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通督调神针法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浊上扰清窍型)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2021-04-05封臻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天麻白术半夏

封臻

郑州市中医院脑病一科 450007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约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20%[1-2]。其主要由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液循环障碍引起,以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平衡障碍为主要表现,是脑梗死发作的高危因素。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虽能有效缓解患者眩晕症状,但对部分患者效果欠佳。中医认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以风、火、痰、虚、瘀为主要病因,其中痰浊上扰清窍型眩晕最为常见,治宜熄风消痰、活血通络、生髓醒脑。半夏白术天麻汤出自《医学心悟》,可燥湿化痰、平肝熄风;通督调神针法主要用于治疗“窍闭神匿”的各种心、脑、神志病,可醒脑开窍,但二者联合用于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浊上扰清窍型)患者的研究鲜少。基于此,本研究初次探究二者联合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6 月至2019 年8 月本院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浊上扰清窍型)患者122 例,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n=61)、对照组(n=61)。观察组男32例,女29例,年龄范围40~65岁,年龄(50.34±4.28)岁;病程范围0.5~7.2年,病程(4.13±1.35)年。对照组男33例,女28 例,年龄范围40~66 岁,年龄(51.17±4.03)岁;病程范围0.5~7.5 年,病程(4.45±1.18)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选例标准(1)纳入标准:符合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及痰浊上扰清窍型相关诊断标准[3-4];经临床表现、CT、头颅多普勒(TCD)检查确诊;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颅内占位、眼部疾病等引起的眩晕;脑梗死或脑出血;严重肝肾功能衰竭;对本研究药物严重过敏。

1.3 方法 两组均根据病情对症给予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改善心肌供血等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吉林省长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5342),静滴,500 ml/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通督调神针法。(1)半夏白术天麻汤组方:白术20 g、半夏10 g、天麻15 g、陈皮20 g、茯苓20 g、生姜10 g、大枣4 枚、炙甘草5 g,头痛明显者加牛膝15 g、川芎12 g,肾精亏虚者加熟地12 g、枸杞15 g、肉苁蓉15 g,气虚血瘀者加红花12 g、桃仁12 g、黄芪15 g、党参20 g。加500 ml 水煎至300 ml,1 剂/d,分早晚2 次服用。(2)通督调神针法:a 取穴:百会、上星、风池、膈俞、大椎、阿是穴、风府、供血。b 操作方法:穴位进行常规皮肤消毒,采用0.25 mm×25 mm 的一次性针灸针直刺风池、膈俞、大椎、阿是穴、风府、供血等穴位15~20 mm,重插轻提,上星、百会向后平刺15~20 mm,小幅度高频捻转30 s,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边捻边提缓慢出针,上述穴位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1次/d。两组均治疗2周。

1.4 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疗效。评估标准:TCD检查正常,眩晕症状消失为治愈;TCD 检查基本正常,眩晕程度及发作次数减少60%及以上为显效;TCD 检查有所改善,眩晕程度及发作次数减少不足60%为好转;未达好转、显效及治愈标准为无效。好转、显效及治愈计入总有效。(2)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 周后中医证候积分,包括头重如裹、呕吐痰涎、胸闷作恶、视物旋转4 项,根据严重程度分别记0~6 分,评分越高症状越严重。(3)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 周后椎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采用TCD 从枕旁窗监测患者基底动脉、左右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Vs)。(4)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 周后血管活性物质[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以抗凝真空管取3 ml晨空腹静脉血,离心(半径12 cm,时间10 min,转速4 000 r/min),分离取血浆,采用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测定。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 统计分析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观察组治愈20 例、显效19 例,好转17 例、无效5 例,对照组治愈11 例、显效15 例,好转21 例、无效14 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1.80%(56/61)高于对照组77.05%(47/61)(χ2=5.050,P=0.025)。

2.2 中医证候积分、椎基底动脉Vs 治疗2 周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椎基底动脉Vs 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2.3 血浆6-keto-PGF1α、TXB2 水平 治疗2 周后观察组血浆6-keto-PGF1α 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浆TXB2 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3 讨论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多发于中老年群体,患者因血管痉挛、血液动力学变化出现后循环缺血,导致椎基底动脉的血液供应不足,进而引发眩晕。其治疗关键在于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液供应,消除眩晕及其并发症。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对心血管、外周血管均能起到明显扩张作用,尤其是对椎-基底动脉系统扩张效果最为显著,能有效增加前庭系统血供量,但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发病机制复杂,单一用药效果有效,仍需联合其他方案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孙思邀在《千金方》中首次提出“风热痰致眩”的观点,《丹溪心法·头眩》有云“无痰不作眩,痰因火动”,中医认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以气、血、阴、阳虚为本,以风、火、痰、瘀为标,患者因痰浊上蒙清窍发为眩晕,因此“治痰为先”。半夏白术天麻汤中半夏、天麻为君药,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熄风;白术、茯苓为臣药,白术燥湿健脾,茯苓健脾、渗湿;陈皮为佐药,理气化痰,生姜、大枣和胃健脾;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合用使风熄痰消,眩晕消除[5-6]。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半夏能通过抑制中枢发挥止吐效果;天麻有效成分天麻素可扩张血管,改善脑血管应性,增加血流灌注,促进受损脑组织恢复,缓解眩晕症状;白术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等功效;茯苓多糖可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7-8]。通督调神针法是中医特色疗法,脏腑功能活动均与督脉相关,大椎、风府、膈俞、上星、百会皆为督脉经穴,而督脉与任脉相接,针刺诸穴能贯通任督两脉,开窍醒脑,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本研究将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与通督调神针法联合用于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浊上扰清窍型)患者,结果发现,总有效率高达91.80%,效果显著,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表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椎基底动脉Vs对比()

表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椎基底动脉Vs对比()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aP<0.05

表2 两组血浆6-keto-PGF1α、TXB2水平对比(,μg/L)

表2 两组血浆6-keto-PGF1α、TXB2水平对比(,μg/L)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aP<0.05

血管活性物质是反映椎基底动脉供血状况的客观指标,本研究检测两组血管活性物质,发现治疗2 周后观察组血浆6-keto-PGF1α 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浆TXB2 水平低于对照组。6-keto-PGF1α、TXB2是前列环素(PGI2)、TXA2稳定的代谢产物,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微血管收缩性增强,6-keto-PGF1α、TXB2 异常表达。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有效成分及通督调神针法均具有扩张血管、维持缩血管因子与舒血管因子平衡等作用,因此,可调节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浊上扰清窍型)患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进而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但具体二者通过何种信号通路转导调节6-keto-PGF1α、TXB2 水平仍需进一步深入探究。

综上,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浊上扰清窍型)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调节血管活性物质水平。

利益冲突:作者已申明文章无相关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天麻白术半夏
不同温度对半夏倒苗的影响
你知道食天麻会引起“药驾”吗?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HPLC-RID法同时测定天麻丸中3种成分
花开半夏 Let the flower blooming anywhere
基于HPLC-ESI-TOF/MS法分析测定乌天麻和红天麻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咳嗽42例
王付教授运用白术治疗便秘经验
白术的不同炮制法对临床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