版) 2021年20期
关键词:消防站指战员灾情

■ 叶玉帅 乌鲁木齐市新市区消防救援大队喀什东路消防救援站

消防救援队伍改制转隶后,其职责任务不再是传统的防灭火和抢险救援,同时也承担着地震、水灾、旱灾、泥石流、危化品、核事故等各类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职能使命逐渐向“全灾种、大应急”转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灾害事故多发频发,消防救援人员在各类作战行动中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为此,各级消防救援队伍更应加强灭火救援作战安全工作,逐步减少作战行动中伤亡事件的发生概率。

一、灭火救援作战行动伤亡原因分析

(一)业务知识储备不足,对灾情把握不全面

随着职责任务的扩展、经济的快速发展,灭火战斗环境越来越复杂,而且灭火救援的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变化,这对基层指战员的业务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一些基层消防站日常以体能和业务训练为主,缺乏对指战员系统的业务理论教学。虽然消防救援各级也经常组织业务理论授课和相关培训,但部分指战员对业务理论学习不重视,走马观花,导致学习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再加上日常工作繁杂,部分指战员对于日常的业务理论主动学习意识差,很少去钻研和掌握,这就导致了在面对复杂的灾情时只满足于以往的工作经验,很难对灾情做出全面的把握,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也很难准确预判,在灭火救援现场出现走一步看一步不知道下一步的情况,在命令下达和处置行动上缺乏科学的预估,没有可靠的依据和规范,业务理论知识的储备很难应对日益复杂的灭火救援形势。

(二)作战安全意识不强,未有效落实安全制度

灭火救援现场情况瞬息万变,各种潜在的安全风险很多,不同指战员能力素质不同,对安全的认知也不同,这就导致了部分指战员在面对复杂的灾情时,对危险性认知不足,再加上对日常开展的安全教育不重视,对安全制度的落实没有做到入心入脑,没有形成较强的安全意识。灾害现场往往会出现火情侦察不全面、个人防护装备不齐全、不按操作规程处置等一系列不落实相关安全制度的情况,这样就大大增加了作战安全风险。

(三)实战化训练缺乏,应对复杂灾情能力不足

目前基层消防站的训练科目以操法、体能、技能为主,科目的设置单一、分散,缺乏与辖区火灾和事故特点的有机结合,缺乏多个消防站联合模拟训练,与灭火救援现场的需要存在差距。另外,实战化训练设施缺乏,有时虽利用一些单位开展一些实战化的拉动训练,但受场地等因素的影响,设置科目简单,与实战脱节,往往以时间和速度来评判优劣,参训指战员不能有效意识现场存在的安全风险,导致紧急避险训练开展受限制,很难实现指战员日常所学技能、战术和器材装备的有机结合,必然影响灭火救援现场的战斗力。再加上大的灾害现场多个消防站作战,在日常在协同配合方面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容易导致贻误战机、作战效能低下等情况,在瞬息万变的灭火救援现场大大增加安全风险。

二、有效减少灭火救援作战伤亡的几点措施

(一)强化业务理论学习,提升灾情决策能力

在日常工作中,对指挥员和战斗员建立完善的业务理论学习考评体系,明确不同层级指挥员的学习内容,通过理论授课、集中培训、战例探讨以及定期考核等方式,充分利用考核晋升机制,提升指战员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指战员的业务理论水平。从而使指战员在灾害现场能够综合分析灾情情况,准确预测灾情发展趋势,寻找合适的灭火和救援方法;在进行部署时,指挥员能将自己的意图与设定好的方案清晰地传达给战斗员,并在救援行动中与战斗员保持密切联系,在接收反馈之后应迅速做出相应的调整,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1]。

(二)强化安全意识培养,提升安全制度执行力

作战安全意识是指在消防员头脑中建立起来的作战必须安全的观念,是消防员在灭火救援活动中,对各种各样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不同因素的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安全意识的建立需要外部信息的灌输,综合感官的体验,然后在大脑内部形成安全意识的构建[2]。因此,日常工作中我们要从加强作战安全教育和强化安全意识训练两方面入手,一是对作战安全相关规章制度进行经常性学习,将安全知识和规章制度予以宣贯,让全体指战员知道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提升消防指战员的专业能力和个人素养,让每一位指战员准确意识到作战安全问题对于自身安全的重要性。二是要进行日常安全意识训练,在训练、出警、战评、考核等环节通过讲解正确做法和错误示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体验式训练,并在其中渗透安全操作规程,提高消防指战员在灭火救援作战行动中的警戒性,自主加强安全防范,从而提升对安全制度的执行力。

(三)推进训练体制改革,不断促进战斗力提升

只有最大限度地贴近实战环境训练,才能不断提高基层消防站的战斗力。要不断创新训练模式,大力推进实战化训练,加大模拟化、基地化训练力度,应增加真火真烟训练设施,建立常态化实战化训练机制,明确训练重点,以行动的规范性、流畅性和科学性作为训练目标,强化训练作风养成。消防站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训练塔、执勤楼、各库室场所进行实战化改造,增加改造诸如黑暗区域行进、防盗门(窗)组合破拆、家庭火灾扑救、狭小空间救援、蜂窝摘除、紧急避险等训练模块,实现营区训练多功能化的目标。另一方面,可与辖区“高低大化”等单位签订协议,打造各类灾害事故模拟训练基地,可多个消防站联合协同训练,满足日常实战化训练需要[3]。基层消防站指战员在体技能训练达标后,要依托实战化设施经常性开展实战化训练,加强逃生和紧急避险等实战安全技能训练,提高指战员作战安全技能和实战心理承受力,不断提高消防指战员的战斗素质。

(四)强化专业人才培养,完善战训队伍建设机制

只有不断加强战训人才培养,组建高素质的消防救援队伍,完善现有的消防战训队伍建设体制,才能不断提高消防战训业务的水平。首先,要统筹规划人员编制,加大人员招录力度,把好人员选拔入口关,为基层消防站配备足够的消防指挥员、战斗员,为人才的培养提供必要的人员基础。其次要强化人才培养力度,在做好日常的体能、技能训练的前提下,增加对基层指战员灭火救援相关业务技能的培训次数和时间,完善考核制度,将人才培养逐渐向系统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基层指战员组织战训活动的能力,丰富战训知识,提高指战员整体素质。第三,完善消防战训的保障机制,重点强化各种医疗保险和工伤待遇,加大相关的风险防控工作,解除消防员参与战训的后顾之忧,促进消防员安心从事消防这一高风险工作的积极性[4]。另外尽快明确消防指战员养老退休等相关政策,让消防指战员能将战训工作当作长久的事业去干,尽可能减少战训人才的流失。抓好了战训人才队伍建设就能大大强化了灭火救援能力,从而就会大大降低了作战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三、结语

新时期的消防救援队伍作为应急救援的国家队和主力军,所面临的作战任务越来越复杂和繁重,作战安全管理形势也变得越来越严峻。为了消防救援队伍的长足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作战安全工作,认真抓好消防指战员的业务理论学习,加强实战化训练,培养专业化的战训人才队伍,严格执行安全管控制度,降低作战安全风险,确保消防指战员的安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扛起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责任,保护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猜你喜欢

消防站指战员灾情
2022年6月全球灾情
基于大数据+GIS的消防站布局优化研究
2021年12月全球灾情
试析消防指战员灭火救援中的紧急避险
长庆油田:灾情就是命令
漾濞不会忘记你
——谨以献给漾濞5.21地震救援的消防指战员
十堰2082个微型消防站助力火灾防控
浅谈救援指战员心理素质培养的思考
为“蓝朋友”身上增添“文艺范”
基于GIS的鄢陵县消防站布局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