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的临床分析

2021-04-03林姗姗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22期
关键词:头孢曲松头孢菌素过敏

林姗姗

内蒙古赤峰市肿瘤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头孢菌素类药物具有较强的抗菌杀菌能力,临床使用具有较低毒性,相比青霉素药物更不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但随着使用率的升高,药品滥用的问题也变得更加严重,由此造成的不良反应症状也在逐渐增多,包括尿频、腹泻、皮疹、盗汗等情况,对患者治疗信心产生严重冲击,为患者带来显著的负面情绪,还容易因此引起医疗纠纷[2]。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20年12月期间的80例使用头孢菌素类药品治疗的患者作为临床资料,具体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一般资料均为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患者,全部来自我院,时间在2018年3月-2020年12月范围内。研究对象中包含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最低为33岁,最高为75岁,平均年龄为(58.74±4.58)岁。针对患者开展回顾性分析,所选药物为头孢曲松。

1.2方法 对患者予以滴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广东金城金素制药有限公司,0.25g,H20043826)治疗,在100mL0.9%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2g头孢曲松钠混合,在20-30分钟内滴注完毕。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汇总,上报药物使用后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以及不良反应的具体表现,及时了解患者临床状态,对整个用药及不良反应处理过程详细记录。

2 结 果

1.4不良反应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患者都是因自身原因出现药物不良反应问题,此类人群占比63.75%;只有极少数的患者是因药物联用不合理导致不良反应,占比最低,仅有5%;违规饮酒、药物用量超标以及输液过快而造成的不良反应占比均较低,分别为12.5%、11.25%、7.5%。部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因素不只一项。

1.5不良反应表现 不良反应表现为过敏的患者最为普遍,占51.25%;其它表现的患者占比最少,仅2.5%;表现为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和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患者占比依次减少,分别为15%、12.5%、10%、8.75%

3 讨 论

根据临床观察与分析,头孢菌素类药品所造成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症状,并且存在既往过敏史的患者相对而言更容易出现过敏的不良反应症状。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个体差异,某些患者本身属于过敏体质,相比普通人更容易出现过敏症状,主要表现形式包括皮疹、哮喘等,严重时甚至会发生休克[3]。

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除了体质差异外,药品本身也具有一定影响。头孢菌素类药物在生产时,有可能混入其它的杂质成分,它们有可能影响人体在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蛋白大分子,在两者混合后产生抗原-抗体性反应。目前来看,对于头孢类药物的使用逐渐增多,临床上运用的剂量也在不断增加,并且相关药厂也在不断增加产量[4]。这些因素共同导致药品质量存在一定隐患,例如同为头孢曲松钠注射剂,不同厂家的产品针对不同患者,产生过敏反应的可能性都不相同。另外如果对患者给药时,患者处在焦虑或饥饿状态,身体处于应激反应状态,体内的抗原会受到影响,也可能在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5]。

本次研究以我院80例采取头孢菌素类药品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从2018年3月开始到2020年12月结束,方式为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因自身身体条件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为63.75%,给药后饮用酒精饮品的患者12.5%,因用药剂量超标导致不良症状者为11.25%,7.5%的患者原因为输液速度快,还有5%的患者因药物联用不合理出现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过敏的患者为51.25%,表现出消化系统异常的患者有15%,症状反映在泌尿系统的患者为12.5%,出现血液系统异常的患者占比10%,症状为神经系统异常的有8.75%,还有2.5%的患者临床表现不属于上述所有情况。过敏的不良反应症状主要为哮喘、皮疹、药热,泌尿系统的不良反应症状主要表现为尿急、尿频、血尿等,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方面,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主要为急性溶血性贫血、白细胞下降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症状则主要由兴奋、意识障碍、幻觉等表现。

综上,对于头孢菌素类药物造成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应做到充分了解,准确快速找出缘由,而对于不良反应症状的具体临床表现,则需要针对性采取措施,及时干预。

猜你喜欢

头孢曲松头孢菌素过敏
过敏8问
清肺化痰汤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证)的临床观察
头孢菌素使用的三大误区
远离季节性过敏
人为什么会过敏?
花粉过敏
注射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依替米星联合三代头孢菌素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美罗培南与头孢曲松钠国内外药品说明书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