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游客与居民不同视角的历史街区公众行为与认知研究
——以成都市大慈寺片区为例

2021-04-02胡诗雨王中德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1年3期
关键词:太古关注点片区

胡诗雨,王中德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1 引言

在当代消费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消费需求和能力不断提高,历史街区因其特有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特色建筑、空间符号和消费空间,成为近年来城市文化消费活动中的时尚场所[1],文化旅游和商业经营逐步成为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动力。大多数针对历史街区的研究都是从游客的角度出发,研究历史街区的改造模式、游客行为模式、更新策略、空间感知、空间要素等方面,以此来满足消费者的诉求,以便给城市或开发商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但在历史街区的升级改造、维护管理中容易造成传统历史文化内涵被同化和侵蚀 ,取而代之的是单调重复的商业形态 ,街区发展实质转变为赢利型空间生产行为[2]。大慈寺历史文化街区是成都市四大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之一,成都远洋太古里从大慈寺的历史文脉中生长而出,将庙宇与商业结合,两者和谐共生,国内对历史街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造发展模式、空间感知研究、更新策略等方面,从研究对象来看也大多集中在游客视角下,很少有人从游客、居民双视角下去研究历史街区空间认知。过分注重消费主义与游客体验而忽视当地居民的空间感受,另一方面也无法发挥本地居民在历史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从长远来看是弊大于利的,因而研究居民、游客双视角下的历史街区空间认知、行为模式、关注点至关 重要。

2 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

历史街区是指文物古迹较为集中的区域,能充分反映当地在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与地方特色,建筑上保留原有历史特征,承袭当地传统生活模式。历史街区是当前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对象,主要原因是其拥有历史文化、美学艺术、物质遗产及人文情感等内在价值[3-4]。目前大部分学者都采用心理认知科学范围内的内容分析法作为研究公共空间的工具,多数以传统实地调研、问卷调研等方式对文本、图像材料进行量化分析,抽取场景中的空间要素,对认知主体对场地的感知进行研究。例如,魏方利用网络数据分析和实地调研研究了公众对北京市牛街社区公共空间的认知[5],并且针对普通社群和回族社群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两种不同社群对同一场所的认知差异;冯尧聪、唐慧超等利用实地调研对公共空间形态及要素进行认知研究[6-7]。目前从游客视角对历史街区空间感知、更新策略、发展模式等进行的研究较多,很少有从游客、居民两个视角对其进行量化分析和认知研究。张琳、廖春花等从游客和居民不同角度对古城、古镇文化及其地方性感知进行了相关研究与比较分析[[8-9]。

3 大慈寺片区整体公共空间认知

3.1 大慈寺片区历史与现状

大慈寺又叫大圣慈寺,是唐宋成都最为著名的寺院之一,同时也是成都士庶文化生活、经济生活、游闲生活的中心[10],是成都目前能追寻历史的市民生活与宗教生活的源头。现存遗址为清代重建,后来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大慈寺及其周边区域由太古地产和远洋地产共同开发,形成了开放式低密度街区购物中心。该区域占地面积约为70800㎡,利用广场、街巷、庭院、店铺等一系列空间再塑成都都市核心[11]。

3.2 研究方法

利用八爪鱼工具爬取携程、天府论坛及四川论坛麻辣社区的评论数据。携程作为国内最大的旅游服务平台,相关景点评论数据量较大,质量较高,可以将携程的评论数据作为研究游客对大慈寺片区的认知基础数据。天府论坛作为四川最大的城市生活论坛,数据量相对较大,结合四川本土社区麻辣社区作为当地居民对大慈寺片区的认知及基础数据。其中采集到的游客文本数据为10.5万字,本地居民文本数据为2.3万字,总计12.8万字。通过ROST CM6软件对整体文本数据进行分词处理与词频分析,剔除掉无表征意义的词汇及城市名称并合并具有相同意义的词汇,最后保留词频前30的词汇进行 分析。

3.3 大慈寺片区整体空间认知

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剔除掉太古里、大慈寺、春熙路这三个地名,可以发现大众对大慈寺片区关注度最高的空间要素以及主要行为模式等(见图1)。频率最高的行为为购物、拍照、推荐、看到、打卡;综合要素出现频率最高的为建筑、寺庙、历史、环境、商业、文化等;频率最高的形容词为时尚、繁华、特色、现代、休闲等。值得注意的是网红、打卡等词汇出现的频率也在100左右,说明此处的吸引力与关注度很高。品牌、商业、商品、奢侈品、美食、餐厅等词汇出现频率很高,说明大众对该区域的关注点集中在购物与饮食上,在此处主要进行的活动为购物、拍照等,与太古里的定位几乎完全 一致。

4 不同群体对大慈寺片区的空间认知与行为模式研究

4.1 游客对大慈寺片区的认知及行为

将携程评论文本数据作为基础数据源,代表游客对该区域的空间认知与评价。通过分析后发现,游客在太古里进行的主要活动为:购物、拍照、打卡。不错、繁华、特色、现代等正面形容词出现频率较高,可以看出外地游客对于大慈寺片区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较高。结合游客语义网络图(见图2)发现游客对太古里的主要关注点为时尚、购物、网红、打卡等,对大慈寺的主要关注点为文化、门票、历史、千年古刹等,对春熙路的关注点主要在位置和交通上,春熙路位于市中心地带,交通便利。此外,还可以得知游客对商品种类齐全、对服务满意度高,游客对当地网红书店方所的关注度也很高。

图1 大慈寺片区整体空间认知

图2 游客语义网络图

图3 居民语义网络图

4.2 当地居民对大慈寺片区的认知及行为

结合居民语义网络图(图3)发现居民对该区域关注度最高的为太古里,其次为自己、大慈寺;主要关注太古里的发展和街拍文化、网红文化。同时结合原始评论数据发现,当地居民对大慈寺片区的主要关注点在于网红、拍照、禁止拍照和传统建筑上,尤其是对于太古里街拍文化的不认同以及过度消费网红文化等的批判。少部分人群仍在论坛上分享大慈寺片区开发前老照片,回忆老成都文化。此外,当地居民更多在论坛上谈论自己的工作、朋友、生活等日常问题,同时分享自己在太古里的摄影作品,由此可见,大部分居民对太古里的认可度还是挺高的,只是排斥不良街拍文化、网红文化对城市形象和城市居民形象带来的负面影响。

5 结语

笔者将网络游记文本与当地论坛文本作为分析材料,通过词频分析及相关性分析,将公众对于大慈寺片区公共空间的认知情况做了分析,旨在利用文本大数据针对不同群体对同一公共空间的综合要素认知进行量化分析。通过分析与统计发现公众对大慈寺片区的关注度和整体满意度较高,行为活动丰富,对该区域最直接的认知就是时尚、繁华、特色、现代、购物、城市活动等。但在比较分析中发现外来游客和本地居民对该区域的关注点和认知差异较大,游客的主要关注点为购物、拍照、打卡、奢侈品、餐厅等,认为太古里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做了很好平衡,既保留了当地历史与文化传统又彰显了都市中心的现代感与时尚。本地居民对大慈寺片区的关注点就与游客存在较大偏差,居民更多在论坛上发表自己在太古里的摄影作品同时分享日常生活,对大慈寺的关注度也没有外地游客高,大部分居民都抵制网红文化、街拍文化,认为其对成都城市形象和城市居民想象带来了负面影响。还有部分居民关注传统建筑保护,乐于在网络上分享以前在此处的生活经历与老照片,回忆成都历史与城市化进程。本文尚有一点不足:鉴于能获取到的本地居民相关文本数据有限,仅有2.3万字,与游客文本数据10.5万字相差较大,导致整体公共空间认知数据中游客占比较大,会对最后的结果影响较大,整体公众认知偏向游客空间认知。

猜你喜欢

太古关注点片区
太古长输供热管线温降统计及分析
冬奥关注点
寻找关注点 提高复习效率——以初中教学中“0”为关注点为例
“客改货”市场广阔 山东太古大有作为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下半年尿素市场四大关注点
白塔寺片区地图
如何分析一组数据的集中和分散——数据分析的两个关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