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血功能检验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研究

2021-04-03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0期
关键词:活酶系统疾病凝血酶原

黄 野

贺州广济医院 检验科,广西 贺州 542899

老年性疾病有绝大部分都属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群,很不利于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水平[1-2]。由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具有病程慢,病情重的特点,在临床上一般具有很高的致死率或致残率,因此,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患者来说很重要,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其中,凝血功能检验是是心脑血管疾病诊治的重要措施之一,在临床上的使用率相对较高,并且操作简便,易于被患者接受,是判断是否形成血栓的重要依据,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后及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3]。因此,特别抽取我院的80例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并结合两组的预后效果进行分析,现有具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8月-2019.8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20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对前100例患者的指标检查结果中≥正常水平的30%,并超过3个指标的设为常规组,对后100例患者的指标检查结果中对比正常值增加或降低小于30%的,同时小于三个指标的作为对照组,常规组患者男性58人,女性42人,年龄在44-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31±2.98)岁;对照组患者男性49人,女性51人,年龄在45-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58±3.18)岁。

1.2组间的纳入标准 此次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及家属均是在了解具体情况后,签署知情协议,并自愿加入研究。此次研究的患者均没有妊娠期妇女。此次研究中的患者均没有凝血功能检测禁忌症。

1.3检测方法

1.3.1在患者入院后,分别给予所有患者进行血液化验,在入院48小时后和96小时后,分别抽取患者的静脉血液样本,均在空腹的状态下执行,由采血人员对患者抽取血液,使用全自动血凝仪和配套的实际对血液样本进行检验和分析,检验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的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对凝血功能中的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浆凝血酶时间进行检测,并依据检验结果,对患者展开具体治疗。

1.4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进行观察,可通过死亡率、植物人、病残率及出院时好转率进行评估。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情况。 对照组患者的死亡人数、病残人数、植物人人数分别为(0)人、(1)人、(2)人,发生几率分别为(0.00%)、(1.00%)、(2.00%),常规组患者的死亡人数、病残人数、植物人人数分别为(8)人、(10)人、(12)人,发生几率分别为(8.00%)、(10.00%)、(12.00%),二者对比,卡方分别为 8.3333、7.7922、7.6805,p分别为0.0039、0.0052、0.0056。通过以上研究结果对比证实,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病残率、植物人发生率均更少于常规组,对照组患者出院时好转率更高,p<0.05。

2.2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的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 入院后48小时,常规组患者的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浆凝血酶时间分别为38.33±4.86s、2.09±0.35g/L、16.41±0.44s、17.38±1.27s;对照组患者的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浆凝血酶时间分别为34.37±4.06s、2.99±0.05g/L、14.11±0.34s、16.08±3.07s,t值分别为6.2532、25.4558、41.3627、3.9129,p值均<0.05;入院后96小时,常规组患者的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浆凝血酶时间分别为39.83±7.05s、1.89±0.55g/L、19.42±0.74s、17.98±1.74s;对照组患者的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浆凝血酶时间分别为36.66±2.36s、2.87±0.75g/L、16.31±0.44s、17.28±1.07s,t值分别为4.2639、10.5370、36.1237、3.4269,p值均<0.05。通过二者对比,在入院后48小时及入院后96小时的凝血功能指标对比两组存在差异性,p<0.05。

3 讨 论

随着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的趋势下,我国的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水平正在逐年下降,如果心脑血管疾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很容易并发出其他系统的疾病,最终很容易增加死亡的几率,甚至有些患者会出现致残或植物人的概率,对患者的日后生活水平极为不利。因此,坚持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4]。据临床研究证实,凝血功能与血栓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对心脑血管有重要的影响,对早期诊断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5]。结合以上研究中的两组患者成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常规组患者的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浆凝血酶时间相对较高,则病死率、致残率及植物人发生率较高,出院时好转率较低,p<0.05。

综上所述,凝血功能检验在对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预后效果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和提倡。

猜你喜欢

活酶系统疾病凝血酶原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血浆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检测在妊高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牙周病及伴系统疾病相关牙周病的临床诊治
血府逐瘀汤联合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行性研究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载脂蛋白A1/B比值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
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与全身多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伴有系统疾病的老年缺牙患者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过程中的护理
ROS介导的炎症反应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与凝血酶原时间的临床检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