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1-04-06李晓娜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20期
关键词:物理实验创新能力初中

李晓娜

【摘要】在教育方式改革的时代,初中阶段的教学引入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模式。在教育界中,无论是什么学科,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都会在教学质量上显著的提升。初中物理课程对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其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是实验操作,为了改变目前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开展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为现代社会所必需的人才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大学实验物理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了分析,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创新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初中物理教学的核心素养体系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不仅将教科书的知识传播给学生,而且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学会相互合作和独立学习。 物理实验教学是初中阶段教学的关键内容之一。它可以激发学生潜在的探究能力,并从实验中加深对物理内容的印象。因此,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探究出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成为综合型人才。

一、分析物理实验教学现状与创新能力

第一,实验内容不科学。教师在设计开展物理实验时,只是采用照搬实验指导书的内容,而不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导致学生常常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分析实验知识和实验现象的情况的出现,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同时,指导书中的部分无实用的实验内容与大部分学生所掌握的物理知识,相差太大。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不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与现阶段的教学目标不符。

第二,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中,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对培养学生在实验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存在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物理实验教学的现阶段,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未充分考虑教学目标,以及结合现阶段学生的发展需求,导致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没有目的性,进遵循实验说明而已,无法使学生真正的掌握物理实验知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没有意义,在这个过程没有自己的创新点。在开展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缺乏目标,导致部分学生只是旁观者,并没有积极的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无法取得实质性的提升。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策略

第一,拓展课外实验内容。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主要基于实验,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的能力,并可以从实际动手中得出物理定理。但是,由于物理教材中的实验例子较难理解,不能够让学生充分地理解物理教学内容,很难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物理教师应突破物理课本的束缚,积极创新物理课本之外的实验,激发思想和创新思维,为学生创造实践经验,丰富学生实验课的内容。例如,学习完电流和电路所有的知识后,可以设计《简单电路的设计》等综合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系统全面地分析电路的所有知识点,并建立清晰的电路知识体系,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点的掌握,而且在学生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可以添加自己的想法和想法,将简单的电路设计进行创新。

第二,制订明确的实验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通过制定明确的实验教学目标,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内心对物理实验的学习热情是有益的。因此,物理实验教师有必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吸取到的经验来指导学生。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开始实验之前,让学生先进行预习工作,对学生进行问题积极的指导,促使学生始终围绕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这样学生才能在实验中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达到较好的效果。例如,要开展《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这一实验教学时,教师要明确实验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认识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可以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找到答案。由于无法在书中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因此学生只能通过认真思考来得出结论,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可以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为什么吸收的热量不同?水和油有什么区别?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同学之间的讨论,得出结论,这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三,在实验中指导和培养学生锐利的观察能力。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仔细观察的能力,是学生进行实验过程中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更加注意培养学生锐利的观察能力和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度。学生的触觉、听觉、视觉都能够让学生在物理实验中探索物理现象,从而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对教材内容大胆思考,对实验指导书的疑问进行思考,最后由教师从实验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分析实验的内容和问题,一步一步指导学生从实验中找到规律,促进学生对物理基本知识的掌握,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例如,对教学大纲中的实验内容《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开展教学活动时,在实验开始前,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实验的过程,同时完善实验设计,准备好要用的实验器材。实验开始,教师指导学生将电路连接好,然后通过提示学生什么物质能够影响物体电阻,怎么才能加大导体的电阻,慢慢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进行验证,发现其中的规律,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掌握实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第四,物理课外小实验教学。小规模实验教学是课堂教学中其他知识的有效补充,是物理实验教学中比较关键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而言,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而且,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使用简单的材料并将其紧密结合在一起。借助教科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智力,教给学生的思想和物理学打破了教材和课堂教学的界限大廳已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章学习中组织实践性的课外活动,将物理知识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周围工厂或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并提出相应的措施。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活动,可以发挥其实际的动手能力并保持活跃度。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设计实验的内容,以便学生利用自己的能力从物理实验过程中探索和创新物理实验。在物理实验教育中,教育的本质是通过实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人才需要形成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创新以往在实验中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造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梁文顺.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6(4):67-68.

[2] 李晓霞.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速读(上旬),2017,(12):127.

[3] 雷银华.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校园(中旬刊),2017(7):80.

猜你喜欢

物理实验创新能力初中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