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写作导引

2021-04-07浙江省温州第八高级中学

作文新天地 2021年7期
关键词:事理说明文事物

◎ 浙江省温州第八高级中学

第一部分:微型写作学习任务——阐释概念间的关系

一 写作任务阐释

(一)文体解说

事理性说明文作为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通过揭示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此类文章常会涉及各领域的专业概念,一般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说。写这类文章时,想把某个事理讲明白,常常需要把一些关键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阐释清楚。概念既是重要的思维工具,又是组织文章的关键构件。阐释概念间的关系,一般要根据自己对事理的认识,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或现象来解释。

(二)写作要求

阐释概念间的关系的写作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抽象概念具体化

概念具有抽象性、模糊性等特点,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生活或经验中的具体情景去解释概念,将模糊的内容明确化,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比如《说“木叶”》中,作者就将“木叶”“树叶”“落木”等概念放置在不同的诗句中,将这些概念具体化,然后再阐释这些概念间的区别。

2.概念分解法

运用这个方法,需要将核心概念拆分为字或词,进行分解式阐释。分解式阐释有利于逐个辨析关键概念中的具体字词。如《说“木叶”》中,作者将“木”和“叶”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既而通过发问“‘树’倒是常见的……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经过层层阐释,最终得出“‘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的结论。通过这样的层层分解,读者就能对概念理解得更透彻,从而更明晰地把握概念的本质与内涵。

3.比喻阐释法

比喻是一种形象化的概念阐释方式,它运用形象的语言直观具体地呈现概念的内涵,使阐释更鲜明,更通俗易懂。

4.事例阐释法

对概念内涵的阐释,有时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作解读,挖掘它的深层义或特殊义,这个具体的语境就是事例。叙述事例可以概括,也可以放大细节。

(三)示例引路

如何理解经济学里重要的概念“盈利”(节选)

这个概念,是从成本的角度进行理解的。凡是盈利都是意外。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放弃的东西越多,代价就越高;放弃的东西越少,代价就越少。如果没有放弃,就没有成本。

举一个例子,我在街边买一个碗,花了10元钱,准备用来吃饭。买回来发现,这个碗是乾隆皇帝用过的,现在市场价值10万元。那么,我继续用这个碗吃饭,成本是按10元算还是按10万元算?当然是按10万元算。因为我放弃的最大代价,是这个碗被送到博物馆,吸引游客所能赚回来的收入。

当我们得知这个碗不是一个普通的碗,而是一个珍贵古董的时候,我们获得了盈利。凡是盈利都是意外,英文叫作windfall profit,也译成“横财”。横财是在我们意识到这个商品的价值跟预期不一样的瞬间产生的。

从那一刻起,这个产品的价值就发生了变化。我们继续使用这个产品的成本,就要以新的价值为标准进行估算了。赚取利润只是瞬间的事情,一旦赚取了利润,这个碗就变成了另外一种资源。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略有改动)

这段文字向我们介绍了经济学中“盈利”的概念,通过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事例,阐释了“凡是盈利都是意外”的观点。即使没有经济学的基础,我们也能很容易地理解这个概念。语言通俗易懂,阐释概念深入浅出。

二 写作任务

(一)任务呈现

采用何种方式阐说事理,取决于作者对事物的认识和专业修养,也与写作方式有关。阅读此类文章时,要注意文中的概念和文章的思路。细读《中国建筑的特征》和《说“木叶”》,选择其中一篇,从中找出主要概念,用一段话或一个图表揭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说说文章是怎样围绕这些概念进行阐说的。这两篇课文在思考方法和语言表达上各有特点,阅读时可做比较。

(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学习任务”二)

这个学习任务提示同学们知识性读物的阅读方法,特别是在阅读学术性较强的文章时,要注意提炼文中的主要概念。这些概念一般比较专业,同学们可以通过作者所举的较通俗易懂的例子,来帮助理解这些概念,还可以通过画知识结构树或思维导图来梳理这些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学生例文

1.思维导图

2.例文展示

《中国建筑的特征》中的“文法”“词汇”“可译性”的关系解说

高二(3)班 刘一宁

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指的是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即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的规范,既有“拘束性”,也有“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词汇”指的是梁、柱、门、窗、游廊、庭院等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构件。

作者以“词汇”和“文法”为喻,来阐说建筑上的惯例、法式和构件、因素,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较,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所谓的“可译性”,指的是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即使表现形式纷繁多样,也可以解读出来。借“可译性”来阐说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建筑实现了同样的目的、表达了同样的情感。有些建筑的性质是相同的,但各民族“建筑语言”的风格却是不一样的,体现着不同的文化心理和文化特点。作者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用它的“文法”和“词汇”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在现代社会要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从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作者的科学探究精神,体会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点评】该文先阐释了“文法”“词汇”“可译性”这三个概念,还原了这三个概念所对应的建设学上的具体所指。阐释各概念间的关系时,注重从作者的写作意图出发,站在作者的立场和情感角度,来解说作者之所以采用这样的说理方式的原因。对概念的解说条理清晰,分析概念间的关系时逻辑缜密,并能用思维导图直观地呈现多个概念间的联系。

第二部分:大作文写作——事理性说明文的写作

一 任务解说

所谓“事理”,就是与事物有关的某种道理。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特别是在科学研究中,常常不满足于对事物表象的认识,而要进一步探究其中的原委,这就需要作事理的说明。

一般说明文以介绍事物、阐明特征、指出因由、解释事理为主,使人读了能理解具体事物的特征、状态、功能。而介绍抽象事理,使人能领会其精神实质的说明文被称为事理性说明文。与介绍事物相比,说明事理有一定难度,因为事物是具体的,而事理则比较抽象。写好事理性说明文的关键是把事理说明清楚,就是要说清楚事物的性质、原理和因果关系、发展规律等。要写出阐释清晰的事理性说明文,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对“事理”要有准确、深入的认识

所谓“事理”,就是事物所蕴含的某种道理。一般而言,事理都有一定的复杂性,仅仅做一般的了解,很难准确把握。如果想要把事理讲述清楚,就需要收集相关资料,做些研究,深入理解要说明的事理。首先,要细致观察,并了解事理的一般性特征。其次,可以通过请教专家、查阅文献资料等,从多方面收集材料,透彻了解事理。总之,对事理有深入的研究,就能思之愈深、说之愈明。

(二)说清“事理”的关键要素

这些关键要素包括重要概念、因果关系、事物间的联系、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等,把它们阐说清楚,才能纲举目张。比如梁思成在说明“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时,从整体布局、建筑结构到重要构件、装饰风格,重点突出,层次清楚,即使不是专业读者,也会觉得条理分明,易于理解。

(三)说清逻辑顺序

因为事理性说明文是阐释事理的,而人们认识事物乃至事理,总是由外在感性逐步上升到内在理性,因此用逻辑顺序便能说得清楚明白。常见的几种逻辑顺序包括从因到果、从主到次、从整体到部分、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一般等。说明的顺序应当合乎逻辑,表达自然。

(四)要有读者意识

说明文通常有明确的写作目的,将某些事物、事理清晰准确地介绍给读者,使读者从未知变已知。要准确清晰地说明事理,就应该充分考虑读者的阅读状态,并在这个基础上谋篇布局。比如:要预估哪些重要内容或关键信息读者可能不太明白,要着重加以说明;要适当了解读者的接受情况,选择合适的说明语言。同学们可以把教材中本单元的篇目作为自己写作的范例,在阅读中体会这种读者意识。

二 写作任务

(一)题例呈现

常识对我们的生活、学习都很重要。它们有些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有些与文化相关,如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多采用对称布局;有的则凝结着人生的某些经验,如“帮助别人是提高自己最有效的途径”。这些常识的背后其实都存在某些事理,试以“常识中的‘理’”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说明文,题目自拟。

(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学习任务”四·2)

(二)写作点拨

这里的“常识”指的是为群众长期所普遍认同并分享的基本经验、基本道理。然而常识往往是较表浅的,需要我们通过分析、挖掘,找到这些经验、道理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可以通过观察,对自然现象中的常识进行思考;可以通过访谈、查阅资料,对文化现象中的常识进行探究;可以通过践行,对人生的经验进行体悟。先观察、感受,再分析、概括,是发现常识中的“理”的可行路径。

这样的训练,可以让同学们对各种事物、事理从浅表理解向深度理解迈进,同时还能激发同学们对生活,对经验背后的规律的好奇心,运用掌握的表达技巧,去应对更富有挑战性的、高于既有理解力的常识中的“理”。

(三)例文展示

“瑞雪兆丰年”中的理

高二(3)班 王锦麒

我国古代的农业谚语“瑞雪兆丰年”,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说的是冬天雪积得越厚,来年作物的收成越好,这说明古人很早就开始认识到降雪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但降雪量对植被生长的影响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呢?这好似一个未解之谜,让我想一探究竟。

资料上说积雪是良好的热绝缘体,可雪在我的印象中是很冰的,为什么能成为热绝缘体呢?原来雪在不融化的时候,就像棉被一样可以保温,只有在融化的时候,才会吸收周围的热,让人觉得冷而已。这样的积雪可以减少土壤与空气之间的热传递,积雪覆盖的土壤温度通常也较高。相对温暖的土壤环境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而由微生物固持在体内及矿化到体外的氮便成为土壤中潜藏的大型养分库。

春夏时期,积雪又可以成为植物生长的“储水池”。春季积雪融化,融化的雪水除了留在表层土壤外,还可以通过渗透储存到深层土壤中。此外,融雪期频繁的“冻融过程”,在秋冬之际,因昼夜气温波动,会造成冻融过程不断发生,这样会对土壤施加扩张和收缩的外力,使大量的微生物破碎,从而将体内储存的氮等养分释放到土壤中,并伴随融雪水进入不同土层深度,相当于给植物制造了一座“养料库”。冬季积雪带来的充足的水分和微生物分解后的养分,有效缓解了植物生长早期的水分和养分需求压力,为夏季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总之,冬季较大的雪量可保证植物“根基”扎实,从而以“不变”应万变。不管面临多么严峻的生长环境,冬季“瑞雪”可保证植物来年依然是“丰年”。

我终于知道瑞雪为何能兆丰年了。此时,我又有了新的好奇,增加土壤温度,除了积雪,覆盖塑料地膜是否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呢?能否通过人工的方式营造一个冻融过程呢?在南方没有雪,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制造丰年呢?如果丰年可以“制造”,那么在我国有限的耕地面积情况下,就能产出更多的作物了。

【点评】这篇文章通过探寻“瑞雪兆丰年”这一农业谚语中所蕴含的道理,探究瑞雪与丰年的关系,阐释了积雪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温度对微生物固氮的影响等,通过反复查阅资料,抓住主要概念,如固氮、冻融过程等,并对这些概念及相互关系进行阐说,而且能站在读者的角度来选择合适的说明方法,有料、有趣、有理,解说充分翔实,语言通俗易懂。更难得的是,该同学在研究的过程中,激发了继续探索的求知欲,而求知欲又带来了新的问题、新的追问。通过不断追问,该同学将对事理的认识推向深处。

(四)拓展训练

信息的接受和加工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你在学习某类知识的过程中,一定有自己领悟到的独特方法。请将自己的所感所想整理出来,着重介绍这些做法能成功的潜在原因和规律性的东西,可以通过查阅“学习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相关资料探寻其中的规律,写一篇学习心得,不少于800字。

猜你喜欢

事理说明文事物
来来来,一起装修数据库——说明文也能很生动
说明文阅读专练
美好的事物
语 丝
另一种事物(组诗)
阅读教学中的人文事理解读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一语中的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