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空科普任重道远

2021-03-30

军工文化 2021年2期
关键词:航空工业科普航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文化强国不仅仅是拥有发达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还需要有高文化素养的国民以及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提高国民文化素养就要加强国民教育,科普作为一种具有社会性、群众性和持续性的教育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Q&A

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推广航空科普,弘扬航空文化,正是发展民族航空产业、培育国人航空意识、奠定航空人才基础、实现航空强国梦想的重要举措。

作为大国支柱的央企,航空工业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从主业出发,为积极响应文化强国建设认真履职尽责,推广航空知识,传播航空文化,构建有效的航空科普发展体系,提升航空工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都是需要深度思考的命题。就这些相关问题,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对航空工业总经理助理、党建文宣部部长周国强(以下简称“周国强”)进行了专访。

记者:不久前,“科普中国—2020 年度科普推选活动”揭晓了2020 年最有影响力的科学传播人物、事件和科普作品,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大量数据也显示,现在人们格外关注各类科普信息。请问您是怎样理解“科普”这个概念的?与我们航空工业息息相关的“航空科普”,您又是如何认识的?

周国强:我也关注到了你说到的中国科协每年做的这个科普评选活动,从评选结果看,其实大家最关注的还是新近发生、或者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的这些科学知识与问题。比如新冠病毒疫苗上市、嫦娥五号探测器圆满完成探月任务、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等等。这说明科普知识、科普活动,也是需要强调时效性、即时性的。但我们在现实的科普信息传播中,往往很难实现人民群众所需要的这种时效性。为什么呢?因为“科普”确实是一项内涵丰富、操作起来耗时费力的系统工程。

我觉得所谓“科普”,就是科学普及,就是利用各种传播平台和载体,以浅显直白、通俗易懂的方式,让普罗大众接受科学知识、推广科技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群体性社会活动。从本质上说,科学普及是一种“广而告之”的社会教育。作为社会教育,它既不同于学校教育,也不同于职业教育,它具有通俗性、社会性、群众性和持续性的特点。这些特点要求科普工作必须运用大众化、系统化、常态化的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社会的多种流通渠道和信息传播媒介,抓住时机广泛渗透到各种社会活动中去。所以说,科普是一项包含了科学价值体系构建、传播通道探索、制度规范建设等复杂体系融合的系统工程。

另外,大家应该也发现了,评选出了这么多科普奖项,与我们航空相关的内容非常少。但你能说航空相关的科普知识与人们的生活距离很遥远吗?比如,前几年有个别乘客,把飞机发动机当成“许愿池”,竟然往里面投硬币“祈福”。或者,擅自打开安全门等相关新闻屡见不鲜。他们这样做不仅有可能严重危害飞行安全,而且还要承担法律责任。这说明一些民众对基本的航空知识也非常匮乏,需要专业人员和机构的教育引导。

航空科普教育,就是要利用经过科学验证的、有效的教材教具,以简单、有趣的方式,让所有人了解基础的航空知识,构建对航空器、航空飞行原理等的客观认识。进行航空科普教育,从浅层次来说,有利于帮助人们规避一些常识性错误,避免出现不可接受的后果。从更深的层面来说,大力发展航空科普事业,是更好地滿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航空事业发展的需要。中国要成为航空强国,不仅需要航空从业者的努力,更需要14 亿中国人民的关注和支持。提高人民的航空科学素质,实现航空文化育人,实现航空强国目标,更应该是航空科普的核心功能。

记者:您刚刚也提到“科普”是一项耗时费力的系统工程,您觉得做科普难在哪里?

周国强:说到做科普难,我觉得一方面的“难”,是科普内容的产出难。要想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首先必须将专业的学术知识,按照大众愿意且能够接受和参与的方式,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内容。我们恰恰缺乏这样的科普内容,也缺乏善于做这种转化的人才。比如我们航空工业企业内部,多的是懂技术、懂专业的科学家、研究员、飞行员和工匠们,但他们擅长的是做自己的专业工作,让他们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方法去给没有专业基础的人讲原理、讲现象,往往是勉为其难。更不用说做好科普,需要既准确又生动地让人了解科学“接地气”的一面,要让人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从这个角度来说,做科普,很难;做好科普,难上加难。

举个例子,2018 年我们围绕航空科研、生产、实验、管理等相关内容,开始组织创作以“航空百问”为代表的一系列科普文化产品,希望通过回答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基础航空问题,例如“飞机是怎样设计出来的”“飞机为什么能飞这么快”等等,把航空科技知识、原理讲述给大家。这些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泛好评,说明了大家对航空科普知识是有很强烈的需求的。但在研发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懂专业的不会写,写出来的不好看,写得好的人不懂专业,因此作品在多位专家手中改了一遍又一遍,才有了现在的效果。

第二方面的“难”,是跨领域、跨学科、跨专业的科普工作,需要顶层统筹;科普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更需要系统设计。

第三方面的“难”,是要实现“普及”的人群范围广。范围广带来的难度,就是针对不同类别人群的科普方式需要存在差异化、精准化。航空科普除了向普通群众传达航空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普及对象,实际上是青少年。对青少年的科普教育不但是国民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环节,更关乎全民族的发展大计。从启蒙阶段开始,引领青少年学习和获得科技知识,掌握科技方法,培养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不仅有利于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精神,奠定科学理性、务实求真的思想基础,更有利于从小确立科学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出具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民的科学家、党的科学家。这更是需要持久性、耐性来验证的“百年大计”。

第四方面的“难”,是要克服我国科普事业发展水平的不均衡,从“普及”到“普惠”的建设难。众所周知,我们国家人口众多,教育基础设施、人均受教育水平等发展不均衡。此外,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也导致人们的科学素质存在很大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职业差别。因此,我们所要做的航空科普是一个多层次的立体工程,需要不断探索各具特色的科普模式与途径,逐渐克服各种不均衡所引起的不良后果,不仅要推动普及的过程,更要注重普遍性达到,引导和推动普惠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化,让更广泛的人群受益。

记者:您的讲述确实让我们了解到了航空科普工作背后的重重困难,那么,又是什么激励着航空工业继续把航空科普工作做下去?

周国强:即使有困难,我们也必须要坚持发展航空科普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6 年就曾经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一“两翼论”,明确了“科普”在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也对我们新时代的科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高效益、高智力、高投入、高竞争、高风险、高潜能的特点也越来越凸显,新时代、新环境对人们的知识和技术素质要求也必然“水涨船高”。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国民科学素质单方面的提升,并不能涵括和代替整体社会文明水平的提升;对科学知识和技术成果的掌握,并不能替代人的正确价值观的塑造,不能替代高尚的人性的养成。科学普及是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的土壤,科技创新通过科学普及促进社会变迁。科技创新不断丰富人类文化乃至文明的内容,科学普及则不断提升人类文化传播的能力和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科普工作意义重大。

因此,我们所从事的航空科普事业,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全民整体文明素质提升的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让科学素质的普及与提升,回归到科学文化素质、科学文明素养提升的轨道上去。

100 多年来,从航空救国理想,到航空报国志向,直至航空强国使命,中国航空事业在历史文化的传承中实现了伟大的跃升。航空文化更是民族航空的“身份证”,是维系国民航空意识的精神纽带,是实现中华民族“航空强国梦”的扎实力量。因此,航空工业既要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又要发挥央企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勇于承担起推动科普事业发展的社会责任。不仅让普通民众从航空科普活动中获得必要的航空知识和技术,也能为航空事业的创新进步储备更多人才。

记者:您如何理解“航空科普文化”的内涵?

周国强:我曾经说过,我比较认可的对“文化”的定义包括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三个层面。一是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比如我们的航空工业文化,航空报国精神就是我们航空人要树立的价值观念。二是文化是一个系统,限制个体的活动方式并对其行为产生影响;最后,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和场景。衍生到“航空科普文化”,我觉得应该是以航空报国精神为核心的航空科学精神影响下,形成的支持航空科技创新发展进步的系统行为与社会氛围。我们现在强调航空科普工作的文化内涵,实际上是对航空科普工作文化属性的深度挖掘,有利于进一步消解航空科技与人民群众在认知上的鸿沟,同时以航空报国精神感染人、鼓舞人。

航空科普文化建设与航空科普活动实践是相伴而生的。航空科普活动通过航空场馆体验、展览、研学、演讲、分享、座谈、历史再现、课堂教授等多种多样的呈现方式,将对航空知识、航空产品、航空精神的细化解析,融入到事件、人物相关的故事和活动中去,逐渐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航空科普生态体系,搭建航空科普文化交流、研讨平台,探索航空科普文化发展新途径,推动航空产业发展环境氛围的营造,将让航空产业成为世人为之骄傲的国家名片。

记者:您觉得,未来航空工业要打造一个怎样的航空科普文化体系?

周国强:航空科技知识博大精深,涉及学科众多,从飞行原理到工业制造,从工艺革命到新材料应用,从空域管理到飞行运营……全产业链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体现了最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水平,能够激发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求知欲。

同时,在航空工业产品的设计、生产、制造、试飞、运营过程中,涌现出许多有血有肉的英模人物、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在航空科普文化传播中,都是极佳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素材。这些优质素材应该、也必须应用到我们的航空科普文化体系建设中去,成为体系建设的源头活水。

因此,我们需要建设的,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普惠共享的航空科普文化体系,必然是建立在以“人”为核心的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新场景之上,围绕人们的学习需求做文章,通过多渠道、多触点与科普对象产生持续互动的新价值体现,可以让公众在自主参与中感受科学、学习科学、使用科学、享受科学,在经过引导的活动和日常行动中,逐渐推动公民的科学素质得到提升。

记者:航空工业接下来将如何推进航空科普文化体系建设?

周国强:新时代背景下,新媒体的普及将科学信息的单向、被动传播,转化为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开放式分享。我们的航空科普事业也有了更清晰的规划思路,需要我们进一步沟通科普文化的供给侧和需求侧,深入解读航空科普体系在应对需求变化、跨领域融合发展、科普资源开发共享等方面的相关政策与措施,进一步创新航空科普载体,打造科技含量高、互动参与度高、社会影响力大的航空科普活动、航空科普场馆和航空科普领军人物。

首先,在科普载体转换上,要创新思维,培养专业人才,运用好新媒体平台,打造航空业界自己的“科普网红”,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出更多有知、有趣、有用的科普作品,促进航空科学知识在网络上和生活中流行。我们航空工业的不少试飞英雄、科研人员、大国工匠们,自身就已经在网络平台上很有号召力,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流量作用”,为航空科普事业贡献力量。

航空工业组织协调了各所属单位的优势资源,已经建立了一支涵蓋院士、集团特级技术专家、研究员等专业、高效的科普讲师团队,年均开展“航空科普进校园”等活动近200 场次,足迹遍布全国20 多个省区,参与人达数十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航空科普推广效果。

其次,在科普对象选择上,要精准发力,提高重点人群科学文化素质。青少年是航空工业人才的储备力量,是航空工业发展的助推之星,更是建设航空强国的希望所在。多年来,航空工业坚持开展“中国梦,航空梦”航空科普进校园主题活动,举办讲述航空故事、介绍航空装备、体验航模制作、参观航模表演、航空产学研旅行、与飞机拍照合影等活动。这些兼具科普性和趣味性的科普活动,不仅使青少年深入了解了祖国的航空事业,而且在他们心中种下了航空报国的种子。

再次,在科普场景建设上,扩大航空科普设施、场所的服务功能,为群众提供更多类似扬州航空馆、沈飞航空博览园、银川航空馆等这样的大众科普场馆,融合打造更多体验场景,建设航空科普教育基地网络,推动航空科普展览等活动落地。

最后,在科普品牌打造上,始终围绕“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初心使命,以“忠诚奉献、逐梦蓝天”的航空精神为价值内核,打造高质量高标准的科普课程及产品,完善航空科普实施体系,讲好航空主题故事,集中向社会公众宣传航空发展成就,提升航空工业的品牌价值。

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推广航空科普,弘扬航空文化,正是发展民族航空产业、培育国人航空意识、奠定航空人才基础、实现航空强国梦想的重要举措。大力发展航空科普事业,打造新时代背景下航空科普文化新体系,吸引社会多元主体、尤其是青少年参与科普,以高度责任感扩大航空科技成果的惠及面,促进航空产业投资实践落地,更好地服务全社会,不仅能够使中国航空工业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认同,而且优秀的航空科普文化,必将成为推动中国航空工业创新超越、建设航空强国的伟大力量,也必将在建设文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焕发活力。

猜你喜欢

航空工业科普航空
《THE DISCUSSION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COMPARED WITH WUTHERING HEIGHTS》
摄影
An Analysis of Daisy Buchanan in The Great Gatsby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航空漫画
航空邮票:航空体育--滑翔
航空报国岁月稠
纪念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五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