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熊去氧胆酸联合清疸汤治疗胆汁淤积型肝炎的效果分析

2021-04-06付莉莉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6期
关键词:黄染胆酸淤积

付莉莉

(松原市中医院内二科,吉林 松原 138000)

肝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肝炎的发病主要与患者发生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接触化学毒物或药物、自身免疫因素等有关。胆汁淤积型肝炎是一种因胆汁形成、分泌和( 或) 胆汁排泄异常导致的疾病[1]。该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瘙痒、皮肤黄染、乏力、纳差等,其中皮肤黄染难以消退。胆汁淤积型肝炎可分为急性胆汁淤积型肝炎和慢性胆汁淤积型肝炎[2]。其中急性胆汁淤积型肝炎可在一个月后转化为慢性胆汁淤积型肝炎。急性胆汁淤积型肝炎患者的病情通常较重,但治疗后可获得较好的预后。慢性胆汁淤积型肝炎患者的病程较长,多数患者可因皮肤黄染持续不退而继发其他疾病,需长时间接受治疗。患者罹患胆汁淤积型肝炎后若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其病情可发展为重型肝炎,严重者可发生肝衰竭。中医将胆汁淤积型肝炎归为“黄疸”、“瘀黄”的范畴。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为湿热痰瘀胶着、郁阻气血、气滞血瘀、肝胆疏泄,进而导致患者出现乏力、腹胀等症状。为此,治疗该病应以清肝利胆为主要原则[3]。本次研究主要是分析用熊去氧胆酸联合清疸汤对胆汁淤积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 年7 月至2020 年6 月期间松原市中医院收治的106 例胆汁淤积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患者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2)患者的病情符合肝炎的诊断标准。3)经中医临床辨证,患者的病情为肝胆湿热证( 胆汁淤积型)。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患者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2)患者合并有严重的其他类型肝病。3)患者合并有严重的感染症状。4)患者对本次研究中所用的药物过敏。5)患者的临床资料不全。将这106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3)。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30 例,女23例;其年龄为19 ~66 岁,平均年龄为(37.97±3.01)岁;其病程为4 ~17 周,平均病程为(9.25±0.72)周。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29 例,女24 例;其年龄为18 ~67 岁,平均年龄为(38.02±3.51)岁;其病程为5 ~16 周,平均病程为(9.36±0.67)周。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P >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补液等常规治疗,并为其使用熊去氧胆酸进行治疗,方法是:让患者口服熊去氧胆酸,250 mg/次,2 次/d,连续治疗2 个月。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加用清疸汤进行治疗。清疸汤的药物组成及用法为:茵陈、金钱草、金银花各25 g,大黄、郁金、败酱草、虎杖各15 g,赤芍12 g,丹参10 g。水煎服,每天服用1 剂(300 ml),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续治疗2 个月。用药治疗期间告知患者限制饮食、戒烟戒酒。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的积分、各项临床症状的改善率及临床疗效。将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及无效四个等级。1)痊愈:接受治疗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及谷氨酰转肽酶(GGT)的水平均恢复正常。2)显效:接受治疗后,患者血清TBIL、ALT、ALP 及GGT 的水平均基本恢复正常。3)有效:接受治疗后,患者血清TBIL、ALT、ALP及GGT 的水平均有所改善。4)无效:接受治疗后,患者血清TBIL、ALT、ALP 及GGT 的水平均未改善。总有效率=(痊愈例数+ 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改善率=(治疗前例数-治疗后例数)/ 治疗前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 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的对比

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的积分相比较,P >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其中医证候的积分均更低,P <0.05。接受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的积分更低,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的对比(分,± s )

表1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的对比(分,± s )

注:# 表示与治疗前的同组相比,P <0.05 ;* 表示与治疗后的对照组相比,P <0.05。

组别 治疗前中医症候的积分 治疗后中医症候的积分对照组(n=53) 18.12±3.55 11.29±2.15#观察组(n=53) 18.09±3.66 7.53±1.76#*

2.2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改善率的对比

接受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皮肤瘙痒的改善率、皮肤黄染的改善率、乏力的改善率、纳差的改善率均更高,P <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接受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P <0.05。详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改善率的对比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3 讨论

胆汁淤积型肝炎是指因胆汁淤积而发生的肝炎。胆汁淤积可分为肝细胞性胆汁淤积、胆管性胆汁淤积及混合性胆汁淤积[4]。临床上对胆汁淤积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学者认为,治疗该病的关键在于确定患者发生胆汁淤积的原因。目前,临床上常使用熊去氧胆酸为胆汁淤积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熊去氧胆酸是一种无毒性亲水胆酸,具有改善皮肤瘙痒、乏力症状等作用。熊去氧胆酸可与疏水性胆汁酸发生拮抗作用,降低细胞的毒性,抑制膜脂质的合成,进而起到保护肝细胞的作用。此外,该药还可降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抑制α 干扰素(IFN-α)的活性,减轻毒性T 细胞和活化T 细胞对肝细胞的损害,从而达到改善肝功能的目的[5]。中医认为,胆汁淤积型肝炎的病因主要为湿热痰瘀、郁阻血分、肝胆失泄致胆汁外溢,进而导致其发生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6]。胆汁淤积型肝炎患者的临床主症包括皮肤黄染、目黄、皮肤瘙痒、脘闷腹胀、大便灰白、舌苔黄腻。其临床次症主要包括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胁肋疼痛、口苦、舌质暗红,脉象弦、滑、数[7]。中药具有药性平缓、用药安全性较高等特点。近年来,中药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对胆汁淤积型肝炎患者的治疗中且临床疗效较好[8]。胆汁淤积型肝炎多为肝胆湿热证。治疗该病应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利胆退黄为主要原则。为此,临床上宜选用可凉血活血、清热解毒、疏肝理气、健脾养胃的中药对胆汁淤积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本研究使用的清疸汤中,茵陈、赤芍为君药,其中茵陈具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功效,可避免患者的肝细胞发生变性坏死;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可改善患者的肝循环,并具有抗脂质氧化的作用;大黄、金钱草、虎杖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通下的功效,其中大黄可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且具有消除炎症的作用[9]。丹参、郁金具有清热活血、疏肝理气的功效,其中丹参可改善患者肝脏的局部循环,促进肝细胞再生;金银花、败酱草具有清热解毒、消炎退肿的功效,其中金银花可提高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将上述诸药合用可共奏凉血活血、清热化湿、疏肝利胆之功。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熊去氧胆酸联合清疸汤对胆汁淤积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改善其各项临床症状,提高其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黄染胆酸淤积
淤积性皮炎知多少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胰酶片中胆酸和牛磺猪去氧胆酸的含量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阴黄证1例
识别宝宝生病信号
可擦碘降低手术室地面黄染的应用研究
不同消毒液对手术室塑胶地板黄染的影响
牛磺熊脱氧胆酸对黄牛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血清甘胆酸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时对肝脏损伤的诊断价值
淤积与浚疏:清朝时期福州西湖的治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