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措施

2021-03-31李京林

中国乳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栏舍氏杆菌犊牛

李京林

山东省平度市崔家集动物卫生与产品质量监督站,山东平度 266700

0 引言

呼吸道疾病是威胁畜禽养殖健康和产业发展的重大阻碍,给现阶段规模化、集约化畜禽养殖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对人类健康也产生了一定的威胁。呼吸道疾病也是限制规模化奶牛养殖生产的重要因素。导致牛只出现呼吸道疾病的病原菌主要包括牛支原体、巴氏杆菌、流感病毒等,同时奶牛养殖过程中不合理的饲养管理模式,不足的饲料营养物质供给以及气候条件因素等均有可能导致牛呼吸道疾病的出现。牛呼吸道疾病的科学防治对于提高奶牛养殖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牛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进行介绍,以期为牛的健康养殖以及我国奶牛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帮助。

1 常见的牛呼吸道疾病

常见的牛呼吸道疾病主要有支原体感染、巴氏杆菌感染和流感病毒等。

1.1 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感染疾病在犊牛、育肥牛和青年奶牛中最为常见,同时也是导致牛只出现多发性关节炎症的主要原因。牛只感染支原体后通常会导致急性呼吸系统疾病,并且导致继发性疾病的出现。支原体感染还会诱发慢性支气管肺炎疾病,通常伴随着肺干酪样物质的出现及肺部出现凝固性坏死的病理特征。支原体在牛机体中会与其他细菌和病毒产生协同作用,引起多发性疾病的出现,给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阻碍。

1.2 巴氏杆菌

巴氏杆菌疾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所导致,是以败血症和组织器官出血性炎症为主要症状表现的急性传染性疾病。患病牛只会在咽喉及气管等处出现炎症病变。牛巴氏杆菌疾病全年均会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在秋末和春初季节小范围爆发较多。

1.3 流感病毒

流感是奶牛养殖中一种常见的传染性、急性呼吸道疾病,主要是由发生流感病毒感染所导致,患病奶牛会出现呼吸道炎症、咳嗽、眼结膜发炎等症状,患病情况严重的奶牛会出现关节炎症疾病,健康受损,生产性能下降。

2 牛呼吸道疾病的预防措施

2.1 保障引进犊牛的机体健康状况

牛场引进犊牛时,需要对犊牛的引进地区提前做好疫情的调查工作,严格禁止从患病疫区引进犊牛,确保当地没有出现疾病情况和疫情后方可进行犊牛的引进。在牛场引进犊牛后不应立刻混群饲养,要先对引进牛只进行隔离饲养1个月以上,没有出现异常情况后方可进行混群饲养。混群饲养前,需要先对犊牛的体重大小及机体状况进行评估后,将体重和大小大体一致的牛只进行混合饲养,避免大小不一的牛只在同一个栏舍中饲养。混群饲养后需要每天定时观察犊牛在栏舍中的采食量和生长情况,在出现异常后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犊牛引进的运输过程中也需要做好疾病的预防措施,对运输犊牛的车辆和用具做好消毒杀菌工作,将疾病感染的概率降到最低[1]。

2.2 科学检测治疗牛疾病

牛在出现疾病症状后需要及时进行隔离处理,同时避免盲目使用药物治疗。应及时联系兽医部门,由专业的兽医人员对患病牛只进行准确的诊断后采取科学措施治疗疾病。奶牛养殖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合理使用药物,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需要控制合理的剂量,同时可以通过中草药类药剂进行辅助治疗,保障疗效的同时避免病原菌出现耐药性。

2.3 按防疫要求规范化处理患病牛只

牛呼吸道疾病通常具有传染性,部分牛只在通过治疗后可能不能痊愈,仍需要进一步观察治疗,这个阶段需要做好隔离饲养工作,不能急于混群饲养。出现疾病治疗失败时,要对病死牛只及时进行无公害化处理,避免疾病的二次感染,同时做好奶牛养殖栏舍中的卫生消毒工作,做好环境卫生条件的把控。

2.4 做好奶牛养殖环境的消毒卫生工作

良好的饲养环境是保障牛只机体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的关键。养殖过程中需要保障栏舍内和栏舍周边的环境卫生状况,同时保障牛场中运动场地的清洁卫生状况。饲养管理人员需要每天定时清洁栏舍中粪便、地面积水及栏舍中的杂物。牛只粪便在栏舍中长时间存在容易导致病原菌的滋生;地面积水会导致空气湿度过高,为病原菌提供有利的生长环境。

2.5 饲料质量安全

饲料卫生安全也是保障牛机体健康的关键,饲养人员需要定期考察饲料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避免饲喂品质低劣或者霉变饲料[2,3]。

3 牛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措施

3.1 牛呼吸道疾病的诊断措施

牛呼吸道疾病的潜伏期通常在3~5天,牛只在患病初期通常表现为轻微的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随着病情的恶化,患病牛只开始出现体温升高,随后2~3天,出现咳嗽及呼吸困难症状加重,采食量显著下降,饮水量提高的情况;粪便量减少、干燥甚至粪便僵化。通常牛呼吸道疾病的病程在15~30天,此时,牛只的生产性能显著下降,牛场养殖经济效益显著降低[4,5]。

3.2 科学的治疗措施和技术要点

现阶段我国对于导致牛呼吸道疾病的病原菌研究较少,对于病原菌的危害程度认知不足,国内目前没有完善的商品化疫苗,预防措施中存在一定的不足。牛呼吸道疾病可以在各年龄阶段和各品种的牛只中出现,在犊牛阶段更为常见。以往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措施主要是使用抗生素。随着抗生素的大剂量使用,导致呼吸道疾病致病菌出现了严重的耐药性,最终使得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大打折扣,不仅降低了牛只机体健康状况,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6]。早期对于奶牛养殖中呼吸道疾病的防治主要为支原体感染和巴氏杆菌感染,对病毒性呼吸道疾病感染的情况没有引起重视。而现阶段研究发现病毒也是导致牛只出现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因素,确诊出现病毒性呼吸道疾病时,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提高治疗效果[7]。

患病牛只在确诊呼吸道疾病后,可以通过肌内注射的方式治疗,如注射卡那霉素进行治疗。若患病牛只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则可以通过在卡那霉素注射液中混合3~5mL的尼克刹米,通常1个疗程即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保障患病牛只机体的电解质平衡,做好营养饲料物质的供给,保障获得良好的疾病治疗效果。对于病死牛只需要及时采取规范化的无公害处理[8]。

猜你喜欢

栏舍氏杆菌犊牛
犊牛健康观察要点
犊牛肺炎巧防治
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
规模化蛋鸡养殖场栏舍氨排放规律研究*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
麋鹿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唐人神:近期种猪销售订单供不应求
水帘风机降温系统对热应激期奶牛栏舍温湿度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奶牛布氏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犊牛水中毒的发生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