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分析

2021-04-01王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6期
关键词:角型虹膜晶状体

王华

闭角型青光眼属于临床眼科常见、多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患者眼前节结构会出现异常,从而引发患者出现病理状态,一旦出现闭角型青光眼,会增加晶状体厚度并导致晶状体虹膜隔前移,致使房角关闭的同时提升眼压水平[1]。调查发现,绝大多数闭角型青光眼均存在白内障症状,无形中增加治疗难度。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外科术式成为目前临床治疗该疾病的重要措施[2]。为进一步体会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特选择本院2019 年2 月~2020 年4 月收治的82 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展开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 年2 月~2020 年4 月收治的82 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依据治疗术式差异分为对照组(40 例)与观察组(42 例)。对照组中,男20 例,女20 例;年龄53~76 岁,平均年龄(64.56±10.45)岁。观察组中,男22 例,女20 例;年龄54~76 岁,平均年龄(64.33±10.2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实施缩瞳、降眼压等对症药物治疗,确保将患者眼压控制在<21 mm Hg(1 mm Hg=0.133 kPa)后开展治疗;术前3 d 用左氧氟沙星常规滴眼,术前借助复方托品酰胺进行扩瞳,后静脉滴注20%甘露醇注射液200~250 ml。手术开始前用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进行表面麻醉,麻醉后开展手术。于角巩缘处10 点位置做3.0 mm 的透明角膜切口,于前房内注入黏弹剂,在角膜缘3 点处做辅助切口。前囊膜撕1 周,直径控制在5~6 mm,若患者虹膜后出现粘连,不能实施瞳孔散大处理,可在粘连处推注黏弹剂做分离处理;借助超声乳化仪碎核吸除皮质,将黏弹剂注入前房和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后调整位置,吸除干净前房内、人工晶体后方的粘弹剂,术后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典必殊眼膏)在结膜囊并进行包扎。

对照组采用周边虹膜根切术进行治疗,治疗措施如下:以上方穹窿为基底的结膜瓣(切口长度控制在4 mm),自角膜缘后界开始向前0.5 mm 处做3 mm 切口,确保与角膜缘平行且垂直于眼球壁,保证内外切口保持一致状态。对切口后唇做轻压处理,促使周边虹膜脱出,剪去虹膜组织,切口处上皮层常规冲洗,自切口前方角膜开始,对其表面进行复位,检查切口,虹膜组织无镶嵌后复位结膜并固定,常规缝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眼压控制效果较好;有效:经手术治疗后临床症状出现缓解,眼压开始控制,视力较术前相较有所提升;无效:术后眼压无法控制,视力较术前相较,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术前、术后1 周、术后1 个月、术后3 个月)眼压及视力水平改善情况。

1.3.3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出血、虹膜过早切穿、晶状体损伤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及视力水平改善情况对比 术前,两组患者眼压及视力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周、1 个月、3 个月,观察组眼压低于对照组,视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及视力水平改善情况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及视力水平改善情况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发生出血1 例、虹膜过早切穿1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对照组发生出血5 例、虹膜过早切穿2 例、晶状体损伤1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428,P<0.05)。

3 讨论

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手术方法成为目前临床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主要措施。但值得注意的是,绝大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就已经存在视物模糊等典型的白内障症状,因此在实际治疗中需与白内障手术联合治疗[4,5]。

临床研究证实,在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眼前段解剖结构异常至关重要,尤其是晶状体,其厚度会随患者年龄增加而增厚,导致瞳孔阻滞,同时晶状体悬韧带的松弛,会有效降低晶状体的稳定性,导致晶状体前移、瞳孔阻滞加重,最终提升眼压并关闭房角[6,7]。而对此类疾病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可有效提升前房容积、加深中央前房深度,后移晶状体的同时解除瞳孔阻滞影响因素[8,9]。除此之外,借助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还可降低眼压的同时改变血-房水屏障功能,减少睫状突上皮细胞分泌房水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周、1 个月、3 个月,观察组眼压低于对照组,视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该术式可有效解除瞳孔阻滞的同时改善前后房交通而降低眼压并提升患者视力水平。

综上所述,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可有效降低患者眼压,改善视力并提升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角型虹膜晶状体
双眼虹膜劈裂症一例
前房穿刺减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突然视物清晰 未必是好事
基于轮廓匹配和多项式拟合的虹膜分割算法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价值研究
白内障手术,该选哪种晶状体
一种基于虹膜识别技术的车辆启动系统
“刷眼”如何开启孩子回家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