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校现代物流人才培养的革新

2021-04-06潘鹏

中国商论 2021年3期
关键词:现代物流中外合作办学案例教学

潘鹏

摘 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不断深入与推进,我国蓬勃发展的物流业又迎来了历史新机遇。在此背景下,产业界对具有综合物流管理知识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本文以中日合作办学的物流管理专业为例,针对“一带一路”发展对物流人才需求,通过调整双语教学比例的同时,对物流课程模式、教学创新改革、增加实践操作和中外案例分析等环节的一些尝试和探索,摸索如何合理高效地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且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的物流专业人才。

关键词:现代物流;“一带一路”;中外合作办学;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F25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02(a)-179-04

①基金项目:天津理工大学2018年校级教学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现代物流课程建设探索”(YB18-23)暨2013年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基于雁行经济发展模式的现代物流革新力研究——沿海与内陆交通机能的实证分析”共同资助。

1 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多级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同时,新兴经济体对全球治理的影响也在不断增强。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发展差异明显且已然形成二元经济体系。为缓解区域不平衡的状况,在坚持“引进来”的同时,还必须力推“走出去”的全面开放战略。两种战略的有效融合不仅能改善我国高度依赖出口的經济模式,还能带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大力开展与沿线国家之间的国际产能合作,合作能否实质推进及合作质量水平在现代经济发展模式和全球大竞争格局下,物流的战略作用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我国交通运输、物流业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高素质物流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物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我国为物流行业输送培养人才以高校为主,本科教育中的物流专业以理论为主,而高职的物流管理及物流技术培养注重实践可操作性。两种培养方式在应对跨境及物流全球化的发展中略显不足。本科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及相关专业设备设施不足,形成理论为主、实践不足的局面,造成物流课程体系的不合理,无法满足就业岗位零对接,更无法适应物流市场需求。为迎合国家全面开放的发展战略,除了掌握物流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同时,还需具备国际化视野、跨国交流、创新、合作能力等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作为教育国际化的最有效途径,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各立项高校的品牌及亮点。其优势在于可以快速引入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和教育理念、培养模式等。特别是其课程设置与外方合作院校要接轨,并通过原版教材和外方师资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及开阔国际化视野。从1983年最早的项目到如今全国已超过 1000个项目,通过多年的不断摸索一些项目已优化并改善了教育资源整合等问题。作为监管部门的教育部定期对各项目的严格评估,倒逼了各高校的中外合作项目不断调整机制并推动了规范化发展。截至2020年,全国与日本高校的合作办学项目共14项,其中管理类学科的只有本专业“工业工程(物流管理)”一项。由于教育部之前专业分类变化的原因,本项目名称现为工业工程,但整体课程架构依然偏向物流管理。在此背景下,通过对日本物流教育模式及经验的分析,本文将直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教育改革和当前亟待解决的物流方向大学生就业“供需矛盾”等问题。

2 我国本科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潮流

伴随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持续发展、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等因素促进了物流业的高速增长。截至2016年,行业从业者已超过1000万人,现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新增长点。我国物流专业的教育最早开始于1961年,从1993年到2001年迎来现代物流教育的起步阶段,之后物流教育则沿着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个层面全面展开。根据《2016年中国物流高等教育年度报告》统计,截至2016年全国设置物流教育相关的院校有551所,共开设598个专业,其中物流管理专业479个、物流工程114个、采购管理5个。2011—2016年,所审批的205个专业中有179个专业授予管理学学位(87%),26个专业授予工学学位(13%),这也进一步反映出我国当前本科物流类专业主要以管理类为主。其成因如表1所示,2008年教育部关于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指导意见中,根据当时我国整体教育资源配置,设定的两个专业课程结构都偏管理类。物流工程类虽设置了各类实习模拟课程,但产学联合的不足及物流企业见习、实习安排差异并不能满足物流行业的实际需求。为适应企业全球化发展的物流人才需求,其中对外语要求也都提出鼓励增加比例,但对于非外语类学生来说,相关专业词汇和国外案例的理解及融会贯通较困难。

近年来国内EC、跨境EC的快速发展对快递业的服务要求不断提升、国境概念逐渐淡化造成全球供应链的构成日趋复杂、急需掌握高水平管理能力并具备现代物流知识的人才。2015年,我国从事物流活动的企业法人单位数已超过30万。2017年物流专业人才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而我国现行物流人才培养机制和方式方法上都不能满足社会和业界的需求。关于物流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对培养模式创新的意义和可行性,相关专家学者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均已指出我国高校物流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点和难点,但对物流专业教育国际化、具备国际化视野的综合物流人才的探索略显不足。因此以下通过对日本物流教育的分析考察,探求其物流教育国际化的经验和启示。

3 日本的物流教育模式分析

3.1 物流在社会地位中的提升与渗透

日本物流行业多年的课题之一就是提升物流在社会中的地位。为了实现次目标,有必要让全社会都认识到社会生活和工业发展中物流的重要性。特别是从小学生和中学生开始,让其理解“物流是什么”。近年以网络销售为中心的“免费送货”在社会中广泛传播,但其运营配送模式并不是不花费成本,要从孩子的时候开始好好学习“物流体系构成”来消除这种误解。日本文部科学省的教科书中,在学习工业制品发展的过程中还要着重学习如何进行物流配送。其5年级学生的课外教科书分为上下两册,虽以介绍工业发展为主,但下册中涉及物流的部分占到三分之一。各小中高及大学生可以通过日本物流团体联合会的渠道对各类物流博物馆、现代仓储型物流中心的参观见学活动来切身感受和体会物流的魅力。

3.2 日本高校的现代物流教育

日本作为现代物流发达的先进国家之一,其物流发展及专业性教育起步较早,经过多年发展变革现存开设物流专业的高校却相对较少。根据2019年日本国土交通省对各大学物流教育的问卷统计结果,开设物流、现代物流、供应链课程的国立大学共有12所、私立有21所。主要集中在经济学部和商学部,开设交通论、物流论等以日本国内配送、SCM、共同配送内容为主,偏经营学、管理学方向。与本专业合作的日方大学“日本大阪产业大学”经营学部流通学科(现改为商学科),作为为数不多的以整体学科着重物流教育的专业,综合考虑日本少子老龄化、增加入学率、加强学生就业率等背景下也在向综合商科转型。现代物流是包含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综合学科,对物流的主要研究者一般参与各大物流相关学会,其报告成果等公开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在大学教授物流的人员多以自己的研究方向为中心来设置课程,case by case内容居多。而现如今现代物流已作为企业间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战略之一 (日本称之为战略物流),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很难用标准的案例和内容来阐述。

近年来,随着EC业务迅速扩大,企业全球化供应链复杂化的背景下,越来越需要高水平的物流人才。综上所述,现阶段日本的大学的物流专业教育还不够充實,数量和质量都无法满足产业界对物流人才的旺盛需求。另外,企业为了维持竞争优势必须培养和活用具备专业物流知识、有创造精神的物流人才。过去OJT方式的瓶颈显而易见,因此大学和企业的高度合作、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显得更为重要。

3.3 物流行业培训体系的标准化构建

日本物流从业人才的专业培养多数以企业和协会进修考证来进行,具有实践性为主且指向性更强的特色。物流职业教育与资格认证由各主要协会来完成,协会也多由日本经济产业省与国土交通省等政府部门主导,如JILS(Japan Insitute Of Logistics Systems)、JIFFA(Japan International Freight Forwarders Association Inc)、日本物流团体联合会、全日本卡车协会等。各种培训课程设置比较全面,对各管理层、基层员工、工种有各自的培养计划和细化流程,但其费用相对较高,不太适合中小型物流企业从业者。

1992年设立的JILS由日本各大企业935社(制造业40%、物流业30%、流通业10%、信息业10%、其他10%)加盟。根据加盟企业提供的数据资料进行细致的现代物流相关调查研究,着力于改善物流效率、标准化流程普及、人才培养与资格认定等,还会定期举办物流改善大会、出版行业最新调研报告。其中关于专业物流人才培养与资格认定有详细且系统的分类与课程。如表2所示,为区别于传统物流,现代物流被日本学术界称为“战略物流”,已然把物流提升到企业战略决策的高度,对企业及供应链间的整体进行综合管理。其资格认定与我国物流师资格考试截然不同,会按照职位和业务内容设定系统的课程培养方案。其现代物流管理的考试内容包含物流概念与管理、在库管理、物流系统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等。而现代物流操作考试则涉及包装与装卸、输配送系统、国际运输、物流中心管理与运营等针对性比较强的方面。SCM资格认定则包括CPIM(Certifi ed in 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Management)、CSCP(Certified Supply Chain Professional)、CLTD(Certification of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and distribution)、SCOR-Proffessional(Supply 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Professional)、SCPro等国际通用认证。随着现代物流管理资质考试人员的增加,于2017年增加了最高级别的“1级现代物流”资格认定来满足企业战略需求。同时结合各类在海外建厂开展业务的企业需求,制定了英语、越南语、泰语的专门教材、操作手册及相关认证讲座等。

4 我国物流学科教学改革的创新

为响应国家“走出去”的号召和企业自身的全球化布局需要,在海外投资建厂的企业越来越多。在应对供应链全球化方面,不仅要求物流从业人员熟悉管理、信息、国际物流等专业知识,还需具备一定的专业外语能力。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立德树人,其核心点是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物流是一门综合性且与经济、经营、信息科学等产生交叉的学科。而我国高校本科物流教育偏重于理论传授,对学生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课程内容、体系等方面不能再一味实施灌输式教学,必须通过引导、启发、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参加积极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物流人才如何适应国际化的趋势,满足国家战略的实际需求,改变“学非所用”现象就必须精准定位,对物流课程培养体系进行以下三个方面行之有效的改革和不断优化。

4.1 物流在线教育“平台共享”的标准化构建

日本的物流E-Learning(Electronic Learning)线上教育体系由日本通运总研开发推广,其内容为迎合物流企业全球化的发展分为物流基础知识、全球化对应、营业水平提升、考证对策讲座四个课程方向并制定了量化标准。而我国在线教育主要以高校为主,截至2019年6月中国大学MOOC中的物流相关课程有20几门(国家精选1门),网易公开课的中外等物流相关可查询课程也仅有十几门。其中关于国际物流、跨境物流的内容侧重于报关手续等,对于全球供应链视角下现代物流战略布局及重要性说明略显薄弱。在线课程设置及内容革新需要重新梳理整合,要力求实现全国范围的物流知识标准化。真正实现“平台共享”来提升物流专业实用性,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本专业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实现理论课程与实践教育的平衡,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在综合技能与素质上满足物流行业需求。

4.2 深化物流案例教学

由于东西方文化、商业习惯的不同,加之在企业制度和体制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很难直接借鉴国外案例。特别教学案例库构建要迎合国家的发展战略,不要盲目追求国际知名企业的成功案例。相比于我国,日本对“一带一路”沿线东盟(ASEAN)投资和物流企业进驻远早于我国,其研究和资料收集比较系统,特别是东盟已成为日企投资的重要区域。其物流企业及制造业的相关案例比较全面且系统,因地制宜的物流培养策略和标准化培养模式值得借鉴。本专业作为中日合作办学专业,要充分发挥其优势和特殊性,日企在东盟欠发达地区的物流体系构建资料的整理与借鉴完全可以导入到本专业课程中。为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引用国外契合度高的案例同时,还要与时俱进加强我国本土特色案例的制作和讲授。

4.3 OBE与STEAM教育的融合

“质量为王、标准先行、使用为要”基于本专业国际合作办学特色,以OBE理念为核心,为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物流人才必须在培养方案、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尝试导入STEAM(Science、Technology、 Engineering、 Arts、Maths)教育模式來激发学生自我知识获取的成就感。贯彻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不断改进这三点,注重物流专业知识的实用性,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本专业的重要性。在教学形式上,学校、企业、研究机构间相互配合不可缺少。教师要积极深入社会实践,多参与交通物流问题的调研和现代物流相关的权威学会,与时俱进吸收前沿信息补充进课堂中。聘请外方、行业内专业人士走进教室为学生传授物流体系实际运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 申现杰,肖金成.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形势与我国“一带一路”合作战略[J].宏观经济研究,2014(11):30-38.

[2] 瞿群臻,王萍.国内外高技能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31(22):137-140.

[3] 谢如鹤,张素芬,周耀旭.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的工程化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4):114-117.

[4] 姜向东.我国物流教育培训市场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9(S1): 81-82.

[5] 陈舜,赵刚.高校物流人才教育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6(08):22-23.

[6] 鞠颂东,徐杰.从学科重组的角度探析物流学学科的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01):52-54.

[7] 张培刚,王廷栋.日本物资流通管理教育考察观感[J].高等教育研究,1980(02):75-79.

[8] 中国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http://www.crs. jsj.edu.cn/aproval/detail/264.

猜你喜欢

现代物流中外合作办学案例教学
基于间断—平衡理论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估的政策演进研究
试论我国推进托盘标准化的措施
基于真实运营的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实训中心建设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究
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发展的启示
产业与教育交互下的“中外合作办学”服装人才培养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中外合作办学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
EXCEL在《投入产出法》案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