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汤剂辅助手术治疗老年闭合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1-04-01高仲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6期
关键词:股骨髋关节中药

高仲谋

目前,手术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主要方案。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是一种微创疗法,具有创伤小、手术操作便捷、内固定性能可靠、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速度较快等优点[1]。但是,老年患者的整体机能比较差,发生骨折后需要更长的恢复时间,长时间休养会降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为加速患者骨折的愈合,临床多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时辅以中药治疗,促进患者康复。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中药汤剂辅助手术治疗老年闭合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12 月本院收治的98 例老年闭合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奇偶数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 例。观察组男21 例、女28 例;年龄53~83 岁,平均年龄(68.39±4.88)岁。对照组男20例、女29例;年龄54~83岁,平均年龄(68.58±4.8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全身麻醉,仰卧,复位缓和骨折部位,并配合C 臂机透视,尽可能复位大转子,复位满意后,将患侧固定在牵引床上,内收10°,在大转子顶部制作4 cm 左右的纵向切口,将切口钝性撑开,将大粗隆定点中央部位作为穿刺点,并在透视状态下置入导针,进入髓腔。将型号、大小合适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主钉置入髓腔,拔除导针。并在C 臂机辅助下,了解导针位置,调节主钉长度,测量导片长度并锁定导片。在体外瞄准器的辅助下,固定锁定近端,确定复位、内固定满意后,冲洗并缝合切口。

观察组联合应用中药汤剂,术后2~15 d 的处方如下:黄芪与当归各15 g,乳香、生地黄、牡丹皮、玄参、茯苓、赤芍、没药以及桃仁各10 g,制大黄有9 g,甘草6 g。加水煎煮,获取1剂药物。术后16~20 d的处方如下,续断、熟地黄、骨碎补各15 g,枸杞、当归各10 g,炙甘草6 g。加水煎煮,获取1 剂药物。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时间指标(患肢肿胀消退时间、术后卧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前后疼痛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患者术前、术后2 周、术后6 周的疼痛评分,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测[3],疼痛评分由0~10 分组成,分数越高,患者的疼痛越明显,4 分及以上则会影响患者的睡眠状态;髋关节功能评分,通过髋关节Harris 评分标准[4]进行评测,总分0~100 分,分数越低,髋关节功能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时间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肢肿胀消退时间(8.0±2.7)d、术后卧床时间(12.0±3.2)d、骨折愈合时间(16.1±3.5)周、平均住院时间(16.4±3.3)d 均短于对照组的(9.9±3.0)d、(14.8±3.4)d、(18.4±3.7)周、(19.0±3.6)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疼痛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6 周,两组患者疼痛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术后2 周疼痛评分(2.8±1.0)分、髋关节功能评分(63.3±6.7)分以及术后6 周疼痛评分(2.0±0.7)分、髋关节功能评分(78.3±7.1)分均优于对照组的(3.9±1.1)、(59.7±6.3)、(3.0±1.0)、(68.8±6.9)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术后时间指标比较 ()

表1 两组术后时间指标比较 ()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分)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分)

注:与同期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发生在人体股骨颈基底-小转子水平以上的骨折疾病,在所有股骨近端骨折中的发病率占55%,也是现代常见的一种骨折疾病[5]。同时,股骨转子间骨折也是一种老年化疾病,因老年人骨质疏松,继而诱发股骨转子间骨折。因此,临床也将股骨转子间骨折称为骨质疏松性骨折。也有研究指出[6],因女性进入老年后,相较于男性更容易丢失骨量,因此发生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几率高于男性。再者,老年人体质量较差,体内骨量较少,骨质流失迅速,骨强度下降较快,更容易出现髋部肌肉群退变、髋部抗应力水平下降现象,更容易发生骨折。而想要提高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术后积极康复,骨折尽快愈合是必要的。但是,常规手术、常规西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较慢,长期休养,减少活动,会导致患者的肌肉进一步流失,关节进一步僵化,髋关节功能进一步下降。

临床有研究[7]指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口服中药汤剂,可改善患者的体质量,可延缓骨强度的下降速度,可加速患者骨折部位的康复,促使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我国祖传医学认为,皮肉筋骨受损后,气血经络也会受阻,继而气滞血瘀阻络,气血不畅。因此,中药治疗应从活血化瘀、补益肝肾出发。再者,在患者术后2~15 d 服用一类中药,在16~30 d 服用另一类中药,是根据患者术后病情变化、身体状态变化制定的,具有中医辨证治疗的功效。其中2~15 d 所用中药汤剂中黄芪、当归具有补气活血的功效,红花、桃仁、乳香以及没药等具有凉血解毒的功效,可达到活血化瘀,促进气血运行的效果。而16~30 d 改用续断、熟地黄、骨碎补、枸杞、当归等药物,可达到补益肝肾、强健筋骨的功效,可促进患者的骨折部位愈合[8]。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肢肿胀消退时间、术后卧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6 周,两组患者疼痛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术后2、6 周疼痛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老年闭合性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时辅以中药汤剂,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股骨髋关节中药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中药零食”怎么吃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