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顺应“互联网+”时代,对建筑施工项目机遇的思考以嘉善健康护理中心项目为例

2021-03-31王翘楚陈玉龙

中华建设 2021年5期
关键词:建筑行业机电管线

王翘楚 陈玉龙

在“互联网+”时代,建筑行业在财物核算、成本管控方面,凸显出信息化、全成本管理、集成化的管理特点。作为建筑企业,应顺应时代发展,开始转型升级,技术开发升级、集约化管理升级。

一、背景

智慧城市背景下,我国智能化施工尚没有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同时企业在智能化施工方面所投入的精力和资金比较少,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持。对此,做好施工前的检查,确保施工设备安装尤为重要,而重中之重,是信息化时代施工人才的培养。

“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各领域深度融合。制造业通过互联网与产业链各环节紧密协同,促进生产、质量控制和运营管理系统全面互联。“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各个行业产业产生了重大影响,自次贷危机后,各行业企业大多均将成本管控放在首位,在“互联网+”背景下,建筑行业的成本管控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建筑企业转型升级——BIM技术应用

1.技术升级——BIM技术应用

建筑信息模型(BIM)适用于建筑工地上的每个人,可以说BIM对建筑行业来说已经非常重要。德国联邦交通部和数字基础设施部于2015年12月15日启动“数字规划和建设”多阶段计划。类似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强制使用BIM的规则将于2020年全面适用于英国、荷兰、丹麦、芬兰和挪威。根据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工业工程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德国建筑行业中只有29%的企业使用BIM 3D模型,仅有6%的企业使用将时间作为计划维度的BIM 4D模型。

根据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的《建筑业数字化:欧洲建筑4.0》报告表明,68%与建筑行业相关的企业认为,对于不提供BIM兼容信息的建筑公司,将在三年后落后于整个建筑行业。

2.BIM技术在机电管理中的应用

以嘉善健康护理中心项目为例,总面积约7.18万m2,包括行政综合楼、培训综合楼、运动综合楼。地下两层,建筑面积29938m2,地上建筑面积41920m2。该项目为施工总承包项目,机电施工内容涵盖了空调、通风、给排水、强电、弱电、消防、电梯工程。

在处于结构施工阶段之时,项目启用BIM三维模型综合排布管线,使管线设计合理、降低成本。通过BIM模型的应用使成排管道、管件设置间距合理;风盘末端阀部件安装整齐划一;喷淋布置间距符合验收规范;机房设备检修通道宽敞;阀部件安装高度、朝向一致等。

BIM技术应用目前最广泛的是在碰撞检查以及管线综合中,在超高层建筑项目中,机电系统以设备数量多、管线排布复杂著称,且多专业管线综合排布难度大。面对前期设计深化程度不足、施工工序穿插、多专业配合等问题,对于施工单位都是一项挑战。而机电管线综合布局的合理性、整齐性、美观性不仅影响项目施工质量以及项目施工进度、成本,同时对于业主单位来时后期维护、使用也有很大影响。因此,提前做好多专业管综布置,不仅有利于提高机电施工质量及进度,降低机电施工成本,同时提升整体观感效果,增加业主认可度。而BIM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机电安装施工质量,通过对建立完成的机电及土建模型进行碰撞检查,定位碰撞点,综合考虑现场施工条件、施工工序、规范要求,进行综合排布。

项目通过制作施工动画指导现场施工,在施工中持续跟进、对现场的突发情况及时做出协调,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在项目过程中,应用BIM+VR技术,通过Revit、3DMAX、UE4等设计软件,将这些技术应用到机电深化设计中,增加客户的交互性和临场感,从而解决了客户决策阶段室内净高的确定,防火逃生路径的优化以及运营阶段设备真实检修空间等难题。在对外施工展示活动中,项目通过BIM平台处理,结合VR技术,VR头戴式显示设备,实现了项目动态漫游。让体验者在虚拟的建筑工程中随意“进出”“攀爬”,能够更加逼真的感受项目建筑布局及机电管线排布。

3.在项目安全管理中应用BIM技术

通过运用BIM 技术管理建筑施工履约现场的安全工作,提升现场安全布置的效率,提升施工过程的可视化。通过预计建筑生命周期,对危险性工作进行模拟,最终实验确定最佳施工方案。

建立施工安全指标。建立施工安全指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安全、高效地完成。通过BIM平台,实现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检查。对难度较大的施工工艺操作进行模拟,分析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及时对比现场变化,制定相应预案,排除安全隐患,实现施工的安全进行。提升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运用建筑模型信息技术,建立安全系统资料数据库,通过企业安全宣讲,了解新的施工技术方案。

4.在项目进度、成本管理中应用BIM技术

运用 BIM 技术,可在施工进度管理中,充分解决人工机械闲置损失、工期延误索赔、信息不流畅等问题。项目在编制完进度管理计划后,应用企业自身的模型信息平台,按照实际进度与编制完成的计划进行协作。分析进度计划中的问题,及时调整进度计划,确保项目按计划完成。并且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在进行项目施工动态跟踪中,对比日常进度与原计划,各个部门及时沟通,相互交流。

同时应用BIM技术在施工前期,建立模型,读取工程量,为预算人员后期提供原始依据。在施工阶段,及时更新现场实际变更情况,模型做出相应更改,及时读取变更工程量。在进度款申请过程中,预算员可根据模型与进度计划,及时做出相应的数据报表。在竣工结算中,依据BIM技术,使工程量更加精准,项目资料更加完备,同时减低业主与建筑单位工作量,加快结算进度,提高结算效率。

目前,在成本管理上,以BIM以及大数据为依托的衍生出具有强大数据信息整合能力的产品——BIM+云数据技术。将施工过程中进度、预算、文档等数据叠加到模型,减少因过程项目资料丢失而导致项目签证被拒的风险,提升了项目成本工作效率。

三、提升BIM应用能力与技术水平

通过对员工进行软件基础培训、新技术培训以及优秀案例技术总结培训,强化基层员工的BIM 技术应用能力。建立完善的、切实可行的培训、考核机制,资格认证机制,激励员工自主学习,共享技术经验。项目各专业真正做到以 BIM 技术为工具,降低专职 BIM应用人员比例。在大数据时代,通过各项目的技术文件以及经验教训,逐步完善构件库、模型库、标准库等资源库,形成企业战略资源。

基于BIM技术的智能化施工与智能化工地将成为发展趋势。目前已经出现基于BIM的作业人员智能化管理系统,如现场施工人员所佩戴的安全帽均镶嵌了智能芯片,在记录施工人员在场地工作活动轨迹的同时,统计了人员出勤。碧桂园预计五年内打造机器人谷,并将机器人与智能化施工相结合,BIM技术与自动化及机器人技术的集成应用将成为现实。施工企业对于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水平的提升以及重视程度,将大大提高。

猜你喜欢

建筑行业机电管线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聚丙烯泡沫塑料的制备及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高级别管线钢X80的生产实践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BIM2.0探索在建筑行业的新价值
信息技术构建建筑行业新格局
匀质地下管线大变形的控制微分方程及其近似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