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坡居士的长寿之道

2021-03-31卜庆萍

祝您健康 2021年4期
关键词:居士荠菜东坡

卜庆萍

◎“和”“安”二字养生法

苏东坡才华横溢,好仗义执言,不善逢迎,因此得罪权贵。自中年后,他遭遇了人生的最大挫折,贬官而致流放,四起四落,坎坷一生。但他始终热爱生活,对人生抱着积极的态度,并善于在困难挫折之际乐观自处,且有养生法宝“和”“安”二字。他与沈括合著的《苏沈良方问养生》中认为:养生中“和”“安”二字最为重要。“安”即静心,以减少外界的诱惑。“和”即顺心,以顺和来适应外界事物的变化。

据记载,一位吴姓老人曾传授他一个养生诀,其意为:一个人处在任何环境下,都要保持心境的安适随和、头脑冷静,才能适应客观外界环境的突然变化,经受得住社会生活的打击。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以求得身体健康,因为“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外轻内顺则生理备矣”。苏东坡正是以“和”“安”对待人生的一切不如意。

◎ 动静结合

苏东坡非常重视身体锻炼和精神卫生,他主张“能逸而能劳”,亦主张“心平气和”,强调要动静相结合,才能养生长寿。苏东坡对“动”做了分析:为什么达官贵人很容易生病,而平民百姓很健壮呢?他是这样认为的:“夫风雨寒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贵人深居简出,行则坐轿,寒则厚衣,养之太过,所以易受寒暑。农夫小民,不问严寒酷暑,劳作于田间,劳动使得他们却病延年。正是因为苏东坡对“动”的重视,所以他经常登山,留下千古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为后人广为传诵。由于他对劳动的重视,一生勤于劳作,即使在61岁被贬琼州,也还亲自开荒种地,留有“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诗句,对后人启迪颇大。

在重视动的同时,苏东坡还推崇“静”。他认为一个人首先要心静,不要胡思乱想,自然就能“心平气和”。在《东坡养生集》中有记载:他每天天刚亮,就立即起身,盘腿而坐,先叩齿数十下,随后吐故纳新,待气满腹,再徐徐吐出。然后按摩涌泉穴、眼面及耳项,直至发热,最后梳发百余次。他在一文中写道:“此法甚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胜之服药百倍。”他推崇静坐养生法,有诗为证:“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二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苏东坡的静坐养生法要求坐姿端正、头颈正直、下颏微收、含胸拔背、垂帘,全身放松,排出杂气,自然呼吸,守神静志,意守下丹田。这和现代的靜坐要求一致,是一种良好的休息养生方法。

具体到生活之中,东坡居士亦身体力行地践行养生。他对养生的思考也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1.乐观、早睡、散步、晚食

传说一位先生向苏东坡请教长寿秘方时,他摘取了古书上的四句话作答。这四句话为:“无事以当贵,早寝以当富,安步以当车,晚食以当肉。”前两句意为乐观、早睡,后两句话则出自《战国策》:“安步,缓行也;晚食,晏食也。”对此苏东坡还做了具体解释:“已饥而食,蔬菜有过于八珍。”就是说肚子饿了才吃饭,但食不可过饱,这样的饮食,即使是蔬菜也胜过皇帝吃的山珍海味。

2.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虽然传世名菜东坡肉以东坡居士之名命名,但苏东坡其实主张少吃肉,认为“甘腻肥浓”是“腐肠之药”,并使人肥胖。他认为用少量的肉与蔬菜同炒,吃了会使人不胖不瘦,保持健美体形。他还认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比吃肉更重要,从而主张在他住的周围要广植竹木。民间广为流传一首他饮食长寿的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在蔬菜中,东坡居士推崇吃荠菜。一次,他在给友人信中说:“今日食荠极美,天然之珍……君若知此味,则陆海八珍皆可厌也。”其做法为,采新鲜荠菜三斤,洗净,加入淘米三升、水三升、生姜一芽头捶碎,同入锅中,浇上麻油一蚬壳,煮熟后不放盐。用餐完毕,东坡居士不忘关注口腔健康,总以茶水漱口解腻除味。“每食已,即用浓茶漱口,”他认为,“食后用浓茶漱口,一是烦腻即出,而脾不知;二是肉在齿间,消缩脱去,不烦挑剔。”

(编辑    车    翀)

猜你喜欢

居士荠菜东坡
荠菜入饺春味鲜
荠菜的生存策略
成双结对
趣味语文
东坡诗元代接受论
荠菜青
宜兴:东坡书院忆东坡
文学居士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