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层建筑火灾预防及管理

2021-04-08王尚攀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消防救援大队

消防界(电子版) 2021年20期
关键词:防火门控制室人员伤亡

■ 王尚攀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消防救援大队

高层建筑是指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 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必然呈现出井喷态势,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高层建筑的高度和数量都不断刷新历史新高,例如上海中心大厦高度已经达到632 米,可同时容纳三万人办公。高层建筑呈现出高度越来越高、体量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复杂的趋势,必然容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一、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

(一)功能众多,疏散逃生困难。在我国,高层建筑呈现出的态势是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住宿、商务办公于一体,功能复杂多样,各种单位众多,且岗位流动性大,必然导致防火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流于形式,火灾隐患无法得到及时排查,处于失控漏管的状态,形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同时,高层建筑结构复杂,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迅速,人员疏散极其困难。目前,我国最高云梯消防车的举升高度为101米,可以将救生器材升高到33 楼到34楼之间,对被困高层的人员实施救援,但对气象及场地条件要求极为复杂。因此,高层建筑若发生火灾,人员必将大量涌入疏散楼梯,使通道堵塞,严重影响人员行进速度,倘若消防设施不完善,一旦有毒烟气涌入,必将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二)结构复杂,烟气蔓延速度快。纵观目前的高层建筑,最主要的特点是高度较大、层数较多,且多设有裙房,裙房及地下往往设有锅炉房、变压器室、配电室等功能性用房,同时建筑形式与结构多样化,竖井、管道等纵向、横向构造多,一旦发生火灾有毒烟气将会在“烟囱效应”的作用下沿着竖向管井迅速从下层蔓延至上层,倘若存在封堵不严的现象,烟气将迅速涌入疏散区域,造成人员伤亡。

(三)可燃物多,灭火扑救难度大。高层建筑由于装修施工的特殊性,其使用的材料大多都是易燃品,如木材板材、喷漆材料、聚苯乙烯保温材料等,这些可燃物将会加快火灾的蔓延。同时,火灾发生时,高层建筑由于其高度较高,登高进攻途径少,如无法采用消防电梯,只能从内部楼梯攀登进攻,将极大消耗消防员的体力和空气呼吸器的空气量,从而影响灭火战斗展开的时间和效率。另外,高层建筑内较大的火灾负荷和较快的蔓延速度易形成大面积火灾,极大增加了消防员堵截火势的难度;火场的高温、有毒气体环境严重威胁着内攻消防队员的生命安全,受热破裂的玻璃幕墙会形成玻璃雨,损坏器材装备、伤害地面的消防人员。

二、当前高层建筑火灾预防及管理难点

(一)单位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就目前来看,大多数高层公共建筑存在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较多的现象,极易导致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消防安全制度不落实,防火巡查、检查形同虚设,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数量不足,关键时刻无法及时启动消防设施。如2013年10月11日,北京市石景山区喜隆多商场一楼麦当劳餐厅发生火灾,该单位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员在听到自动报警信号后,先后两次进行消音,并继续玩游戏,未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和时间启动固定灭火设施,从而导致火灾蔓延至整栋大楼,造成财产损失2000 余万元,2 名消防员牺牲。同时,部分高层建筑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由于思想认知不够,缺乏消防安全意识,擅自更改防火分区,封堵疏散通道,同时缺乏“四个能力”建设,一旦发生火灾,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消防安全培训及应急预案,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不到位。从日常监督检查来看,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不到位已成为普遍现象。最常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防烟楼梯间的防火门闭门器损坏且防火门处于开启状态,为使用方便而常开防火门、常闭排烟窗,并且疏散楼梯间及前室私自改为储藏室使用。二是私自停用消防设施。在检查中发现,由于消防设施维保不及时,火灾报警系统误报较多,部分单位因嫌麻烦私自关闭,导致火灾发生后自动消防设施无法起到原有作用。三是消防设施维保不及时。部分高层建筑未按照规定要求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测,且维修不及时、工作不正常,发生初起火灾后自动消防设施未能及时发现并动作,从而导致火灾蔓延,小火变大火。四是消防车道被堵塞。很多高层建筑由于人员出入较多,管理不到位,很多私家车辆停放于消防车通道,发生火灾后,导致消防车通行受阻,大型装备作业受限,影响灭火救援行动的快速展开。

(三)安全人员业务能力不合格。高层建筑相对其他类型建筑来说,其自动消防设施更为复杂,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安全意识,难以操纵各种固定消防设施。现在,很多高层建筑物业管理单位招收的从业人员大多学历较低且半路出家,未受过正规的消防管理技能培训,未取得相关证书,便进入消防中控室内值班,一旦发生火灾,难以及时操作消防设施,从而导致火灾蔓延扩大,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同时,当消防设施出现故障时很多安全人员不能进行及时整改,对隐患视而不见、放任不管,缺乏必要的消防管理知识和综合协调能力,甚至于值班期间擅离职守,致使灭火战机延误,火灾损失扩大。

(四) 消防控制室未发挥应有作用。高层建筑内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防火门、防火卷帘、火灾事故广播、消防通信等设备均是由消防控制室控制的,消防控制室好比一个人的大脑。就目前,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很多单位消防控制室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消防控制室未实行24小时、每班2 人在岗值班制度,值班人员未持证上岗,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不到位,未与有资质的维护单位签订保养协议,致使消防控制设备和自动消防设施在保养期过后,出现的故障得不到及时维修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一旦发生火灾,自动报警及灭火设施无法正常启动,极易使小火演变成为大火,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三、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对策及建议

(一)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主体。就目前来看,我国的高层建筑往往涉及多家产权单位,承包、出租或委托经营管理时,又涉及多家使用单位,这直接导致了对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上推诿扯皮的现象。因此,要明确产权人与使用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以此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环节、各岗位的消防责任人,共同维护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特别是各产权单位应当在消防车通道、涉及公共消防安全的疏散设施和其他建筑消防设施方面明确管理责任。

(二)做好消防设施维护保养。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必须建立定期的维护保养制度,这包括结构安全、设备更新等,尤其是自动消防设施,更应定期检查维修。因为消防设施是在发生火灾时发挥作用,如果平时的维护保养做不好,倘若发生火灾,需要其发挥作用时失灵,将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火灾自动报警和灭火系统、防排烟设备、防火门、防火卷帘、消防泵和消火栓、消防控制室和仪表设备等现代化的消防设施,要建立严格的维护保养制度,设专人定期测试检查,凡失灵损坏的要及时维修、更换,确保完整好用,并建立好档案记录。

(三)强化消防安全基础教育。要强化高层建筑消防管理人员和建筑内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其消防安全素质。一是高层建筑主体单位要积极组织消防安全人员参加相关消防安全培训班,实行持证上岗。二是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素质,由于高层建筑内工作人员成分复杂,流动性强,消防安全素质参差不齐,因而要加大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常识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提升高层公共建筑人员消防安全素质。

(四)落实消防控制室规范化管理。高层建筑单位要重视消防控制室值班管理的重要性,严格按照《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规定,落实相关工作责任。配齐配足值班人员,设立专门负责高层建筑内部督查的组织机构,或者指定专门人员对消防控制室进行监督检查,聘请行业专家定期组织开展专业、系统的培训,规范员工操作流程,最终实现全员达标持证上岗。

猜你喜欢

防火门控制室人员伤亡
消防控制室 “假人”值班被处罚
防火门在消防监督检查中的问题与管理策略
浅谈防火门
控制室在化工厂总平面布置中的安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