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古包的演变与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变迁

2021-04-01洪惠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2期
关键词:文化变迁文化特征蒙古包

【摘要】一说到“蒙古包”,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蒙古族人和内蒙古,毕竟“蒙古包”是蒙古族人最为典型的建筑标志,也是蒙古族游牧人传统的住房。在古代的时候被称为“穹庐”,也有叫“毡帐”的,最初的名字是“格日”。其是蒙古族人民世世代代居住的非常习惯的移动房屋,更是牧民们在草原上的家,能给他们提供非常温暖的归宿,对他们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对蒙古包的演变过程以及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变迁进行了讲解和分析。

【关键词】蒙古包;演变过程;游牧文化;文化变迁;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TU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2-057-03

【本文著录格式】洪惠.蒙古包的演变与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变迁[J].中国民族博览,2021,01(02):57-59.

蒙古包在匈奴的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一直延续到现在,被现代人们当成一种美丽的风景。蒙古包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容纳很多人,而且拆卸也比较方便。但是在很早以前,蒙古包并不是这样的,那么它是如何演变过来的呢?此外,蒙古族的游牧文化也非常多,但是它是如何跟随时代的脚步进行变迁的呢?因此,笔者就从生态人类学的角度以及文化传播的角度来分析变迁的原因。

一、蒙古族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蒙古族是一个生活在我国北方大草原上的民族,也是一个有着非常多历史的民族。关于蒙古族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就需要从公元前开始。大约在公元7世纪的时候,在唐朝的望建河(也就是现在的额尔古纳河南岸幽深的森林)我们发现了蒙古族先人生活的痕迹。在《旧唐书》中曾经被称为“蒙兀室韦”,什么是室韦?室韦也是我国非常古老的民族。在公元6世纪的时候,室韦就已经开始定期向中原供奉土特产。在14世纪的时候,有史学家曾经在他的著作《史记》中说过,蒙古族人的祖先是额尔古拉河,其实这个说法和我国《旧唐书》中的记载是一致的。其实,关于蒙古族人更长远的历史,我们可以在《蒙古秘史》中找到答案。其中成吉思汗是我们最熟悉的蒙古族人代表,根据《史记》上的记载来看,成吉思汗的祖先在公元7世纪的时候就带着蒙古部落进行了西迁,在目前的大肯特山驻扎起来,并开始了放牧生活。[1]而在公元前3世纪末期,匈奴族就将大漠的南北进行了统一,成为了统一的匈奴族。在后来的发展中,随着匈奴的分裂,让很多部落大范围地兴起,也让大草原上游牧民族的称号一直在不停地变化,而蒙古部落恰巧在这个时候进入了大草原,并被卷入了战争的旋涡中。一直持续到7世纪初期,唐王朝统一了全国,北方的民族,当然也包括蒙古部落,都受到唐王朝的管辖,在这种情况下,就加大了蒙古部和中原经济以及文化往来,并促进了蒙古部落的发展。

随着蒙古部的发展,在10世纪的时候,又分衍出很多的小部落,如乞颜部、扎答兰部等,这些部落在如今的克鲁伦河以及土拉河的上游,还有肯特山以东草原上进行游牧。其实,在蒙古部的周围有很多的部落也在一直交往和融合。其中,蒙古部和契丹交往非常频繁和密切,契丹是在辽王朝时期建立起来的。在12世纪初期的时候,女真族将契丹进行了取代,建立了金王朝,蒙古部又被金王朝管辖。但是,在这个时期,蒙古部已经变得非常强大了,并且具备了成为一个民族的各项要素和条件。而蒙古部也是在和東胡的大战中才真正强大起来的,也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任务,那就是让蒙古进行了统一,并成为所有民族共同的称谓。一直到1206年,由铁木真建立了带有封建制度的蒙古汗国,并实行了“领户分封”制,在这个时期,大汗的权力是高于一切的,而且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了不断向外进行军事扩张。1271年,又由忽必烈建立了元朝,并在元朝时代,将畜牧业和手工业发展了起来,使人们的粮食有了很大的保障。元朝灭亡以后,蒙古国又分为很多部落。鞑靼这个地方成为元朝寄居生活的地方,在历史上被称为“北元”。随着北元的势力越来越衰败,各个部落都开始了争权,所以在1403年的时候由鬼力赤汗继位,并将元进行了废除改为鞑靼。在这个时候蒙古国又开始了争夺王位的内战,一直持续到俺答汗将各个部落征服。在清朝初期的时候,蒙古又被分为了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漠南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内蒙古,漠北是外蒙古。1636年,漠南部落的首领承认了皇太极为可汗,并在1640年召开了准噶尔会议,制定了蒙古国第一部法典《盟国卫拉特法典》并将各个部落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规定,同期实行了盟旗制度,旗是军事行政单位,而盟是由很多个旗组成的。

二、蒙古族的文化特征

游牧文化是蒙古族最主要的文化特征。蒙古族发展经历了很漫长的时间和历史,当然游牧文化的变迁也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和演变。对于游牧文化的变迁来说,它是一个动态并且持续发展的过程。

从上文讲解的蒙古族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可以知道,蒙古族的生活环境主要是在以游牧生活为主的地方,所以说,游牧文化发展的历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持续并且不断变化的过程。

我们曾经在很多的历史文献中看到过关于游牧文化的记载,并有很多表达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名词和诗句,甚至这样表达的词语在很多的史书以及阅读课文中都会见到,而我们也都会在诗的表达中看到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历史。其实,游牧并不是蒙古族人民唯一的生计,他们的生计方式还有采集和打猎,这些内容我们也可以在《蒙古秘史》或者很多的史料中看到。[2]

蒙古族的游牧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多次迁徙。在一年当中迁徙的次数不低于十次。第二,两次迁徙。就只有在冬季和夏季进行迁徙,迁徙的时间、路线以及范围都是很固定的。最后,走场。就是除了冬夏固定的地方以外,还会有其他的牧场。蒙古族的游牧文化非常稳定,而且还十分有特色,但是变迁却是要长久发展的。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的时候,蒙古族的游牧文化变迁非常惊人。在元朝时代,蒙古族的游牧文化还是非常传统的,但是当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后,蒙古族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所以在这个时期,蒙古族的游牧文化已经是一种多元化的发展方式。从蒙古自治区成立到现在,游牧文化的变迁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也给蒙古族游牧文化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并且文化的迁徙演变非常剧烈。

游牧文化和我们现在所说的文化是一样的,都包含着非常广泛的文化内容。蒙古包的文化就是最为明显的文化例子。蒙古包是蒙古族人民特有的文化,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而且陪伴着牧民们走过了非常漫长而又艰苦的年代。那么蒙古包是如何进行发展和变化的呢?蒙古人民在狩猎和采集的时期,都是住在窝棚里的,就是圆拱形的窝,利用树枝搭建而成的,然后用桦树皮覆盖起来,非常的简单,用完以后就会被遗弃,甚至还不如现在我们给宠物搭的窝棚好。然后在狩猎到游牧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窝棚也发展成为了帐篷,形状和天幕相似,用羊毛毡进行覆盖。[3]在《呼伦贝尔概要》中曾经用诗记载过,游牧人依水草而居,转徙无常,故以穹庐为栖止,此种天幕生涯,可以很好地躲避风雪和虎狼。其实说的就是蒙古包。

想要更好地了解蒙古族人现实的生活,对蒙古包是必须要正确认识的,毕竟蒙古包是蒙古族物质文化中最为显著的特征。也可以说,想要了解蒙古族人的文化和现实生活,一定要了解蒙古包。其实,蒙古包是游牧部落的最小单位。蒙古人主要以畜牧业为主,所以他们须依水草而居,同时,牲畜和放牧人都比较多,所以需要广阔的牧场,每一家都会有一个蒙古包,而且蒙古包设置的地方都会有井泉。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和明确的事情是,如果我们在大路上看到一排排的蒙古包,几乎都是公家的驿站,这种蒙古包特色的驿站,不但是一个社会单位,还是一个政治单位。[4]

蒙古包主要有以下几种特性:首先是冬暖夏凉。蒙古族生活在大草原上,那里的温差非常大,而且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是草原的特色。但是蒙古包就可以改变这种情况,蒙古包的顶毡和围毡都是采用上风头压下风头的设计,这样可以有效地将风雪从蒙古包的外壁划过去,起到非常好的御寒效果。而且蒙古包都是选择白色作为主色,形状是圆形的设计,能对阳光有很好的反射作用和散射作用。再加上蒙古包都是含窗设计的,所以不用担心夏季炎热无法散热的情况,甚至还会起到良好的降温效果。[5]其次,可以进行时间上的判断。蒙古包一般都是对着太阳升起来的地方进行搭建,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太阳光的照射影像来判断时间,更好地安排工作。最后还可以从内部的情况准确了解账外的情况。因为蒙古包都是由毡子搭建的,所以没有很好的隔音效果,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包里面的人可以清楚地知道包外面发生的任何事情。

二十世纪,传统的游牧文化受到了工业化冲击,使很多牧民朋友转入其他的行业中,定居生活取代了游牧生活,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蒙古包已经被砖瓦房子取代,所以长久定居的蒙古族也一定会选择新式的住房作为他们的住所,这不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且受住房文化的影响。在新时期下,蒙古包已经慢慢脱离了草原的生活,而被运用到了旅游产业中,成为了蒙古族人民特有的民族文化,并发展为文化的支柱。[6]

三、游牧文化变迁的原因

首先从人类生态学的角度来看,生态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人类学基本理论的一个流派。蒙古族的文化变迁最大的特点就是有稳定性的,而且还将游牧文化随环境而变化的特性进行了体现。经过对游牧文化的分析和研究,我们看到了蒙古族物质文化的代表,也就是蒙古包的变迁,其实游牧文化还有很多是精神和制度文化的变迁,例如,我们非常熟悉的那达慕大会,它的内容和形式上的变迁就很好地体现了游牧文化的变迁过程。[7]

蒙古族游牧文化变迁最主要的原因还有环境因素的改变,这正好和生态人类进行了融合,印证了文化是适应环境的结果。[8]此外,因为蒙古人将游牧变为了定居,所以现在很多牧民们居住的蒙古包混合了砖的结构。为此我们还做了相应的调查,其中通过对正蓝旗的调查发现,有一大部分的牧民家庭中都拥有一辆摩托车。而我们在2003年的那达慕大会上发现,传统的蒙古族“男子三艺”中却没有了射箭,只有摔跤和骑马,这是因为射箭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了,并将歌舞的发展取代了射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射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很容易误伤人。

其次,蒙古族游牧文化变迁的第二个原因应该是文化的移动和传播,因为传播是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蒙古族的发展过程中,蒙古族会因为和其他民族的接触和交流而发生文化变迁。有著名学者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是只依靠自身来发展和行动的,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周围民族的影响。所以说,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变迁主要也是因为和其他民族的交往和交流中进行改变的。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了我国各个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他们之间的交往变得越来越密切,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层次也越来越深入,所以导致了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变迁。[9]

例如,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正蓝旗政府所在的地方,只有两个厕所,其中一个还在小学,由此可见,那达慕大会的现场是没有厕所的,由此可以得知,不用厕所的习俗会随着定居的方式而发生改变。此外,丧葬的习俗也在慢慢地发生改变,如传统的只有火葬和土葬,但是在《游牧文化》的介绍中,还有水葬和石葬等方式。这些游牧文化的变迁都是在时代发展以及受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而来的。其实游牧文化的变迁也给牧民们带来了很多正能量,不论是在生活,还是物质,甚至在精神文化上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不过,蒙古族游牧文化在变迁的过程中,有很多人们也会受经济利益的诱惑,他们一味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将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进行破坏,将先祖们的努力抛之脑后,过度地放牧和开采,使很多传统游牧文化中的优秀文化消失,这对于新时期下的我们来说是得不偿失的,同时也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在饮食上,蒙古族人民的传统食物是面食、肉食和奶制品,因为受到其他各民族的影响,尤其是汉族的影响比较大,所以他们开始了半农半牧的生活,现在也吃起了蔬菜。蒙古人们的性格非常豪爽,而且热情好客,为了烘托氛围,他们经常唱敬酒歌,以此表对客人的欢迎和祝福。[10]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阐述了蒙古族的由来和演变过程,着重介绍了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发展和变迁,让我们对蒙古族的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也让我们知道了蒙古包的变迁,但是这只是游牧文化的一小部分,毕竟文化的内容博大而精深,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变迁过程。尤其是在新时期下,蒙古族的文化和生活越来越趋于现代化发展,所以他们在国防和抵御敌人的时候也会采用现代化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吉乎林.变迁中的延续:青海蒙古族“走敖特尔”习俗的变迁浅析[J].西部蒙古论坛,2018(2):59-62.

[2]馬健庆,安筱可.内蒙古传统游牧建筑的美学特点——以蒙古包为例[J].卷宗,2018(16):249.

[3]朝戈金.内蒙古区域游牧文化的变迁[J].民间文化论坛,2018(6):131-131.

[4]孟春荣,李熙瑶.新时期蒙古包建筑的同质异构式活化研究[J].城市建筑,2018,297(28):57-61.

[5]张博程.浅析蒙古包的演变与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变迁[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3):112-113.

[6]梁宇舒,周凌.从游牧到定居:内蒙古阿拉善地区乡土住宅的空间形式与社会变迁[J].建筑学报,2020(6):34-39.

[7]索文华.蒙古族民间图案与中原传统图案的演变比较研究[J].读与写(教师),2019(3):292-292.

[8]澈力木格.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发展简介——19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期蒙古族游牧文化[J].当代旅游,2018(11):1-1.

[9]塔拉.蒙古族独特的民居建筑——传统蒙古包探析[J].美与时代·城市,2020(1):108-109.

[10]杨晓革.蒙古族装饰艺术与文化内涵的教学探究[J].内蒙古教育,2019(3):12-13.

作者简介:洪惠(1973-),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本科,中级职称,研究方向为民族史。

猜你喜欢

文化变迁文化特征蒙古包
巨大的蒙古包
这是蒙古包吗
藏族文化变迁对其教育的影响
传统与重构:一个水族村寨端节文化传承与变迁模式的调查与分析
浅析魏晋南北朝服饰文化的特征
庐陵民俗体育文化特征与创新性研究
试论当前新媒体艺术呈现的文化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浅析迪士尼童话电影的继承与创新
谈青春题材电影的母题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