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研究

2021-04-06李基强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6期
关键词:泪囊吻合术鼻腔

李基强

(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 凯里 556000)

慢性泪囊炎(chronic dacryocystitis)是一种由鼻泪管狭窄或阻塞引起的眼部疾病。此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患者患有沙眼、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下鼻甲肥大等疾病,导致其鼻泪道狭窄或阻塞,使其泪液不能自泪囊中排出,长期滞留在泪囊内,进而导致其泪囊发生感染。女性鼻泪管的骨性管道较男性细长,因此女性慢性泪囊炎的发生率高于男性。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溢泪、结膜充血、泪囊溢脓、内眦韧带下方隆起等[1]。此病患者的病情若持续加重,可出现细菌性角膜溃疡、化脓性眼内炎、蜂窝织炎等并发症。进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是临床上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主要手段之一。对此病患者进行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时需要在其面部做一个切口,凿除其部分鼻骨,对其造成的创伤较大[2]。本文主要是研究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2 月至2020 年2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 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慢性泪囊炎的诊断标准[3];存在不同程度的溢泪、结膜充血、泪囊溢脓等症状和体征;单侧泪囊发病;具有进行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指征;知晓本研究的内容,并签署了自愿参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合并有泪袋肿瘤或严重的化脓性副鼻窦炎[2];对进行鼻腔泪囊吻合术存在禁忌证;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沟通障碍或精神障碍;病历资料缺失或中途退出本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34)与比对组(n=34)。在34 例研究组患者中,有女性患者32 例,男性患者2 例;其年龄为25 ~70 岁,平均年龄为(43.28±5.76)岁。在34 例比对组患者中,有女性患者31 例,男性患者3 例;其年龄为26 ~71 岁,平均年龄为(43.55±5.8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1.2.1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方法 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对其进行全身麻醉。在其患侧鼻腔内的鼻丘及钩突前缘黏膜下注入2 ml 浓度为2% 的利多卡因+0.01 ml 浓度为0.1%肾上腺素,进行黏膜下麻醉,并用10 ml 的生理盐水+50 mg的丁卡因+0.5 mg 肾上腺素棉片收缩其鼻腔黏膜。将鼻内镜置入其患侧鼻腔内,观察其鼻腔的结构。在其中鼻甲根部的鼻腔侧壁上做一个长约1.5 cm 的弧形切口,剥离黏膜瓣,暴露上颌骨额突和前泪骨。用电钻磨穿上颌骨额突和泪骨,露出泪囊。将探针插入泪囊内,在探针的指示下,用电钻凿开泪囊的骨性内壁,形成一个8 mm×10 mm 左右的骨孔,充分暴露泪囊内壁。沿着骨孔的前缘在泪囊的内壁上做一个“C”形切口,将泪囊瓣翻转向鼻腔,保证其边缘与鼻腔侧壁黏骨膜瓣的前壁相连接。对鼻腔侧壁的黏骨膜瓣与泪囊瓣进行吻合,确保吻合部位完全对位。用生理盐水对泪小管进行冲洗,在鼻内镜下观察生理盐水是否从泪腺窝溢出。若生理盐水从泪腺窝溢出,则表示手术成功。用止血海绵对出血部位进行止血处理,分别于术后1 周、1 个月、3 个月为其换药。

1.2.2 比对组患者的手术方法 用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对比对组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对其进行全身麻醉。在其患侧内眼角下距内眦约3 mm 处做一个小切口,凿除部分鼻骨,将泪囊瓣翻转向鼻腔,保证其边缘与鼻腔侧壁黏骨膜瓣的前壁相连接。对鼻腔侧壁的黏骨膜瓣与泪囊瓣进行吻合,确保吻合部位完全对位。最后冲洗并缝合手术切口。

1.3 疗效判定标准与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用优、良、中、差评估其疗效。优: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其泪道通畅,未出现并发症。良: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其泪道较为通畅,未出现并发症。中: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其泪道较为通畅,未出现并发症或出现轻微的并发症。差: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不明显,其泪道不通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优良率=(优例数+ 良例数)/ 总例数×100%。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及术后住院的时间。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对整体疗效的满意情况。该问卷包括症状缓解的程度、术后康复的进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瘢痕遗留的情况等评分指标,总分为100分。患者该问卷的评分≥90 分、为70 ~89 分及<70 分,分别表示其对整体疗效十分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率=(十分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3.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用t 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在研究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优、良、中、差的患者分别有18 例、14 例、1 例和1 例,其治疗的优良率为94.12% ;在比对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优、良、中、差的患者分别有14 例、17 例、2 例和1 例,其治疗的优良率为91.18%。两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2.2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及术后住院的时间

研究组患者手术的时间长于比对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少于比对组患者,其术后住院的时间短于比对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及术后住院的时间(± s)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及术后住院的时间(± s)

组别 例数 手术的时间(min)术中的出血量(ml)术后住院的时间(d)研究组 34 40.59±6.47 25.16±5.41 3.89±1.62比对组 34 25.14±5.18 121.48±6.14 5.47±2.41 t 值 18.4515 26.5843 16.5472 P 值 0.0014 0.0032 0.0021

2.3 对比两组患者对整体疗效的满意情况

研究组患者对整体疗效的总满意率为97.06%,比对组患者对整体疗效的总满意率为79.41%,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对整体疗效的满意情况

3 讨论

慢性泪囊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慢性泪囊炎患者大多是单侧泪囊发病,双侧泪囊发病的患者较少。沙眼患者、鼻窦炎患者、鼻中隔偏曲患者、鼻息肉患者、下鼻甲肥大患者是慢性泪囊炎的高发群体[4]。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的关键是重建其泪液通道。过去,临床上常采用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对此病患者进行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虽然能有效地缓解其病情,但对其造成的创伤较大,术后其面部会遗留一定程度的瘢痕。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比对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更少,其术后住院的时间更短,其对整体疗效的总满意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这说明,对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与传统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效果相当,但对其进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能减轻其手术创伤,有利于缩短其术后康复的时间[5-6]。另外,对此病患者进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后不会在其面部留下瘢痕,更易于被患者所接受。

综上所述,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与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相近,但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该病能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缩短其术后住院的时间,提高其对疗效的满意率。

猜你喜欢

泪囊吻合术鼻腔
泪道造影及MSCT在鼻腔泪囊造口术中的应用价值
鼻腔需要冲洗吗?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鱼腥草治疗慢性鼻腔炎
清洗鼻腔治感冒
尿道海绵体非离断尿道吻合术在骨盆骨折引起后尿道狭窄中的初步应用
下消化道切除吻合术应用胃肠减压46例临床分析
鼻内镜下寻找泪囊位置的体会
选择性痔及痔上黏膜缝扎切除吻合术治疗脱垂性非环状痔
慢性泪囊炎548眼的诊断、手术体会及麻醉方法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