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龙市2018年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021-03-31和龙市气象局常立秋郭伟杨雪

河北农机 2021年3期
关键词:积温历年平均气温

和龙市气象局 常立秋 郭伟 杨雪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采用和龙市气象站2018年全年的温度、降水、日照等基础数据,该数据通过“三性”检查。通过对全年的数据整理分析,较好地反映了全年的气候特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1986-2008农业气候影响评价规定,农业气象要素即是农业年度或农作物生育期内气温或积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因此本文仅对此四项要素进行整理分析,查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今后农业气象服务提供参考资料,提升农业气象服务水平。

2 2018年气候特征

2.1 气温

2018年总的气温特点为冬季偏冷,春夏偏暖,秋季正常。年平均气温5.9℃,较常年同期(1989~2018年)高0.4℃,居建站(1956年)以来年平均气温的第十位,2018年各月平均气温与历年同期气温对比图(图1),从图中数据可见4~8月气温较历年同期偏高明显,尤其是7月平均气温23.4℃,为建站以来同期第二高温月,较历年同期偏高2.4℃,尤其是从7月15日至8月5日连续21天日最高气温超过30℃,最高气温基本在34℃上下,历史罕见,给我市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严重的影响(图1)。

图1 2018年各月平均气温与历年同期温度对比图

2.2 降水

2018年降水偏少,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非常明显。2018年年降水量496毫米,较历年同期少62.6毫米,其中5、8、10月降水量较历年同期多。5月1~3日出现了历史罕见的雨转暴雪天气,累计降水量60.4毫米,占5月降水量的一半。8月中旬受台风影响,出现了暴雨降水天气,累计降水量98.9毫米。10月1、10日出现了两次中等强度降水天气,其他日数基本无有效降水。4、6、7月降水较历年同期偏少,尤其是7月,整月单日没有超过20毫米的降水,并在高温时段持续无降水天气,月降水量仅仅35.1毫米,较历年同期少73%。从区域站降水数据统计看,各个乡镇的降水差异也较大,数据略。因此全年的各个月降水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各个月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导致在作物生长关键期土壤水分不充足。

图2 2018年各月平均降水量与历年同期降水量数据对比图

2.3 积温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初日代表寒冬已过,而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日为春季作物开始生长的日期,终日为喜温作物停止生长、喜凉作物光合作用减弱的日期,其间日数即为喜温作物生长期或其他作物的活跃生长期,这时的积温成为活动积温。根据本地气候特征和作物生长习性,通过历年气象资料分析,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是作物生长的一个基本温度条件,因此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期间积温是衡量本地区该年温度条件是否满足作物生长需要的一个重要条件。通过对1989~2018年积温的线性分析显示,线性增长趋势明显,2018年的积温为2612℃,较历年同期多137.9℃,温度条件较好的满足了作物生长需要。

2.4 日照时数

2018年日照时数2060.5小时,较历年同期少176.5小时,除3、7月日照时数较历年偏多以外,其他各月的日照时数均较历年同期少或持平,降水日数少,日照还偏少,这样的情况较为少见,说明多云天气偏多,根据推测对总云量超过5成天气日数进行统计,5~8月总低云量超5成的日数达到86天,较历年同期偏多。

3 主要气象灾害

我市主要的农作物为水稻、玉米,2018年水稻4月18日开始温棚的播种育苗、玉米5月4日前后开始播种,9月28日前后农作物成熟,因此本文利用基本气象站数据,主要统计5~9月的主要气象灾害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

3.1 暴雪灾害

5月1~3日我市出现了雨转暴雪天气,累计降水量60.4毫米,积雪深度市区达到9厘米,部分乡镇最大积雪深度达到14厘米,山区的降雪从视频影像看,估测最大积雪可达20厘米,5月出现如此大降雪天气历史罕见,给我市各行各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3.2 干旱

根据气象条件分析显示,7~8月我市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尤其南部山区的南坪、崇善两镇降水特少,7月全市平均气温23.4℃,较常年同期偏高2.9℃,高温段为7月下旬到8月初,连续15天日最高气温超过30℃,且31日单日最高气温达到37.1℃,创造了新的气温日最高值,月降水量35.4毫米,较历年同期少104.8毫米。

7、8月份我市主要粮食作物进入生长关键期,在此期间作物需水量较大,持续受高温干旱天气的影响,全市8个镇、76个行政村大部分农田脱水开裂,玉米干枯致死,水稻、黄豆等农作物及烟叶经济作物旱情明显,部分地段作物枯死。

4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在全年的高温少雨的大环境背景下,我市作物生长季5~9月也持续为高温少雨天气,暴雪、干旱、冰雹、大风、台风等天气相继出现,给我市农业生产带来较大影响,初霜早于历年和去年,水稻平均产量5246.6千克/公顷,较上年减产11%;玉米平均产量为4693.3千克/公顷,因此2018年属于欠收年。

5 结语

通过文中数据分析以及灾情数据可知,气象要素中气温、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非常明显,适宜的温度和降水是保障丰收的基本要素,2018年和龙市的高温、少雨天气对农作物的生长弊大于利,属于欠收年,出现了农作物产量减产,成熟后玉米、水稻品质欠佳,多瘪粒。因此做好年景预测非常重要,农业部门依据气象部门的年景预测推广适合本地区的农作物品种,降水量偏少可以选用优良的抗旱较强的品种,积温偏低可以推荐成熟期短的品种。其次我市河流水域众多,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增强抗旱防洪能力,为我市的水稻经济作物区的丰收保驾护航;最后加强部门合作,共同做好“三农”的服务工作。

猜你喜欢

积温历年平均气温
立春
1981—2020年西藏“一江两河”主要农区负积温的时空变化特征
菏泽市2020年气候特征分析
历年全国“质量月”大事件
湟源县30年0℃活动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从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看莱州市30a气温变化
1981—2010年拐子湖地区气温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
近50年来全球背景下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温度对杂交水稻恢复系和不育系生育期的影响研究
积温对春玉米叶面积和产量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