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1-04-01庄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6期
关键词:成形术椎弓椎体

庄鹤

脊柱骨折包括单纯压缩性骨折、爆裂性骨折、屈曲-牵拉型损伤及脊柱移动性骨折等,压缩性骨折主要由高空坠落、交通引起。老年人骨质疏松外伤摔倒是脊柱骨折的常见原因,通常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1]。但是,这种方法可能会导致术后松动,椎体高度丢失等并发症。研究表明,骨折复位后内固定失败与椎体前柱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椎体成形术可维持原有椎间结构稳定,联合横突骨移植,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CPC)椎体移植和椎弓根松骨移植均是可靠的治疗方式。本院通过联合内固定术与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与单纯椎体内固定治疗的患者相比具有明显优势,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 年3 月~2017 年4 月收治的121 例脊柱骨折患者,依据采取的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9 例)和观察组(62 例)。对照组男31 例,女28 例;平均年龄(48.6±9.5)岁;骨折部位:胸椎20 例,腰椎22 例,其他7 例。观察组男33 例,女29 例;平均年龄(48.8±9.3)岁;骨折部位:胸椎21 例,腰椎25 例,其他16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患者CT、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明确脊柱骨折,患者伴有脊柱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压痛等症状。②患者为单个椎体骨折且于本院手术治疗。

1.3 排除标准 ①恶性肿瘤或精神疾病患者。②跳跃性椎体骨折患者。

1.4 手术方式 对照组采取内固定治疗,连续硬膜外麻醉,以伤椎中心内侧做纵切口暴露伤椎,在C 型臂X线机引导下,于上关节突的外缘和横突中心的横向交叉点置入椎弓根螺钉,打开杆将椎体拉伸并恢复到解剖高度,并用骨蜡封闭钉子通道防止出血。安装AF 角连杆并复位后,根据术前神经功能和术中复位决定是否进行椎板切除减压。常规留置引流并关闭切口。观察组使用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内固定治疗同对照组。完成内固定后,取出骨蜡,并使用椎弓根扩张装置扩大进入椎弓根的通路。根据骨折类型和术前CT 骨缺损部位,延伸到椎体内的角度刮匙或髓核夹具靠近骨折端板侧和骨缺损区域。最后的板撬下垂被重置。通过观察到针尖准确定位在受伤椎骨前方1/3 处后,椎体注射3~5 ml 硫酸钙人工骨,逐层缝合,术毕。

1.5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obb 角、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Cobb 角[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在侧位X 线片上沿伤椎上位椎体的上终板和下位椎体的下终板画直线,两线交角即为Cobb 角。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随访观察患者有无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术后感染、骨水泥渗漏、神经压迫、下肢静脉血栓等。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obb 角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Cobb 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Cobb 角小于术前,且观察组患者Cobb 角(8.0±1.5)°小于对照组的(9.1±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114.3±12.3)min 长于对照组的(87.1±9.4)min,术后排气时间(1.1±0.4)d、住院时间(7.4±1.3)d 均短于对照组的(2.4±0.8)、(9.9±2.1)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5%(4/6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6%(1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obb 角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obb 角比较(,°)

注:与对照组术后比较,aP<0.05;与本组术前比较,bP<0.05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有研究报道,35.7%的横突骨移植患者椎弓根破裂,因为在横突之间不易形成良好的骨移植床,并且远离机械轴并且很容易被吸收,形成了桥骨[3]。消除椎体之间的微观运动仍然很难,不能有效地防止断钉的发生;松骨成形术受到椎弓根周长的限制,骨移植物的数量很少,难以到达缺损区域。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MMA)结合椎弓根钉在治疗过程中对组织造成热损伤。硫酸钙人工骨的空间填充相对较强,该材料的吸收效率与新骨形成的吸收效率基本相同。其生物吸收完整,耐受性好,骨传导和诱导功能强。内固定与椎体成形相结合可有效减少脊柱后凸的发生,防止椎体高度长期丧失。椎弓根钉可在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拉力下完全恢复椎体前后壁和附近结构的高度,但不能保证已经沉没的最终钢板中心的恢复。这是椎弓根钉固定后患者椎间隙高度消失的关键。在这项研究中,可以显著减少前椎体中央柱的应力负荷,并诱导成骨,有效地消除内固定带来的长期负荷[4,5]。最后,它可以有效地减少椎弓根钉破裂或松动的可能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术后,两组患者Cobb 角均小于术前,且观察组患者Cobb 角(8.0±1.5)°小于对照组的(9.1±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114.3±12.3)min 长于对照组的(87.1±9.4)min,术后排气时间(1.1±0.4)d、住院时间(7.4±1.3)d 均短于对照组的(2.4±0.8)、(9.9±2.1)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5%(4/6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6%(1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经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患者术后椎间隙及脊柱稳定性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减少。

综上所述,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Cobb 角的情况,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内固定治疗。

猜你喜欢

成形术椎弓椎体
健康国人腰椎三维结构数据分析*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脊柱手术机器人在胸腰段窄小椎弓根后路螺钉置入中的应用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麻醉方式的现状及展望
球囊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