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富阳龙门古镇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2021-04-08钱泉何环飞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

消防界(电子版) 2021年20期
关键词:富阳龙门古建筑

■ 钱泉 何环飞 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

2021年2月14日,国家4A 级旅游景区、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最后的原始部落”的云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翁丁村老寨发生火灾,整个村落化为灰烬。回顾过往,此类教训不绝于耳。2014年1月11日,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发生火灾,有着上千年历史、享誉中外的茶马古道枢纽的古城核心区化为灰烬,不少文物遭受火灾损毁;同年1月25日,贵州省镇远县报京乡报京侗寨发生大火,有着300 余年历史、目前国内保持最完好的侗族村寨也变成一片废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古镇、古建筑想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走商业开发的道路。在商业化进程中,部分开发者为了追求利益,破坏了古建筑原有的风貌,增加了火灾荷载和消防隐患,使得火灾风险等级上升。如何正确处理历史文化遗产在商业开发过程中的文物保护和火灾预防,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笔者通过总结杭州富阳龙门古镇现状,分析其存在的火灾隐患,提出解决建议,供读者参考。

一、龙门古镇概况

龙门古镇位于杭州市富阳区龙门镇,距离杭州城区约50 公里,是富春江旅游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交通便捷,风景怡人,据传是三国孙权的故里。古镇背倚龙门山而建,龙门山海拔1067 米,峰峦重叠,气象万千,为富阳群山之冠。东汉严子陵曾游龙门,观山势异常,赞叹“此地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龙门古镇因此得名。

古镇以两座孙氏宗祠为中心,建有厅堂40 多座、砖砌牌楼3 座、古塔1 座、寺庙1 座,主要有思源堂、义门、百步厅、孙氏宗祠、明哲堂等,是江南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镇内屋舍房廊相连,长街曲巷连贯相通,不熟悉的游客进入镇里,如同进入迷宫。

近年来,龙门古镇坚持人文与自然并重的发展思想,坚持修缮和保护古镇内的古建筑古民居,持续推进五水共治和环境整治,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与古朴典雅的古镇风韵,伴以龙门油面筋、龙门米酒等地方名小吃,成为古镇独有的特色,吸引着广大省内外游客。2019年龙门古镇被评为浙江省旅游风情小镇。

二、古镇消防现状

龙门古镇目前建设有一支政府专职消防队,配备一辆水罐消防车、10名队员,担负着龙门镇18 平方千米、四个行政村的火灾扑救、消防宣传和防火巡查工作。2010年以来,龙门古镇共发生各类火灾25 起,幸未造成人员伤亡和古建筑焚毁。和众多古建筑群一样,龙门古镇也存在很多共性的消防安全隐患。

(一)耐火等级较低。龙门古镇建筑群以木结构为主,大多采用木构架,梁、板、柱、椽也以木材为主,随着逐年的疏松风化,木材的含水量逐步降低。另外,古建筑雕花、牌匾等小块装饰品较多,都是易燃物品。遇到火源极易燃烧,并且会呈横纵交错的方式向四面八方蔓延。

(二)防火间距不足。龙门古镇的建筑群是典型的中国古风建筑,以每家每户单体建筑为基础,组成俗称为“墙门”或者庭院,再组成庞大的建筑群,缺乏有效的防火分隔。一旦火灾得不到有效控制,容易蔓延到相邻建筑,抑或在风力的作用下产生“飞火”导致燃烧蔓延。

(三)先天条件薄弱。龙门古镇依山而建,远离富阳主城区,无市政供水,仅古镇中心一处砚池、外围一条龙门溪两处天然水源,遇到枯水期,消防用水无法得到保障。同时,古镇建筑群密集,内部道路狭窄,消防车难以驶入,一旦发生火灾,初期得不到有效控制,极易使小火酿成大火。

(四)火灾危险性较大。古镇内居民较多,平时生活用火较多,尤其是夏冬两季,建筑保温性能差,是用火用电用气的高峰。同时,部分居民将沿街民宅改造成小商铺,摆放大量球拍、纪念品等易燃可燃物,烧制油面筋、臭豆腐等小吃,加之逢年过节烧香拜佛、焚烧纸钱、酥油供灯等传统习俗,火灾危险性较大。

(五)安全意识不强。古镇内居住的基本都是原住民,且以老年人居多,消防安全意识不强,存在麻痹大意的侥幸心理。古镇内大部分家庭都还留有土灶,使用柴草作为燃料,少数家庭的木材直接堆放在灶台边;有的村民随意拉线布线,甚至直接裸敷在木板上;有的村民直接将电瓶车停放在室内充电;有的还在使用表面温度很高的碘钨灯泡。

(六)节假日人流量剧增。近些年来,古镇旅游呈现升温趋势,主要集中在周末和小长假,较之平时人流量大大增加,且人群中有较多妇女、儿童和老人,餐饮小吃类店铺不间断营业,电气线路等处于超负荷运转,给古镇的消防安全形势和应急处突能力带来了新的挑战。

三、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龙门古镇建筑群所具有的上述特点,以及商业开发带来的隐患叠加等因素,给防、灭火工作带来很多挑战。为切实减少火灾隐患,降低火灾风险,龙门古镇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做好预防工作。

(一)明确消防安全责任。根据《富阳区消防安全工作岗位职责规定》(富委办〔2018〕70 号),在政府层面,由龙门镇政府负责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安全工作,镇政府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要处理好文物古建筑的保护和消防安全工作的矛盾,突出灵活、实用、因地制宜,为古建筑选择最合适的消防安全措施;在部门层面,文广旅体、市场监管等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消防安全工作主要责任人,应根据行业管理职责和要求,将消防安全工作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消防救援大队作为综合监管部门,经常性开展监督抽查,做好业务指导,整改火灾隐患,督促各方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在社会层面,全体村民、个体经营户和房东要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根据消防法律法规开展经营活动、规范硬件建设、提升管理水平,提升消防安全责任意识。

(二)夯实消防基础建设。将消防规划纳入《杭州市富阳龙门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明确镇级专职消防队和村志愿消防队建设、消防水源和消防车道建设、火灾危险源控制、用火用电控制管理等内容。在不破坏原布局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开辟消防车通道,使中小型消防车能靠近重要的古建筑;古镇两处天然水源完成消防取水口建设,便于消防车取水;强化龙门镇专职消防队业务指导和培训,提升初战控火和火灾扑救能力,巩固古镇自身的消防力量;在保证古建筑外观的前提下,规范电气线路敷设、安装应急灯和疏散指示标识,推广无线烟感、智慧用电等硬件设施,提升古镇消防硬件建设。

(三)强化火灾防控措施。一是强化日常管理。古镇内日常经营单位、出租房、小作坊等明确消防安全管理人,落实好防火检查、设施维护、宣传培训演练、隐患整改等工作。二是严控明火动气。严禁在古镇内景点、宗祠等场所吸烟、燃放烟花爆竹、私自动用明火等;如因装修、改建、修缮等确实需要动用明火,或者焊接、切割设备的,必须落实审批制度,指定专人负责,落实防范措施。三是落实消防宣传工作。结合龙门古镇风土人情和特点,将消防知识宣传融入古镇民俗风情节、龙门庙会,将提示性消防常识印制在古镇门票、古镇特产外包装,做好本地原住民和外来游客一内一外两方面的宣传工作。

古建筑不仅仅是建筑实体,而且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一员。几千年来的沧桑变迁中留存下来的古建筑,是我国文明历史演变和沉淀的无声见证者,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些传承了几百上千年的中华文明的灿烂结晶,绝不能让它们在火光中消失。旅游开发是古镇存续发展的必然之路,我们在发掘其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的同时,要坚持整体保护和原状保护,坚持预防为主,确保古建筑物的消防安全。

猜你喜欢

富阳龙门古建筑
龙门石篆联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
龙门里的白居易
共绘“富春骑行图”,千名骑友完成环富阳挑战!
中国古建筑
2017环浙自行车嘉年华富阳站圆满落幕
山西古建筑修葺与保护
龙门这边(71)
富阳:启动智能水务
普陀山古建筑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