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

2021-04-06高奕文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20期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工作

高奕文

【摘要】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国的长远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现实,内涵丰富,意义非凡,集中体现了中国今后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青少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在初中德育工作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班主任的重要使命和首要任务。采用合适的方法,更能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本文针对当前初中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向学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可行性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策略

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学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中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的特殊年龄阶段,班主任更应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教学灵活度,采用可行性的策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在日常的德育工作中,以此帮助初中生全面深刻地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道德素养。

一、当前初中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德育工作不够重视。过度重视应试教育,让教育者忽略了学生德育工作的需求。正因如此,成绩不仅成为衡量学生好坏的重要指标,也成为教师工作效率的考核标准,以至于让大部分人忽视了思想价值观念的教育。很多学生认为“成绩决定一切”,他们一心扑在学习上,将德育方面的学习误解为浪费时间与精力。有些学校将德育工作视为一项任务,为了赶工作进度,有时不顾工作开展后达到的效果是否与预期一致,这种做法与开展德育工作的初衷背道而驰。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習流于形式。现在,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顺势而为。然而,有些学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不够重视,流于形式,缺少创新,缺少引导,缺少思考在怎样的教育方式下学生的接受程度会更高,学习更全面、更透彻。如果只是应付式地让学生死记硬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学生也不会去深入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与价值,以及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自己的正面影响。

第三,学生课业负担重,受网络影响大。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随处可见。对于初中生,他们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多,知识琐碎,课业负担重,而他们又极易受到网络的影响,被五花八门的直播和各式各样的游戏所影响,这无疑增加了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难度。

二、在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

第一,加强工作领导。学校不仅是学生成长、学习的地方,也是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因此,学校要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将德育工作与学校其它工作齐力抓,并在德育工作中不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于即将形成价值观体系的初中生,它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的。学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力度,提高对其关注度,加大在不同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力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容与各学科的教学相结合,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

第二,创新教学方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对新鲜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便会主动去挖掘潜在的知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过程中,班主任要打破传统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以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为目的,创新教学方式,通过小组活动、班级课题讨论、师生讨论、学生阅读书籍报刊等多种方式开展德育工作,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渗透。

第三,完善评价制度。对学生的道德评价制度不能过于单一化,不能只是学期末那寥寥几字的班主任评语。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处于人格、行为习惯的形成阶段,班主任可以将学生平时的表现记录在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进行细化,实行奖惩制度,生成个人档案,以此激励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还可以在教师和同学之间、同学和同学之间进行互相评价,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的道德水平进行测评。同时,加强家校互动,和学生家长达成一致,及时让家长知晓孩子在校的学习状态,共同努力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道德评价制度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不断深入,促进初中生不管是在校外还是在校内,都能以约束自己为前提,抵住诱惑,保持良好的道德意识。

第四,提升班主任修养。班主任作为班级德育工作的带头人和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人,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初中生的思想、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班主任要以身作则,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自身道德修养,以过硬的专业技术,先进的教育理念,循循善诱的教育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日常的接触中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及价值观,并在自我约束的过程中,深入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也会将所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第五,学习先进人物。初中生在课余时间易受网络的影响,形形色色的内容会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班主任可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组织学生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指导学生在闲暇时间观看《朗读者》、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阅读模范人物的个人传记。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走进名人,了解名人,学习他们默默无闻、奉献自我的博大情怀,将爱国、敬业等核心价值观和先进人物的美好品质植根于心中,以此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在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易事,需要学校、班主任、学生、家长多方配合,共同努力。学校要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力度。班主任要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要完善道德评价制度,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的道德水平进行测评;要提升自身修养,以身作则,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将先进人物的美好品质植根于学生的心中,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姜海龙.谈人文教育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渗透[J].才智,2017(32).

[2]石广彦.初中德育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分析[J].考试与评价,2016.

猜你喜欢

初中班主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工作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初中班主任如何实现学科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关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情感的运用研究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