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俗视角下潮州工夫茶的变迁与传承研究

2021-04-01王喆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3期
关键词:非遗民俗

【摘要】潮州工夫茶是根植于潮汕日常生活的饮茶风俗,深具地域特性,其内在涵盖一套与潮汕人文,乃至儒家道德思想相契合的民俗文化,属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潮州工夫茶艺以“民俗”类别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了传承保护潮州工夫茶文化的发展进程,也启示我们关注和思考寓于其中的民俗文化内涵与价值。

【关键词】潮州工夫茶;民俗;潮汕文化;非遗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3-051-03

【本文著录格式】王喆.民俗视角下潮州工夫茶的变迁与传承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02(03):51-53.

一、民俗视角与潮州工夫茶研究

民俗学研究者陶立璠在《民俗学》一书中,将“民俗学”定义为“研究人们在日常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通过语言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民俗事象的学问”。通常来说,民俗指的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相沿成习的文化模式,而且它是随历史发展而发展的。当民俗文化从当地向外传播且被接受时,往往并不受原民俗文化的制约影响而会按照传入地的历史进一步发展,并对当地居民的心理和性格形成产生重要影响。正如潮州工夫茶虽受由福建传入,但它整体上还受到中国茶文化和传统儒家思想地影响,最终在融汇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形成本土化的茶事文化。如今,它又成为一种反映当地民俗文化的集体行为,走向外地,走向世界。

基于民俗视角对潮州工夫茶文化做研究,具有两重意义:一是从地缘、历史、文化上探究潮州工夫茶的地域性差异成因和特征;二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思考地方文化特质在民俗传承、保护和传播等方面地影响。本文首先从潮州工夫茶的历史出发,明确潮州工夫茶的源流和释义,在此基础上探究饮潮州工夫茶这一具有族群特征的茶事活动背后反映的潮汕民俗以及其内在自觉的文化传承方式,进而思考潮州工夫茶非遗文化在当代的保护和传承。

二、由闽入潮——工夫茶的源流

潮州古城地处粤东,旧时指包括潮州府屬县的潮州八邑地区,又名“凤城”。今重新规划后,被划分为潮州、汕头、揭阳,统称潮汕地区,故古时潮州又泛指现在的潮汕地区。

据推测,潮州饮茶风俗可追溯至唐朝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期间,他在此兴儒学改民风,自然而然地便推广了中原茶文化。唐末黄巢起义、南宋末年宋帝南逃等历史性事件掀起了多次中原人移民潮州的高潮,他们将产茶技术和饮茶文化引进到此。目前有关潮州茶事活动的最早记录便是位于潮州金山南麓的北宋大中祥符年间的残存石刻,残句“茶灶香龛平”出自潮州知州王汉《金城山诗》,说明此时已开始使用煮茶火炉。

明朝时,潮州饮茶风俗走向家常化,且被视为行孝美德、祭祀祖先的实用载体。据明宣德七年《刘希必金钗记》戏文记载,刘希必进京赶考前嘱咐妻子每日按时为父母“侍奉茶汤”,以此为孝敬父母之道。《嘉靖记》第三十四出:“十五天正光,每月十五供养茶汤,伏事上祖乞人传。”此后饮茶之风日渐渗透到各个阶层的潮人日常生活和婚丧祭拜礼俗之中。

福建武夷茶问世后,由这种半发酵乌龙茶叶配以沸水冲泡的?饮法,一改以往喜用香料助香的茶饮,这大约在明末清初时一路南传到潮州。而彼时潮州饮茶之风盛行,供不应求,故尚武夷茶。

清乾隆年间,俞蛟在广东任“典史”并在《梦厂杂著》中留下对潮州工夫茶的最早文字记载:“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炉及瓷盘各一,唯怀之数则视客之多寡,先将泉水贮罐,用细炭煎至初沸,投闽茶于壶内冲之,盖定复遍浇其上,然后斟而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此外,光绪年间徐珂在《清稗类钞》载:“闽中盛行工夫茶,粤东亦有之。盖闽之汀、漳、泉,粤之潮,凡四府也。”

作为工夫茶具的主角“苏罐”(宜兴紫砂壶)是何时传入潮州的,虽无从考证,但从俞蛟和徐珂的记载来看,潮州工夫茶在明清之际已形成,故工夫茶壶在此之前定已传入。潮州本土吴氏、章氏等家族在枫溪设茶壶作坊,将紫砂壶做本土化改进与设计,创造出地方特有的朱泥壶。此壶在保温保鲜等性能上优于传统盖瓯,冲泡茶汤别有韵味。尽管在一些潮汕家庭中也有使用盖瓯的习惯,但与福建或北方地区用瓯饮茶的使用方式不同,潮汕仅将其作为“冲罐”,另用白瓷口杯饮用。红泥火炉、砂铫、朱泥壶和白瓷茶杯组合成潮州工夫茶“四宝”,在整个冲泡过程中环环相扣,又在日积月累中发展出潮汕本地特有的冲泡品饮方式。

三、集体行为——潮州工夫茶的民俗角色

(一)“工夫茶”而非“功夫茶”

一直以来,将“潮州工夫茶”与“潮州功夫茶”混淆使用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是对潮州工夫茶民俗性质和内涵的不解或误解造成的。

在字意上,“功夫”指本领、造诣,而“工夫”则通常与时间挂钩,指空闲时间或做某事占用的时间精力。后者是一种存养心性的“工夫”,并不能与“功夫”混用。其次,“工”与“功”二字在潮州方言中分别读为“gāng”和“gōng”,而当地并未曾有过“功(gōng)夫茶”的读法。很显然,“功夫茶”是一种误读。

陈香白曾专门撰文为“工夫茶”正名,他将王阳明“合得本体是工夫,做得工夫是本体”的哲学意义引用到潮州工夫茶,认为贴近生活,展现强大生命力的“本体”即是“工夫”,这种解释实际上也在说明潮州工夫茶的民俗性质。

(二)茶器与茶艺

潮州工夫茶以茶水、茶叶、茶具为物质载体,形成一套井然有序的茶艺流程。虽工序繁多,但绝不是为了施展技艺,而重在诠释人文精神。喝潮州工夫茶的第一道工夫——择茶叶。潮汕人喝工夫茶首选产自潮州凤凰山的半发酵乌龙茶——凤凰单枞。该茶由单株培育而成,产出包含黄枝香、八仙、鸭屎香、乌叶等品种,一般可按季节采摘四至五次,后需经晒青、晾青、做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多道工序才能制成茶叶。单枞茶叶呈细卷条状,匀整褐润,为防霉变常以陶罐、锡罐储存。其茶汤色泽金黄,入口清甜鲜爽,伴有回甘口感,当地人将此赞为“有喉头”。

其次,工夫还在于茶具。工夫茶具设计以圆形作为主要器形,以此将整个茶事活动的范围圈画在“小圆”之中,寓意圆满和谐,体现潮汕人圆融求和的性格。不同于台湾工夫茶使用公道杯的冲泡习惯,潮州工夫茶坚持手冲的方式,主要是出于控制茶温的目的。潮汕人喝茶讲究“烧”(热的意思),认为唯有沸水才能激发茶香并将此作为评判茶汤可口与否的重要标准。因此从水的生熟、茶叶的用量到茶叶浸泡时间等每个步骤都需要用心把控,下足工夫。在水沸之时,趁热“高冲低斟”,先“关公巡城”,在每个茶杯之间来回洒茶,再“韩信点兵”,将剩余茶水均匀滴入各个杯中。由于茶杯容量小,易导致茶汤散热而破坏口感,故喝工夫茶时大家需围坐在一起,不知不觉间便又形成一个无形的“大圆”。

整个冲泡程序既讲究对“度”地把握,又不乏自如的变通转换。潮州工夫茶以“小圆”见“大圆”,将不偏不倚的“圆和”审美观和处世之道藏于茶事之中,反映出与儒家中和思想相一致的价值取向。

(三)茶礼与茶情

潮汕有句俗语:“冲茶看家风。”潮汕人爱以茶邀约,客来奉茶也早已成为当地不成文的礼仪规矩。生性好客的他们将工夫茶视为维系人际情感的纽带,而通过工夫茶“和、敬、精、乐”的茶道精神,也透出潮汕独有的人情世故准则和潮人自我修身的礼仪规范。

不同于白族三道茶或北京大碗茶一人一碗的品饮方式,潮州工夫茶用杯遵循差额法。早在唐代陆羽《茶经》中便记载,当时社会通行差额的品饮方式以便行谦让之礼,如今潮州工夫茶延续该礼仪,每轮斟茶时都有茶客轮空,故敬茶时主客相让,先老后幼,其乐融融。司炉(冲茶的人)于在座者结束品饮后,随即换下一冲茶,再次重复沸水洗杯、冲茶的步骤。差额法虽使得茶艺工序更为繁复,但正因如此,才将不分你我的集体情感意识和和乐精神贯穿于品饮过程。

工夫茶在品茶之余更是品人,这一方面指“客情”,即待客之道。如有客登门时,主人通常会换一泡新茶,以浓茶待客,示为热情欢迎。反之,薄茶则有失礼客之道。另一方面,借喝茶的闲工夫,人们喜爱八卦聊天,对人事物各番“品味”。但唯有耐得住“品”的人,才能如好茶那般引人回味。韓愈在潮州期间,大力发展文化、兴办水利农业、废除女奴制,开“海滨邹鲁”之风。千百年来,当地人盛赞他为政清廉,感恩他为百姓做实事,直到今天,韩愈的事迹依旧在潮州人的茶话间口耳相传。

潮州工夫茶的媒介功能并不局限于世人交流,它还用于逢年过节时的祖拜祭神或婚丧礼仪中的精神传达。潮汕宗族观念浓厚,对祭拜活动尤其重视。遵照传承习俗,今人会准备一桌酒菜并摆放塑料制的红色工夫茶杯,再倒上工夫茶作为供奉,祈求祖先保佑世代平安健康。

这套隐藏于茶事间的人情礼仪规范,主要源于潮汕族群对儒家礼文化的保留传承。正如陈香白所说,潮州工夫茶、中国工夫茶、中国茶道,实质上是三位一体的。潮州工夫茶道作为“人道”载体,呈现出契合天人合一理念的规范美并以此将茶道规范变成行为规范,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境界。

四、潮人文化——潮州工夫茶的变迁与传承

潮州自然条件优越,自古曾迎来多次移民热潮,在中州移民与原住民的融洽相处中,本土文化逐渐吸纳融汇移民文化并形成为我所用的潮汕文化,潮州工夫茶便是其中之一。工夫茶最初由福建传入,但最终得以在潮州形成并流传,与当地的地理人文不无关系,同时这也影响到该茶文化的保护传承。

潮汕地处沿海边缘地带,但在长期农耕文化影响下,当地人在此却能饮韩江水,吃潮菜,讲潮语,看潮剧,品工夫茶,完全自给自足,自娱自乐,形成精明细腻的文化性格。在潮汕文化圈,有一种“工夫茶心态”的说法,便是指潮人在生活上讲求精致但却胸无大志、小富即安的常态。其次,在半封闭环境下,潮人形成强大的家族乡土观念和祖先崇拜信仰,并在人际交往中建立起以潮州话作为区分自己人和外来人的价值标准。无论外界如何,潮汕人总能沉浸在自己的圈子中自得其乐,就像他们常常自嘲家乡是“省尾国角”,这其中不免带有避世的观念。在这种文化氛围下形成的儒雅圆融、重人情世故但又易不自觉抱团排外的两面性的文化特质,造成了民俗文化在当地传承时存在局限于潮人群体的倾向。他们通过生活植入的方式,将年轻一代浸泡在工夫茶的文化氛围中,进而转化为无意识的行动传承。而外来人口在语言沟通上的“障碍”和“他”文化特质,则使他们难以融入潮人生活圈,更难以形成文化认同感。

当然,潮人之中也不乏不愿安于现状,勇于开拓的有志者,如扬名海外的潮商群体。十九世纪末,在民族战争造成严重社会动荡的局面下,大批潮人借汕头作为通商口岸的区位优势,背井离乡,赴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甚至欧美国家谋生,掀起新一轮移民浪潮。直到今天,潮汕侨胞仍遍布全球,他们在异国入乡随俗,但以茶会友的习惯却没有改变。工夫茶在潮州落地生根后,便这样被“过番”潮人一路带往世界。

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的加速也带动了潮州工夫茶的普及化。汕头成为经济特区后吸引了大量外省劳动力人口赴潮务工。在定居生活中,他们虽对潮语一知半解,但也尝试入乡随俗,通过品饮工夫茶感受这份当地的文化认同。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潮汕年轻人也到外地谋求发展,他们身上既有潮汕传统的人文基因,又带着“过番”潮人的开拓精神。工夫茶作为潮人族群文化的一部分,随之走向四方。

历史上,潮州工夫茶作为民俗,主要在闽粤文化区又或是潮人的生活区域得到传承和传播。文化身份的认同意识是影响工夫茶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随着数字时代到来,人们获取和传播信息的途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生活方式的追求也日益多样化,这使得潮州工夫茶文化的传播路径不再受潮人身份属性和地理时空因素限制,但是也带了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如饱含匠人精神的工夫茶艺与机械化的先进生产技术的矛盾,又如高速运转的生活节奏与品味“工夫”的悠闲雅致的矛盾。

最关键的还有潮人文化特质与广大受众文化背景的差异矛盾。近年来,闽粤文化圈的工夫茶频频入世,市场宣传琳琅满目,更不乏将潮州工夫茶艺简化为生硬程序的科普推广,这使得对该地缘文化不了解的受众将不同的工夫茶混为一谈。此外,在潮汕本土,各种茶艺体验课、茶文化旅游借工夫茶艺入选非遗之势兴起。工夫茶从日常走向仪式化,虽推动了各界对该文化遗产的重视,但也暴露出对其“民俗”性质认识不足的问题,尤其在年轻一代出现“饮者众,识其道者寡”的尴尬局面。

显然,潮州工夫茶文化保护要重视技艺传承,更要挖掘民俗学、潮学、潮汕社会生活史为一体的文化内涵。工夫茶作为潮人的日常民俗,其茶具法度、品茶礼仪等点滴细节中无不显露着礼仪传家的优良传统,传递着知足常乐的小康生活情怀。无论是发生在本土的潮州工夫茶文化,或是潮人移民史中的潮州工夫茶文化,皆是对潮汕民俗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彰显了跨越时空的生命活力。

因此,笔者认为潮州工夫茶文化在未来的保护和传承发展中应静态保护与活态传承并重。一方面,通过梳理古籍文献、加强民间科普教育、培养非遗传人等传统方法实现潮州工夫茶的形态保护。另一方面,则要顺应时代需求,让地道潮州工夫茶民俗走进现代生活,但活态传承绝不是简单地依托“文化+商业”的模式,而要开发民俗潜能,例如集结多项潮汕非遗文化,形成线上与线下联动发展机制,让工夫茶承载的民俗文化得到更直观多元的展现。再有,要使潮州工夫茶持续迸发生命活力,还应重视潮人的身份纽带作用,尝试突破潮语系界限,帮助非潮语系的工夫茶爱好者理解民俗内涵。同时,发挥“一带一路”作用,以潮州工夫茶为情感媒介团结海内外潮人和华人,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陶立璠.民俗学[M].东京:学苑出版社,2003.

[2]陈文华.中国茶文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3]翁小筑.茶甲天下[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3.

[4]陈香白.为“工夫茶”正名[J].农业考古,2003(4).

[5]曾楚楠,叶汉钟.潮州工夫茶话[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6]林伦伦.“潮人文化”与“潮人”的身份认同[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38.

作者简介:王喆(1994-),女,广东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非遗民俗
寻梦江南春 热闹的民俗节日
漫画民俗
漫画民俗
非遗视角下探析豫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策略
致力非遗保护,实现文化传承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