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膳食营养指导对医养结合模式下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2021-04-03王艳丽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0期
关键词:医养膳食营养

王艳丽 田 芳 孟 文

1.泰山护理职业学院基础医学教学部,山东 泰安 2710002.泰安市中心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学保健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成为本世纪全球人口发展的突出趋势。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很快,压力尤其突显。这一现象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以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过程。数据显示到203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3.71亿人,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0.43亿人。如何加强老年人保健,延缓衰退过程,防治各种老年常见病,达到健康长寿和提高生命质量,已成为医学界和社会大力研究的重要课题。

2002年的世界老龄大会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积极老龄化”的行动建议,将健康、参与和保障构成应对老龄化的政策框架基础。“积极老龄化”强调发挥老年人口在物质、社会和精神方面的潜力,支持老年人口根据其需要、愿望和能力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和公共事务。整合性养老服务,不仅致力于满足老年人口的生活照料和家庭服务,同时支持老年人口健康促进和医疗护理,以及包括文化、体育、休闲发展等老年人口的综合需求。这就不仅要实现包括预防、康复、医疗和照顾相结合的医养结合,而且需要扩展医养体的结合,以及和文化、教育等多样性需求的紧密结合。由于绝大多数老年人仍然生活在社区,建设能够更好地适应老年人口综合需求的城乡社区医养结合模式的医养中心,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的问题的有效策略。

医养结合就是把专业的医疗技术检查和先进设备与康复训练、日常学习、日常饮食、生活养老等专业相融合。以医疗为保障,以康复为支撑,边医边养、综合治疗。其中,"医"主要就是重大疾病早期识别、必要的检查、治疗、康复训练,包括有关疾病转归、评估观察、有关检查、功能康复、诊疗护理、重大疾病早期干预以及临终关怀等医疗技术上的服务。"养"包括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护理、用药和安全、日常饮食照护、功能训练、日常学习、日常活动、危重生命体征、身体状况分析、体重营养定期监测等服务。利用"医养学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就是把大病早期识别干预、大病早期康复训练、日常生活、养护疗养、日常学习、护理等综为一科。

医养结合是人类医疗改革创新中的重点康复工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医疗改革新模式。,是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服务供给方式而运转。由于引入了现代医疗技术,它能够提供更加专业、便捷的养老服务,有效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老年医学科室由多个专业团队组成,例如:老年病专科医生、药理师、保健师、营养师、心理科专家、护士等,由专业化的团队为需要特别照顾的老人提供救治护理。设立专门的老年病普通与特许门诊,通过与社区建立协约关系,进行社区首诊与双向转诊,为社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诊疗服务,采用三级查房、主治医生负责制度,并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与体检科室进行合作,定期监测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同时提出健康保健等指导意见。该种模式适合医院的设备齐全、各科室能够有机联动的医院,在老年病专业科室的基础上,综合利用现有资源,为老人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社区配套康复医院、护理医院,专业推出“健康改善计划”,通过社区健康测评、营养评估及生活评估,在全面了解长者身体情况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的定制出集科学健身、慢病调理和膳食指导三方面于一体的养生方案。

营养是维持生命的基本保障,是促进、维护、恢复健康的基本手段。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种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尤其是老年人消化器官生理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咀嚼功能和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老年人基础代谢低、劳动强度小,消耗能量比青壮年低,这就会直接影响人体的营养状况。老年慢性病的发生发展都与膳食密切相关,营养不良、饮食不洁和不良饮食习惯(高脂高盐低纤维饮食)是直接引起老年慢性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和高脂血症等)的重要因素。

膳食营养指导就是通过传递“平衡膳食”的理念,帮助老年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从而降低罹患相关疾病的风险。在膳食营养指导过程中,随时搜集资料,评估资料,发现问题采取干预措施,进行调整,纠正问题,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老年人必须针对其特殊需求,全面适量均衡的摄入营养,以延缓衰老、抵抗疾病,维护健康。

老年人膳食指导原则:1.食物多样、搭配合理,符合平衡膳食要求。新鲜蔬菜是老年人健康的朋友,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及较多的纤维素,对保护心血管和防癌便秘有重要作用。建议每天的蔬菜摄入量不应少于250克。

2.能量供给与机体需要相适应,吃动平衡,维持健康体重。老年人对寒冷的抵抗力差,如吃冷食引起胃壁血管收缩,供血减少,并反射引起其内脏血循环减少,不利健康。因此老年人的饮食应稍热一些,以适口进食为宜

3.老年人体内代谢以分解代谢为主,需用较多的蛋白质来补偿组织蛋白质的消耗。多吃些鸡肉、鱼肉、免肉、羊肉、牛肉、瘦猪肉,这些食品所含蛋白质均属优质蛋白,营养丰富、容易消化。保证优质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供给。大豆类含有35%~40%优质蛋白质,其中富含的赖氨酸,正好补充谷物蛋白质中赖氨酸的不足,是老年人最佳蛋白质的供应来源。新鲜蔬菜瓜果,可提供丰富的维生素C和B,胡萝卜素,钾、钙、钠、镁等无机盐以及大量膳食纤维。

4.烹制食物适合老人咀嚼、吞咽和消化。年人牙齿常有松动和脱落,咀嚼肌变弱,消化液和消化酶分泌量减少,胃肠消化功能降低,饭菜宜软一些,烂一些,食品切成碎末、小块、细丝、薄片,利于老年人咀嚼和消化功能,亦可选用豆腐,蒸蛋等软食。

5.饮食清淡,盐多会增加心脏、肾脏负担,易引起血压增高。建议一般每天吃盐6~8克。淡,就是要少油少盐少加工,食盐和食油量超标,易引发的高血脂、高血压等病正在增多。

6.食物摄入无法满足需要时,根据医嘱合理进行营养素补充。

少量多餐,进细嚼慢咽,重视预防营养不良和贫血,多做户外活动,维持健康体重,合理的营养均衡的膳食对于预防和控制老年慢性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高脂血症等)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医养膳食营养
医养当兴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秋天膳食九字诀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六个问题读懂膳食纤维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
医养结合真的难操作?
医养结合 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