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蜡染与扎染技艺结合应用探析

2021-03-31任健何欢

西部皮革 2021年18期
关键词:蜡染扎染布料

任健,何欢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1 蜡染艺术与扎染艺术概述

蜡染与扎染是民间染织工艺中的两朵奇葩,它们技艺的传播主要是依靠民间的普通劳动人民的心口相传,这两门技艺最为代表性的传承者除了享誉世界的染织技艺大师之外,就数少数民族中乡间田野间的人民群众了。而在如今的科技时代,传承发展这两门染织技艺显得尤为重要,要想促进它们未来的发展,首先便需要对它们进行深入的了解。

1.1 蜡染

具有“东方第一染”美称的蜡染,是我国民间技艺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也是我们民间手工艺中的最古老的技艺之一。蜡染这门流传在中国百姓手中的古老艺术,它从形态与色彩上充分地展现着自己的东方魅力。蜡染文化在少数民族中的传播与影响尤为显著,那是因为蜡染文化是少数民族中信仰文化、原始文化的体现与总结,如今能被大多数人喜爱,也是因为它体现着对现代文化的包容性[1]。

蜡染的传统称呼为“蜡缬”,“缬”,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具有染色或者纹样的丝织品,也被解释为布料上的印染纹样。蜡染技艺曾在中国各地广为流传,由于新兴工业逐渐替代了传统手工业,蜡染这门技艺在许多地方都逐渐失传,但是在一些交通不便、文化交流较少的相对闭塞的地区得到了很好的保留,比如说贵州。贵州蜡染由于地势原因以及当地盛产蜡染原材料的自然条件,很好地保留着这门技艺,并让它成为了当地的民间技艺代表之一。

未接触蜡染的人初次听到此词汇时,可能会认为是用蜡来进行布料的染色,而实际上,蜡染准确的表达是“以蜡仿染”,也就是说使用蜡来防止我们想要保留颜色的部位被染色。这门技艺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智慧,在古时候,有的人因为衣物染上了油污导致织物染色,形成了深一块浅一块的色块,他们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发明了这门具有独特魅力的“蜡染”技艺。

蜡染的工艺特点主要表现在其纹样的绘制,它的制作方式大致为:用尺寸不一、大小不同的蜡刀或者蜡壶,沾上融蜡炉中的融化的蜂蜡,在清洁过后的白色布料上进行图案的绘制;等待绘制的蜡液冷却凝固后,将绘制好的布料半成品放入到调配好的染料当中进行染色;染色过程可根据自身对颜色的深浅要求进行多次染色或者多色染色;然后拿出染色布料,可看出涂蜡的部分是未着色的白色,未进行涂蜡的部分染上了染料的颜色;染色完成后,简单清洗布料,投入到煮沸的水中进行脱蜡,蜡液脱去,取出布料进行漂洗,洗出来的布料也许会看到疏密油脂、直曲结合的细纹在白色的部分出现,这便是蜡染中的另一魅力,被称为“冰纹”,冰纹是由于蜡凝固后受到外力的搅拌或者揉搓,部分蜡防的位置随机断裂,染色时染料便随之进入缝隙,便形成了这独一无二的纹样,而这种冰纹具有任何由工业机器印染的纹路不具有的灵魂魅力。

1.2 扎染

扎染古称为“扎缬”“绞缬”“染缬”,在百姓口中还有一个更为简单的称呼“疙瘩染”,扎染是我国民间染织技艺中最古老的一种,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扎染与蜡染、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从字面上看,“扎”为一动词,本义表达的是捆绑或者缠束,比如常提到的“扎辫子”这一类词汇,还有衍生出来的“扎花”“扎针”等意。这些表意都很好地表明了扎染中的“扎”的含义。

古代民间扎染艺术曾流行于百姓的生活中,后来也因为贸易得到了与其他技艺进行交流与学习的机会,以及由于战争或者饥荒等天灾人祸,有些具有扎染技艺的人流动到其他地区与国家,尤其以东南亚以及日本为典型代表,这一种以捆扎为仿染操作手法的独特染布技艺,一经流传开便引起了当地原住民的注意,所以扎染的独特魅力也被当地人喜爱与接收,而后逐渐发展与演变成为具有当地特色的扎染艺术。

扎染其实就是先扎再染的意思,整个过程中扎这个动作就是防染的操作,由此便演变出了很多不同的扎结方式。不同的扎结方式是为了呈现出不同的纹样形式,在操作的过程中,扎结完全是纯手工操作,所以扎结的工具与材料以及使用的力气大小、扎结的松紧都会影响最终成品的呈现,但是对于这些操作并没有一个严格的量化或者界定。这其实也说明了扎染的手段是没有限制的,只要在用扎防染的这个理论范畴内,就可以不断地运用新的手段或者材料进行扎结,从而创造出新的作品。

虽然扎结的手段多变不受限,但是其手段大致分为针扎、捆扎、利用道具扎结三大类手段。针扎便是用缝针的手段进行防染,一般会先用笔在准备染色的织物上绘制好纹样的雏形,然后通过针线将绘制的纹样运用各种针扎手段以及折叠、缠绕、捆绑进行防染,而后投入准备好的靛蓝染料,染色后拿出漂洗拆线,就能看到针扎处留下了白色痕迹,然后连续起来的针扎痕迹便串联成了一幅完美的图画[2]。捆扎也是在扎染中常用的手段之一,因为其操作难度低于针扎手法,直接在需要防染的部分做上记号,再用皮筋、棉线等材料进行捆绑扎紧,最后便可以投入染料进行染色,可以根据颜色需要进行多次染色,上色后拆开防染的线绳,漂洗晾干即可。而最后一种利用道具结扎,是与捆扎进行结合的方式,道具可以选用玻璃弹珠、形状规则的木块、木头夹子等,利用道具进行结扎的纹样会更加多变,同时也能出来更多规则图案。

2 蜡染技艺与扎染技艺结合的必要性

蜡染与扎染都是我国民间传统印染技术,拥有非要浓厚的民族特色,但是各有特点与缺点。蜡染最终的成品纹样会比扎染更加工整细致,而且能做出很多精美的图案,但是实际操作相较于扎染工艺较难,在布上绘制复杂纹样本就不易,运用蜡染特制蜡刀在布上还原复杂纹样的精美,更是需要日积月累的练习与实践。而扎染在实际操作方面难度低于蜡染工艺,但是扎染工艺受制作手法影响,出来的纹样随机性会更强,图案的边缘都会存在晕染的效果,这是两者的最大区别。

同时蜡染在染色这个环节也会受限,因为蜡是遇热融化的物质,所以染色时只能进行低温染色,而且运用的染料大多是植物染料,植物染料拥有制作工艺复杂、不易保存等特征,所以并不适合推广生产。由于技术进步,许多化学类染料更加鲜艳饱和,有些酸性染料或者分散染料需要进行高温加热,才能让颜色更加稳定饱和,最终呈现的效果也会更好,但是由于蜡染受制于蜡的物质特点,便只能选择单一的低温植物类染料。

单一的工艺只能展现出单一的风格,若两者能进行结合,那一个作品上既能看到随性放松的美,也能得到细致工整的视觉感受。同时在一个作品上运用两种工艺也更能让产品具有更多的审美情趣。从材料、技法以及最终成品表达上来看,让两者结合都是有必要的。

3 传统蜡染与扎染技艺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从古至今,印染技术在各类纺织产品中应用,在我国的劳动人民的生活中是必要的一部分,人们从以前就以自产自销的方式为自己的生活提供着物质来源与技术支持。在现代化工业类产品垄断市场的今天,传统的手工印染业已经逐渐小众起来,只有在浙江、山东、四川、云南、贵州等有少数民族的地区,还保留着手工印染作坊,技艺才得以延续。蜡染与扎染作为我们国家重要的文化财富,为了保持其工艺的传承,为了保存其作品风格的多样性,如今各大高校皆开展此课程,为的就是研究、传承中国染印技术,同时结合现代技术与产品进行一个崭新的设计探索。

开展此类课程并非只是对技艺的了解与基础掌握,还需要从设计的角度去看待这一工艺,如何扬其长避其短,发挥出设计与工艺结合的特色,进行一系列的产品设计探索,力求设计出符合现在生活方式及审美的现代扎染蜡染产品。验证其可能性,须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3.1 引用其色彩

蜡染与扎染沿用其传统色彩便于打造显著的蜡染与扎染的品牌特征,沿用少数民族中最常使用的靛蓝将是研发产品重要的颜色之一,靛蓝也可称之为“靛青”,它是一种具有三千多年悠久历史的色彩,靛蓝的制作原料是我们熟知的植物板蓝根,此染料用来染布颜色经久不变。单一的蓝色略显乏味,但是印染的过程中控制染料侵染的时间与范围,便能得到不同深浅的蓝色,颜色变化也能更丰富多彩。

其他少数民族服饰上的颜色也可提取,点缀其中让作品产生更加丰富的视觉效果。

3.2 创新其纹样

少数民族的纹样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例如石榴代表多子多孙,太阳表示着他们对光明的向往等,但是纹样的设计过于传统,很难迎合现在主要消费群体的喜好,故在设计其布料纹样时,可根据产品的属性与风格,进行适当的变化与调整,以便于更适应市场。比如,设计制作一款现代简约的沙发产品,表面的布料纹样则需要几何简约一些,尽量避免大量传统纹样的铺设,让人觉得眼花缭乱。但是在进行抱枕的纹样选择时,则可以选择一些精细的纹样作为点缀,整个作品中便繁中有简,也更好搭配现代家装风格。创新的纹样要注意的重点是,不可完全抛弃其传统图案的寓意,在保留其基本特征的前提下,进行创新简化或者几何化设计。

除了延续传统纹样的设计,还可以根据现下的审美原创设计纹样,与一些当代艺术家或国货品牌进行联名设计,运用其合作方的纹样或者绘画进行再设计,结合扎染、蜡染的技艺,创作出崭新的蜡染与扎染结合的作品。

3.3 结合其技艺,创新其形式

对于颜色和纹样的设计路径皆有思路,对于技艺的结合却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蜡染与扎染虽都是染织工艺,但由于材料手法各不相同,所以需要有一定结合的手段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作品。

第一种方式是先扎染再蜡染,由于扎染的染织主要特征是自然浸润的效果,自然又带有肌理感,在布艺上能呈现出大片的渐变的斑驳色彩,所以它特别像是一幅作品中最重要的主色调,定下整个画面的主基调。获得了主基调以后便可以在其中进行重点的绘制,将扎染过后的布料晾干预处理以后,再将整个布料中需要进行突出的部分,使用蜡染工艺来结合制作,直接运用蜡刀在合适的位置上画上细节,准备完毕后,再投入到深一些的颜色中进行二次染色,最后再加热脱蜡。这样便得到了两种工艺的作品。这种方式会有种限制就是扎染的颜色必须是浅色而且不能与二次蜡染颜色同色,不然二次蜡染后,扎染的部分就不见了。

第二种办法就是先蜡染后扎染,在布料上先对需要重点刻画的部分进行蜡染处理,然后放进事先准备好的低温染料里面,可以适当搅动布料使其产生自然的冰纹,然后进行脱蜡,脱蜡后将蜡染过的部分用塑料袋进行包扎好,进行防染处理。而后再用扎染的方式进行大面积的背景或者肌理处理,这样的方式可以保留蜡染特有的冰裂纹,同时高温的扎染过程可以使其图案和颜色清晰持久。

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传统手工艺势必会受到影响,在必然发展的条件下,传统手工艺是需要进行一些变化的,墨守成规可以保留最原汁原味的艺术品,但是无人欣赏的艺术终究也是遗憾。面对这样的情况,可以在保留其原始技艺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其制作手段,或者加入一些新鲜元素让其更加多彩,探索技艺的结合对后续现代产品发展有重要影响。

猜你喜欢

蜡染扎染布料
邂逅扎染 布里生花——从古法扎染师到新阶层守艺人
蜡染的纹饰探讨
用布料拼图形
贵州蜡染的审美特征及其创新应用
白族扎染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烧结机布料器的改进优化
扎染在服装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马丽蜡染作品
蜡染手绢寄深情
反春色彩 方巾扎染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