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的绿色“密码”

2021-04-04

中国水土保持 2021年11期
关键词:神农架林区神农架水土保持

肖 明

(神农架林区水利和湖泊局,湖北 神农架林区 442400)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丹江口库区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肩负向首都北京供水的重任,中线工程建成至今已向北京供水突破50亿m3。神农架林区有“华中之肾”的美誉,丹江口库区上游及汉江中上游水源区在其境内流域面积达1 131.23 km2,因此神农架林区是丹江口水库的重要水源地、核心水源区和天然生态屏障,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的源头”,送往北京的每十滴水中就有一滴来自神农架。多年来,神农架林区主动扛起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的重任,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崛起”战略,把水土保持作为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着力构建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确保了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生态永续。

1 构筑完善宣传格局,凝聚水土保持社会共识

神农架林区地处“一江两山”腹地,既是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也是地质薄弱区、水土流失易发区,境内土地大部分存在轻、中度水力侵蚀,水土保持形势不容乐观。神农架林区坚持宣传开道、舆论先行,把握工作主动权,使加强水土保持、优化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

(1)紧盯“关键少数”,示范引领带动。林区党委、政府始终将水土保持工作放在突出位置,采用专家辅导、集中研讨、网络视频等方式,每年安排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方面主题中心组学习不少于2次。将水土保持知识纳入党校科干班、青干班等各类主题班必学课程,有效地提升了领导干部的水土保持意识,引领带动在全社会形成了“人人参与水土保持、保护水土资源、爱护水环境”的强大合力。

(2)用活媒体资源,营造舆论强势。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线上与线下、氛围营造与媒体宣传相结合,利用报纸、电视、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载体,开设《深化水土保持 建设生态文明》专题专栏,多角度宣传报道水土保持好经验好做法。通过《神农架水土保持》微视频、《水土保持大家谈》电视纪录片和“村村响”广播,让群众足不出户了解水土保持工作,提升了水土保持工作的社会覆盖面、参与度。

(3)宣讲紧贴基层,推动入脑入心。林区党政主要领导挂帅,持续开展水土保持法宣传月活动,制作宣传活页、知识手册、宣传短片、温馨提示卡等,做到宣传全覆盖。推动水保宣传、生态建设“七进七讲”,坚持“水土保持从娃娃抓起”,深化“水土保持宣传教育进校园”活动。借势神农架研学游,将水土保持知识有机融入研学课堂,量身定制“九湖湿地探秘”“解密地球密码、探索生命起源”等特色课程,在中小学生心中播撒“爱护生态、保持水土”的种子,有效提升了中小学生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认同度、知晓度。

2 重点工程固土培基,筑牢水土保持基层基础

坚持工程主导、规划先行、系统实施,充分发挥生态重点工程拦蓄地表径流、固结表层土壤、保持水源活力的重要作用,助力“固水土、强根基、少流失”目标的实现。

(1)深入实施水保重点工程。举全区之力,持续实施丹江口水库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投资7 800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7.3 km2。持续推动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投资2 800余万元实施大九湖镇干沟、黄羊溪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疏浚治理河道1.4 km,建设生态河堤3 000 m。完成丹江口库区上游红坪区生态修复439 km2,每年减少土壤流失量6.88万t、增加蓄水量294.7万m3、产生经济效益600余万元。据统计,从2012年以来,全区累计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8万hm2,年均向丹江口水库排放泥沙减少9.92万t。

(2)系统推进林业生态工程。认真贯彻落实《神农架国家公园保护条例》,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生态保护体系,圆满完成了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改革任务,在常态化推进鄂西渝东毗邻地保护联盟工作的同时,还持续实施了GEF大神农架项目。推动保护升级“五大行动”持续见效,持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绿满荆楚行动、退化林修复等生态重点工程,落实森林资源管理网格化、信息化,完成天保工程1.12万hm2、退耕还林工程633.25 hm2,森林覆盖率达91.12%,稳居全国前列,筑牢了水土保持生态屏障。

(3)有序实施综合整治工程。按照“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精准防治”原则,筹措资金8.2亿元,综合运用工程、林草、管理等防治措施,有序推进大九湖、湘江河、紫竹河等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修复生态暗坝,实施荒山造林267 hm2、退耕还林4 667 hm2,完成大九湖居住区生态移民1 440人。在全区开展了水库排查和整治工作,新建水库2座,整修、加固水库1座,有效提升了库区的保水、蓄水、固土能力。

3 多措并举净流清源,持续保持山清水秀

坚持“问题导向、分区施策、系统治理”的工作思路,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立足守好源头、把好关口,确保“净水入库、清水出库”,扎实守好水土保持第一道防线。

(1)优化水土保持工作体系。构建多层“共治”格局,深化生态文明建设“五个一”工作机制,为67个村配齐了“生态村长”。巩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领导干部自然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成果,建立重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机制。成立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具体负责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与房县、巴东、竹山、巫山泛神农架地区建立水土保持联防联控机制,实现了数据共享、信息互通、执法互认。完善多元化“善治”机制,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建立健全了三级河湖长常态化巡河、清单化管理制度。完善优化林长制,推行生态文明建设书记责任制,把水土保持工作责任落实落细。

(2)织密水土保持监测网络。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强化生产建设单位水土保持意识,不定期开展水土流失卫星遥感图斑复核。配齐配强乡镇、村专兼职水文监测员,每村配备1~2名监测员,强化区、乡、村(社区)三级基层水文监测队伍建设。在全区8个乡镇67个村(社区)因地制宜设置水土保持监测站、自动监测点、土壤墒情站,与林区森林资源信息化系统、城市管理系统对接整合,实现了对降雨、径流、泥沙等水土流失要素的全天候、无盲区实时监测,让“千里眼”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驾护航。

(3)减轻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工程,落实大九湖村整体生态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全面取消水源区内高山反季节蔬菜种植和其他影响水源区的农事活动,落实大九湖湿地禁牧。做到全区城镇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全覆盖,集中收集处理、规范运行管理、实现达标排放。推进薪柴革命,引导水源区群众使用电能、太阳能、天然气、光伏等代柴代煤清洁能源,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群众生活对森林植被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确保水源区水质达标率为100%。

(4)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旗帜鲜明地对违法违规行为说“不”,坚持对林业“四乱”等破坏水土保持的行为重拳出击,露头就打,做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震慑一方。组织开展“雷霆”“利剑”系列林业专项行动、碧水保卫战“清流行动”,取缔关闭水源区采石采砂场,常态化开展河道采砂专项整治,打击河道非法采砂、采石行为,用最严格的保护措施巩固提升了水土保持成效。全面关停大九湖、红坪境内小水电站,对区内其他水电站“生态放流”情况进行实时视频监管,打造生态电站、绿色电站、清洁电站。

4 助推生态富民,互利双赢行稳致远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保了水土、美了生态、富了百姓,有效地激发了群众投身生态建设、搞好水保工作的巨大热情,助推神农架从“绿起来”“美起来”到“富起来”,开创了水土保持与生态富民良性互动、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1)生态旅游强势崛起。神农架林区生态资源富集,旅游资源丰富,生态旅游美名远扬、享誉中外。2000年以来,持续不懈的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为发展生态旅游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神农架林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依托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着力打造东北一片、提升西南一线、强化中部支撑,逐步形成了全域旅游大格局,年接待游客达到1 828.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677 671万元。截至2020年底,木鱼、大九湖、红坪已荣获“全省旅游明星镇”称号。

(2)生态农业蓬勃发展。水土保持工作的卓越成效,有效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优化了农业产业布局,为特色农林产业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引领带动农林特色产业加速发展,显著提高了神农架生态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拉长延伸“六种四养”特色农林产业发展链条,壮大了中草药、茶、中蜂种养殖规模,截至2021年6月,已建成特色种养基地1万hm2,发展中药材1 070 hm2,农民年人均收入增长3 000元。

(3)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水土保持工作的深入推进,生态环境的持续好转,带动了神农架的生态旅游,引爆了乡村休闲游、观光游、民俗风情游、田园采摘游等新型休闲产业,打造了一条推进农村全面振兴的产业富民之路。神农架已涌现出红坪桃花谷、九湖盐道水街、坪阡古镇、松柏新坪、古水野趣等多个乡村休闲旅游“明星镇”“明星村”,农户建旅游农庄、垂钓基地、农家乐、采摘园,吸引众多区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有力地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强大后劲。

5 结 语

多年的持续努力,神农架林区水土保持硕果累累,绿水青山化身“幸福靠山”“金山银山”,绘就了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绿富美”时代画卷,不但实现了一库清水北送,更使“一库清水润民心”,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神农架样板”“神农架经验”。

猜你喜欢

神农架林区神农架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湖北神农架林区发放首笔“碳林贷”
神农架进入最美季节
水土保持
基于TOPSIS方法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水土保持
大山深处的幸福梦——湖北神农架林区下谷坪土家族乡20年变化纪实
湖北神农架林区狠抓五项措施 强力推进民族乡保护与发展
探秘神农架 第二集 潮涨潮落潮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