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饶河小南山遗址玉器考古发现综述

2021-04-06王光晓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2期
关键词:玉环玉器

王光晓

摘 要:中国作为玉文化的故乡,玉器的产生年代是一个持续受到关注的问题,小南山遗址自1958年以来陆陆续续出土的文化遗物中就包含大量的玉器。2020年,小南山遗址入选为“201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更有专家称其为“东亚玉文化的曙光”。文章对黑龙江省饶河县小南山遗址出土的玉器情况进行梳理,通过对其地理分布、玉器形制、种类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探索其在东亚地区的传播轨迹。

关键词:玉器;小南山;玉文化;玉环;玉珏

1 小南山遗址概况

小南山地处黑龙江省饶河县,是一个南北1000米、东西400米、相对高度僅60米的马鞍形小山丘,其面积40余万平方米。于1958年被意外发现,2015年由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饶河县文物管理所对该遗址进行联合发掘,2020年入选“201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后备受关注。

目前,小南山遗址是乌苏里江流域已发现最重要的多时期古代遗址,其文化遗存时间跨度约15000年,被分为5个时期,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1958年,在小南山山脚,一件桂叶形的石尖状器被饶河县一名中学教师发现,后将该石尖状器寄给张森水先生进行研究。①1971年秋季,黑龙江省博物馆对小南山遗址进行试掘,出土部分石器及陶器,当时出土遗存的年代被认为属于新石器时代②,之后又有学者将其划为新开流文化。③1980年夏季,饶河县造船厂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发现了一些哺乳动物的化石,经碳十四测定,其年代约为距今13000年。④1991年夏季,小南山最高点的M1墓葬被发现,简报称其年代约为距今5000年。⑤此后,有学者认为该文化应距今7500年,并将其划为新开流文化,年代先于新开流遗址下层遗存,接近于兴隆洼文化中晚期。⑥2013年,有学者将此遗址出土的玉器分为早、晚两期,分别为距今8000年至7000年及距今7000年至6000年,属于新开流文化中的贵族墓葬。⑦

该遗址墓葬内出土了大量玉器,类型十分丰富,成为东亚地区最早使用玉料的证据,被专家评为“东亚玉文化的曙光”。文章就小南山遗址现有考古发掘报告,分析小南山遗址墓葬出土的玉器,从其地理位置、制作技术、玉器形制、种类等角度进行比较梳理研究,以探索该遗址与其他出土玉器的横向传播轨迹,若分析研究过程中有不妥之处,还望前辈、同仁不吝赐教。

2 发掘概况

“屄”字的来源和发音极为古老,具有同“璧”同源的可能性。在史前遗址中,玉璧形制曾经历漫长的演变,最初的玉璧特用于象形女阴,至后发展为满月状,被视作“阴”与“地”的一种礼器。玉璧作为生殖崇拜的产物,源于东北的渔猎文明,其年代久远,形制不规则。除此之外,满语称女阴为“bi”,可为佐证,“毕雅”为月亮,此便是“璧”的音译来源。明《女直译语》:“河,必剌。”此“必”是“bi”的注音,后缀“剌”是“神”的意思。蒙古语中,则把“阴”叫作“毕力格”(把“阳”叫作“阿热格”),作为词根的“毕”与满语是相同的。而中国最早的玉璧,则是出土于小南山遗址的玉璧。

2.1 小南山遗址M1墓葬玉器发掘情况

小南山M1墓葬于1991年7月被发现,该墓葬为二人合葬墓,被发现时已被破坏且出土文物已遭到盗窃,后在饶河县公安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大部分文物被追回。M1墓底距地面2.5米,其堆积可分为5层,出土玉器共计67件,其中玉环45件,玉珏11件,玉珠5件,玉斧1件,玉匕2件,玉簪1件,玉斜刃器1件,玉矛1件。M1墓葬的发掘报告中就玉环的形制分为Ⅶ式,并就其颜色将Ⅶ式分为淡绿色、鸡骨白色、灰白色、灰白间浅黄色;将玉珠分为Ⅱ式。除此之外还出土了石器56件,分别有砺石1件、锥形器1件、斧7件、凿4件、镞39件、石料2件、骨凿1件、石头坠器2件。

就玉器功用而言,可分为装饰和工具两类,其中一些玉器形制符合生产工具或是武器的要求,但经分析推测其被赋予了新的象征意义。例如:M1∶34规格为长21.1厘米、宽7.5厘米、厚0.9厘米的玉斧或为此类。据玉材数量少且质地坚硬易碎,若作为生产工具,其实用性不如石材。石材在新石器时期就已得到大量而广泛的使用,小南山M1墓葬出土的生产工具数量可在一定程度上佐证此观点,M1墓葬出土的石制斧数量为7件,石制凿为4件,石制镞为39件,而玉制斧数量仅1件。

相比之下,装饰类玉器种类多、数量大,由此可推测玉器类装饰符合当时的社会审美。出土的装饰类玉器规格呈现出一些规律。其一为相同规格重复出现,例如:M1∶28、M1∶6两件玉环的直径均为4.8厘米;M1∶13和M1∶21两件玉环的直径均为10厘米;M1∶27、M1∶43、M1∶62三件玉环直径均为5.5厘米;M1∶35、M1∶37、M1∶40、M1∶41、M1∶44五件玉环的直径均为4厘米;其二是同类玉器直径差在0.2厘米至0.4厘米之间按大小顺序成组出现。M1墓葬出土的装饰类玉器分为玉环、玉珏、玉珠三类,总量达61件,就其数量和磨损情况而言,具备成组佩戴的条件。从三类玉器的规格及磨损情况来看,玉珠和玉环应为串联佩戴,其中有单系和双系,磨痕为串联是由于墓主佩戴玉环时,玉环与系绳长时间摩擦出现的。此磨痕既可作为单、双系的判断依据,也可作为穿系走向的依据,如:玉环M1∶62外缘有1处磨痕,据此推测为单系;M1∶48外缘有2处对称磨痕,据此可推测其为双系。

除此之外,墓葬出土的部分石料应是制作玉器的工具。M1∶86和M1∶87为M1墓葬出土的两块石料,其规格极其接近,尺寸分别是长32厘米、宽7.5厘米和长33厘米、宽7.2厘米,表面均有磨制和打制痕迹,前者石表有三块明显的切割痕迹;若将二者光面朝地,其表则大致为同一水平线,内有切割痕迹,据此推测二者原为同一块石料,是使用纱绳切割法制作玉器过程中留下的石器。当时没有金属工具,通过纱绳沾着石英砂和水便可切割玉器,该技术在红山文化遗址、良渚古城遗址等玉器文明较发达的遗址地区也有相关发现。M1墓葬发掘报告中称,墓葬年代处于红山文化遗址晚期且早于辽宁牛河梁遗址积石冢。

2.2 小南山遗址Ⅲ区玉器发掘情况

在2015年之前,小南山遗址共开展过四次不同程度的考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其遗址的学术价值得到重视。小南山遗址为东亚玉文化的重要古代遗址,在2015年7月至11月,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饶河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小南山遗址进行再次发掘。本次发掘面积300平方米,分三个发掘区。此次发掘除遗址的西坡外,其他范围均有文化遗存零星分布。该次发掘区地处小南山东向乌苏里江延伸的小山脊上,距江面25米,遗址底层薄但十分复杂。

就该简报内容,出土玉器有玉管、玉斧、玉珠、玉璧、玉料。就Ⅲ区而言,出土玉器中玉管数量较多,据其规格推测为装饰类玉器。除玉器外,该发掘区遗址出土的石器类别有箭杆整直器、筒形器、两面器、锤、镞、钻和钻坑石器、石片、砺石等,据其形制及痕迹推测部分玉器被作为制作工具使用,同M1墓葬中出土的玉器一脉相承。

3 玉器整体情况分析

在小南山遗址玉器被发现之前,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玉器起源于距今6000年至5000年,而小南山遗址出土的大量玉器彻底颠覆了这一认知,其不仅是中国最早的,更是东亚最早的。这一切起初看似不可思议,但据玉石鉴定专家王荣博士到现场鉴定,认为该遗址出土的玉器确为真玉,同岫岩玉与和田玉,一般属于软玉。2020年11月中旬,“小南山遗址考古研究会议”在饶河县举行,我国的考古学家聚集于此,经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将其命名为“小南山文化”。同时,建议今后继续进行考古研究,并规划建设“小南山文化遗址公园”。

3.1 小南山后续发掘情况概述

小南山遗址不大,南北1000米,东西400米,绕山走一周大约1个小时;小南山不高,相对高度约60米,相当于常见的20层楼高。如此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山丘,从1958年开始就陆续地发现了很多重要的古代文化遗物,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饶河县文物管理所,从2015年开始就对小南山遗址进行了联合考古发掘,到2020年,入选“201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如今考古工作仍在继续。

2019年考古队在第一墓葬区和第二墓葬区之间的部分区域布了一些探沟,以便于了解两个墓葬区之间的遗物分布情况。该发掘区只发掘到了第三层,有一些地方已经露出了石块,关于再往下发掘将还有什么样的发现,还需要等待,需要考古工作的持续探索。

在小南山遗址,2018年发现一座墓葬,该墓葬出土6件玉珏、2件玉璧,还有一些石制箭头。2019年发掘的一块发掘区占地面积200多平方米,该发掘区主要的收获是发现了一些距今17000年至16000年的石器,据推测,其曾是一个石器制造厂;另一个收获是发现了一个墓葬区,整个墓葬区的上面是一些石头堆,发掘厚度约半米,年代跨度17000年,跨度如此之大的历史被压缩到了这半米的地层里,墓葬旁的石头为墓葬的封堆,墓葬在开口的四层之上。

整个小南山遗址最主要的发现是一些玉器,第一墓葬区和第二墓葬区共发现玉器120多件,加上之前的发现,小南山发现的玉器总计在200件以上。出土玉器包含玉珏、玉璧、玉环、玉管、玉珠,种类十分丰富,且都体现了一种特别的玉器制造技术,即纱绳切割技术。纱绳切割技术在新石器时代用于制作玉器,是在中国及东亚地区都广泛流行的一种技术,此技术也奠定了史前玉器制作技术的基础。

3.2 小南山遗址出土玉器情况分析

玉文化是中华文化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作为玉文化的故乡,究竟什么时代开始使用玉料是一个持续受到关注的问题,玉器包含年代在距今9200年到8500年,小南山遗址是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发现的玉器中所处年代最早的遗址。与小南山遗址出土玉器形制种类相似的玉器在中国其他遗址也有发现。例如内蒙古赤峰兴隆洼遗址已经发现了距今8000年的玉珏;河姆渡遗址出土了距今7000年的玉耳环。除了境内,在境外也有类似的玉器出土,例如:距乌苏里江不远的俄罗斯鬼门洞遗址,还有日本桑野遗址。如此之远的距离都有类似的玉器出现,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东北地区很可能是玉器的起源地,此后向四周扩散。但是关于如何扩散至日本,所涉及当时如何渡海的问题仍令人疑惑,虽说在浙江杭州跨湖桥遗址出土了长为8米的独木舟,但这是否能作为玉器远渡日本的依据仍是一个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相较于其他遗址出土的玉器,小南山的玉器主要是装饰品玉珏、吊坠、玉环等,对后来的红山文化和良渚古城文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良渚古城遗址大型墓葬出土的玉器主要有玉琮、玉璧和玉钺;装饰类玉器种类、形制则与小南山遗址出土的玉器相似,由此可推测它们是由小南山遗址延续而来。

4 小结

小南山遗址除了对寻找玉器发展源流具有重要意义外,对于理解鲜卑、契丹、女真和满族的强势崛起也找到了历史逻辑解释,佐证了白山黑水的古人渔猎推进了我国早期文明的发展。从目前的考古报告中我们可以总结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①玉器大都具备准确的出土地点和共存关系,其基本素材较为可靠。

②小南山遗址墓葬中的随葬品大都是佩戴或使用过的,可推测其对于墓主人而言具有特殊意义。

③玉器的类别以装饰品居多,意味着墓主人地位较高且经济富裕。

④小南山玉器的组合大都为玉环、玉珏、玉珠。

在小南山遗址如此之多的重要文物遗存出土前,该地曾被冠以“亘古荒原、渺无人烟”之名。在考古发掘工作持续多年之后,我们得知乌苏里江流域早在17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刀耕火种。与此同时,颠覆了此前学者认为小南山玉文化是受到辽河流域玉文化、钱塘江流域玉文化影響的推断。如今学者认为红山文化、良渚古城文化乃至东北亚的玉文化都受到了小南山文化的深刻影响。小南山玉文化是早期先民在乌苏里江流域所创造出的物质文明和文化精髓。从小南山出土的如此之多的高质量玉器来看,充分说明了9000多年前生活在乌苏里江流域祖先们的手工业水平、物质生产水平及社会形态都已经发展到了较为发达的程度。正如林沄教授所言,小南山为“中华玉文化灿烂之光”,小南山遗址出土的玉文化充分说明东亚玉文明的曙光由此升起。

猜你喜欢

玉环玉器
张玉环的无罪之路
9778天与2234万元
张玉环:被羁押26年不是一句道歉能解决
聚焦张玉环冤案
张玉环能拿到多少国家赔偿金
基于美学的角度探讨玉器鉴赏
古代玉器皮色、沁色和染色鉴定的难点及方法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
收藏玉器要力避四误区
厚德载物——中国古代玉器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