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切开法与埋线法在重睑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2021-04-01宋扬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6期
关键词:重睑眼睑切口

宋扬

重睑术是目前我国国人最易接受的美容整形外科手术,其主要利用手术方式将眼睑皮肤 与提上眼睑肌腱膜黏连,促使睁眼时上睑皮肤凹陷,以形成重睑[1]。目前临床重睑术实施方式主要分为埋线法与切开法两种。其中埋线法具有手术耗时短、操作简单、术后肿胀轻微等优势,多适用于上眼睑皮肤弹性较好、张力正常的年轻人。切开法适应证较广,其可解决多种复杂眼睑问题,如上眼睑臃肿、睫毛内翻等,具有重睑固定效果持久、皱襞深等优势[2,3]。但目前临床对两种重睑术应用效果对比报道较少,故难以为临床应用提供有效指导,鉴于此,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 年1 月~2019 年4 月行重睑术的93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观察埋线法、切开法术后患者的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旨在对比切开法与埋线法在重睑术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本院2018 年1 月~2019 年4月行重睑术的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9 例)与观察组(44 例)。对照组男3 例,女46 例;年龄18~45 岁,平均年龄(31.52±5.24)岁;体质量46~67kg,平均体质量(56.34±4.53)kg;其中初中及以下学历9 例,高中学历27 例,专科及以上学历13 例;无内眦34 例,轻度内眦15 例。观察组男2 例,女42 例;年龄18~46 岁,平均年龄(31.63±5.31)岁;体质量46~68kg,平均体质量(56.56±4.57)kg;其中初中及以下学历7 例,高中学历25 例,专科及以上学历12 例;无内眦31 例,轻度内眦13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翻阅患者临床资料均经其同意。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18 岁;②无眼部疾病;③无上眼睑皮肤松弛;④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②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③合并感染性疾病;④处于哺乳或妊娠期妇女;⑤眼球过凹或过凸;⑥精神障碍,交流异常。

1.3 方法 两组术前均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相关检查。

1.3.1 对照组 以埋线法行重睑术。术前患者取坐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重睑线设计,宽度约6~8 mm,在设计好重睑线上做好内、中、外3 点标记;术中患者取仰卧位,对手术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后应用2%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选用尖刀于各标记点分别做2 mm 左右长度切口,并采用6.0 型号的涤纶线从上眼睑全层穿过,然后从出针点返回,从原进针点穿出,最后进行打结固定。术后予以3~5 d 抗生素抗感染。

1.3.2 观察组 以切开法行重睑术。术前患者取坐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重睑线设计,应用回形针将其上眼睑皮肤往上轻推,使皮肤形成自然幅度,在重睑线设计过程中要求患者反复睁眼、闭眼,确保设计出满意幅度;待医护双方对重睑形态均满意后,对重睑线做好手术标记,于重睑线最高处与睑缘相距6~8 mm部位、内眦相距4~6 mm 部位分别做好切开点标记,并在中间点外侧相距14~15 mm 处做好手术切口标记;术中患者取仰卧位,对手术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后,应用2%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选用尖刀在标记点做3 mm左右长度切口,并逐层切开眼睑皮肤与皮下组织,注意切开过程中切口方向需按重睑线幅度走向。应用眼科专用剪刀沿睫毛边缘处进行组织分离,剪除睑板上侧眼轮匝肌后,去除睑板缘下侧多余脂肪与组织,注意剪除过程中避免损伤皮下静脉;剪除结束后应用电凝刀止血,并采用7.0 号尼龙线对切口及睑板筋膜进行缝合。术后于手术切口处适当涂抹抗菌药物,并采用纱布进行包扎,予以3~5 d 抗生素抗感染。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两组术后均进行为期1 年的康复随访,比较两组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判定标准:双眼重睑形态对称、重睑线弧度流畅、美观度达患者要求为非常满意;双眼重睑形态对称、重睑线弧度相对流畅、美观度基本达患者要求为满意;双眼重睑不对称、重睑线弧度不流畅或部分消失,需二次手术或无重睑形成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并发症包括术后肿胀、切口瘢痕、疼痛。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总满意度90.91%高于对照组的6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满意度对比[n(%)]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发生肿胀、切口瘢痕、疼痛例数分别为2、1、2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36%;对照组发生肿胀、切口瘢痕、疼痛例数分别为2、0、2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16%;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2,P<0.05)。

3 讨论

重睑术属于整形美容外科最常见手术,其主要是利用手术方式使上眼睑提肌腱膜/睑板与上眼睑重建处表皮黏连,进而形成重睑[4]。目前临床重睑术手术方式较多,如切开法、埋线法、韩式重睑术等,不同手术方式疗效不一,各有利弊,而明确不同重睑术手术方式利弊对指导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相较埋线法,切开法可使患者更加满意,且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分析原因在于,埋线法是利用结扎线对上眼睑真皮、睑板上缘提上睑肌腱膜进行固定,以形成皱襞,达到重睑目的。该重睑方式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组织反应小、对工作无影响等优势,利于患者接受,但其仅适用于眼部无内眦赘皮、眼睑较薄、眼睑张力正常的年轻人,且术后上眼睑皱襞容易变窄,线结容易脱落,故术后重睑消失可能性较高,进而难以使重睑效果满意,应用效果存有一定局限。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小切口切开法逐步应用于重睑术中,小切口切开法主要是利用尼龙线将上眼睑皱襞部位真皮黏连在睑板上缘或者上眼睑肌腱膜处,以形成重睑,该切开方式相较既往整体切开,其可将上眼睑肌腱膜纤维黏连于上眼睑皮肤部位原理,且可于直视下对皮肤与睑板组织进行缝合,进而可使组织黏连性更佳,保障重睑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切开法术后虽存在肿胀、疼痛等并发症,但予以一定抗生素可有效改善并发症情况,进而不会加剧患者身心负担。临床需根据患者眼部情况进行选择重睑术方法,以确保方式适宜,保障手术效果,同时需要手术者熟练掌握操作技术,避免因手术技术不佳造成重睑效果不佳,引发不良事件,且需明确各类重睑术禁忌证与适应证,针对不适用患者需坚决拒绝,或根据实际情况对实施方式进行调整,必要时可将几种方式联合应用,以综合各类重睑术优势改善重睑效果。但本研究并未进行长期随访,且研究样本量较少,故研究结果存有一定局限,而临床仍需加大样本量探讨,以证实本研究结果真实性,为临床应用提供有效指导。

综上所述,相较埋线法,重睑术中应用切开法可提高患者满意度,且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重睑眼睑切口
重睑修复术后重睑凹陷过深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效果分析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眼睑病的一些常识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重睑失败?
皱眉视物或因上眼睑下垂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患上眼睑假性黄色瘤要紧吗?
连续埋线重睑成形术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