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

2021-04-01黄丽娜李冬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6期
关键词:消化性清除率螺杆菌

黄丽娜 李冬

消化性溃疡临床发病率较高,受应激性刺激影响,患者胃酸或胃蛋白酶分泌增多,对患者胃肠道黏膜造成刺激,形成溃疡,病程长且病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目前临床尚无特效治疗方式,多以抑制胃酸和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为主[1,2]。但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消化性溃疡发病至起到重要作用,常规抗菌治疗效果欠佳,临床应找寻更为高效的治疗方式,以促进幽门螺杆菌清除,促进溃疡快速愈合,并预防疾病复发,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式,但近年来临床重视含铋剂四联疗法应用价值探究,以期为患者提供科学的治疗指导意见[3,4]。本文探究了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抚矿总医院诊治的104 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 组和B 组,每组52 例。A 组中男28 例,女24 例;年龄28~68 岁,平均年龄(47.83±6.73)岁;病程4~52 个月,平均病程(27.67±8.11)个月。B 组中男27 例,女25 例;年龄29~68 岁,平均年龄(48.34±6.56)岁;病程3~51 个月,平均病程(27.34±8.12)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患者;②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③对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患者。排除标准:①近1 周内未接受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治疗患者;②合并消化道出血或穿孔患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女性;④合并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患者。

1.3 治疗方法 B 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给予患者奥美拉唑(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588)抑酸治疗,饭后口服,2 次/d,20 mg/次,同时使用雷尼替丁(瑞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1914)预防复发,配合使用阿莫西林(先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6020131)250 mg/次,3 次/d,饭后口服;治疗期间叮嘱患者禁忌辛冷生辣食物,禁忌烟酒,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定期检查。A 组患者给予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同B 组,同时给予患者克拉霉素(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032)和胶体果胶铋(海南灵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071),前者饭后口服,0.5 g/次,2 次/d;后者晨起口服,240 mg/次,1 次/d,持续给药6 周,用药期间禁忌同B 组。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及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①治疗效果判定标准[5]:显效: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胃镜检查溃疡基本愈合,胃排空能力恢复,未出现反酸等问题,持续3 个月;有效:症状、胃动力改善,溃疡愈合超>50%;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幽门螺杆菌清除率:采取C 呼气试验于治疗后4 周检验,结果显示阴性表示幽门螺杆菌根除。③治疗后3 个月复发率。④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晕、食欲不振。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A 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B 组的82.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复发率比较 A 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96.15%高于B 组的84.62%,复发率1.92%明显低于B 组的13.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A 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与B 组的5.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及复发率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发病率较高,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研究证实疾病发病主要受幽门螺杆菌感染影响,导致患者胃平滑肌特异性miRNAs水平降低,而提升了乙酰化酶-4 水平,其会对胃排空能力产生不良影响,干扰患者胃酸分泌,随着时间推移影响胃酸调节能力,对胃肠道黏膜造成刺激,导致溃疡发生[6]。目前针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尚无特效治疗方式,主要采取药物治疗,以促进胃排空、改善胃酸分泌和常规抗菌消炎为主,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胃部不适,但不能彻底清除幽门螺杆菌,后续复发率较高,临床仍需探究更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并以提高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重点[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A 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B 组的82.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96.15%高于B 组的84.62%,复发率1.92%明显低于B 组的13.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与B 组的5.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分析如下:奥美拉唑临床应用广泛,作用于患者胃壁H+泵,产生特异性抑制,胃壁H+泵在胃酸分泌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其进行抑制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并且强酸环境下药物会发生转化,转化成亚磺酰胺,活性明显升高,改善消化道状态;阿莫西林为广谱抗菌药物,能够抑制幽门螺杆菌感染,并配合雷尼替丁预防疾病复发,但作用机制单一,治疗后复发率较高,治疗效果欠佳[8-10]。A 组治疗时增加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通过与细菌内50S 核糖体亚基结合发挥作用,对蛋白质合成进行抑制,配合胶体果胶铋,根除幽门螺杆菌,药物敏感性较高,抑制幽门螺杆菌效果突出,此外其能够增加胃肠激素分泌量,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患者症状。上述药物联合使用作用机制不同,发挥协同作用,更为彻底地清除幽门螺杆菌,利于抑制疾病复发。

综上所述,在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中,含铋剂四联疗法能够更为彻底地清除幽门螺杆菌,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为理想,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消化性清除率螺杆菌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急诊胃镜下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远离消化性溃疡 无忧生活
常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临床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