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影视音乐通识教材研究

2021-03-30苏海鸣

艺术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影视音乐通识教材

苏海鸣

摘 要:影视音乐是提高大学生审美与艺术修养的重要通识课程,其教材建设在新世纪以来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出现一些优秀教材,为课程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其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是两部深受一线教师欢迎的教材,体现出教材编写的科学严谨与实用方便。

关键词:影视音乐 教材 通识

电影电视作为一门视听艺术,它包含了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传统艺术的智慧结晶并在当代科技的发展下成为深受大众喜爱的集大成的综合艺术形式。当代影视音乐在其产生、发展,变化、传播的过程中,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产生了优秀的电影作曲家和作品,逐步形成了各自特有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属性,为研究与鉴赏提供了肥沃的文本载体。而影视音乐鉴赏是目前综合性大学普遍受到大学生欢迎的一门音乐通识类课程,这类课程从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艺术修养的实际出发,通过讲授影视音乐的基本特征与规律,视听语言、音画关系的基本常识、梳理中外电影发展历史以及通过大量不同流派的影视作曲家的优秀影视音乐作品和电影制作工业流程的分析解构,使学生从立体化全方位了解影视音乐文化的功能、规律及艺术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而保证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是教材的质量。

一、影视音乐通识教材迎来发展机遇,喜获数量与质量双丰收。

经过八九十年代的重整旗鼓,国家在社会政治经济秩序上都进入了一个稳定的良性发展轨道,大大促进了学术界研究的繁荣。影视音乐作为一个新兴领域,理论和实践都还处于初创阶段。各地高校相继开设了不少相关的通识类课程,但由于发展历史较短,配套教材还远未形成科学体系,无法真正满足教学与实践的需求。以前教材都必须国家教育部门按照课程教学计划统一组织专家编写,21世纪伊始,伴随着公共艺术通识课程的开展,出现了第一次教材建设的高潮。教材编写的门槛也越来越宽松,出现了属于地方教材、校本教材或自编教材,极大繁荣了艺术通识类课程教材建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国内出版了各类与影视音乐鉴赏有关的通识课教材或者可作为课程参考书的著作达到30部左右,大大丰富了影视音乐通识类教材与读物的数量。其中课程常规教材类著作大概有10部左右,这类教材的编写思路基本遵循从影视音乐本体论出发,帮助学生厘清影视音乐鉴赏最重要的音画基本关系、音画配置手法、音乐对画面拓展意义等概念,并结合具体的影视剧作品进行范例解构分析,此外,还包括对影视音乐的傳播、发展历程进行梳理。这些教材缓解了学科课程教材紧缺的局面,填补了我国影视音乐类鉴赏通识教材的空白,为该学科走向更加专业化的教学实践与教材体系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有两部教材体现出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专业的编写水准,在教学过程中也体现出很强的实用性,深受一线教师的欢迎:分别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的《电影电视剧音乐分析教程》(曾田力,雷伟著)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出版的《影视音乐概论》(李锦云编著)。将在下文中进一步分析。

二、精品教材解读

1.《电影电视剧音乐分析教程》。

该书是著者曾田力继《影视剧音乐艺术》一书之后出版的一部重量级教材,该书原本定位是21世纪传媒音乐专业系列教材之一,受众以音乐传播、影视音乐等传媒音乐类专业的学生为主,是对不同于传统音乐学教材的有传媒特色的音乐教育教材的有益探索。教程结合具体的影片分析从影视音乐的构成元素、表现形式、结构类型、美学特质以及审美方式等方面分析了影视音乐的相关基础理论概念,同时对中美电影音乐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和电影作曲家进行了梳理。由于其对影视音乐规律总结的专业性、全面性、通俗性等优势成为了不少大学影视音乐鉴赏课程的通识读本,新世纪以来的不少教材中有关影视音乐本体论的章节大都取经于这部教材,成为影视音乐鉴赏课程教材中的标杆。该书分为两版:分别是2006年的第一版和2017年的修订版。

(1)初版特点:2006年该教材初版问世,分为七大章节:前三章主要对影视音乐鉴赏的若干本体性问题做了专业性定义,如配乐包括主题音乐、场景音乐、背景音乐;歌曲包括主题歌和插曲;音画关系包括画内音乐、画外音乐及其相互转换;音画配置方式包括音画同步、音画对位和音画平行;音乐蒙太奇包括顺时空音乐蒙太奇、逆时空音乐蒙太奇、超时空音乐蒙太奇、交叉时空音乐蒙太奇、音乐与音响的交融等;框架型结构包括主题音乐和主题歌引申发展两种;点描型结构包括情节性点描、过渡性点描、色彩性点描和综合性点描等, 在描述这些影视音乐本体概念时选曲了大量经典影视音乐片段来分析结构帮助学生理解。第四章则从影视音乐的美学理论出发,探讨了影视音乐三大美学特质:内容的可阐释性、联想的指向性和结构的灵活性;三种审美方式:欣赏方式、三位一体的互动效应、审美的发生及影响等;第五章和第六章梳理了中美两国的电影音乐发展历史;第七章是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及代表作品简介。每一章教学结束之后都设置了相关内容的课后思考题,帮助学生强化理解本章学习重点,对于未接触过影视音乐的学生来说是一本既全面又专业的入门级教材。由于该书编写科学,体系严谨,分析细致,因此受到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2)修订版特点: 基于教材本身的质量过硬和市场的积极需求,2017年8月该部教材修订之后又再版。第二版距离第一版已过去十一年之久,因此编著者在新版教材中做了一些修订,主要包括:

a.以原有教材为基础,在主体框架与概念理论不变的基础上删减增加了不少新电影音乐案例分析,对原有版本中的影视音乐片段做了大量更新与替换。虽然优秀的影视音乐历久弥新,成为值得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去研读赏听的经典之作,但对于课程发展和教材建设来说,不跟上日新月异的变化,不跟踪业界最新的影视剧成果,而满足年复一年陈旧的内容,不断的炒冷饭,只会使教学内容越来越脱节于时代,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式的变革以及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的优化。因此这是教材本身与时俱进的积极反应,令人欣喜。

b.新版教材最重要的更新是增加了一个全新的章节:探讨电影音乐的创作机制与流程:A电影音乐的创作机制和流程分类包括个体机制及其创作流程、团体机制及其创作流程以及两种机制之间的关系; B好莱坞制片厂的音乐创作团体机制和流程;C电影音乐的创作机制和流程与音乐风格的相互影响。通过这一全新的章节,对学生普及电影包括电视的音乐创作团队的构成、功能以及组织关系、创作工艺环节及前后顺序、创作分工等影视音乐制作流程中的内部细节。

c.原第七章著名电影作曲家简介更新为第八章之后,打破了将作曲家名单按照生卒年份罗列排序的方式,而是更加有机的将好莱坞电影音乐作曲家分为四个代系来进行推介,比原版增强了更多的科学性与学术性。

2.《影视音乐概论》。

该书“以系统介绍影视音乐的理论和实践为目标,将影视音乐的基本概念、发展轨迹、未来方向、创作技术、实例分析作了分析与介绍”{1},凸显了“概论”二字。由于出版时间推后几年,与《电影电视剧音乐分析教程》相比较,该书在编写体例和教材内容上有相似之处,同时又根据时代和学科的发展有所变化与拓展,整部教材具有系统性强、针对性强、实战性强、可操作性强等特点。该书自2014年7月出版之后,供不应求,重印了4次。全书分为七个章节:

(1)影视音乐本体论部分重叠。前四章和《电影电视剧音乐分析教程》的部分教学内容有所重叠,但体例设计略有不同。比如第一章导论直接将世界包括中国影视音乐的产生与发展历史作了概貌性梳理,同时增加了影视音乐传播特点与艺术功能的章节,。第二章和第三章的教学内容与《电影电视剧音乐分析教程》有不少覆盖的课程内容,比如影视音乐的构成元素、音画关系、音画配置、音乐蒙太奇、结构、影视音乐的审美等,这些属于影视音乐本体论的概念叙述在两本教材中基本一致。

(2)分析梳理当代中国影视音乐的发展特点。第四章影视音乐的发展主要着眼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入世贸之后在影视音乐在国际化、民族化、市场化方面表现出来的巨大变化,对当代中国影视音乐发展业态有着较全面的分析。

(3)重视基础乐理概念对理解影视音乐的重要性。第五章影视音乐创作主要是围绕一些基础乐理知识展开教学内容,包括调式旋律、节奏和声等概念,设计这一章节的目的在于在鉴赏影视音乐的过程中,从主题歌到插曲再到配乐等,都离不开音乐要素的分析,而除了一小部分接触过乐器演奏的学生之外,通识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音乐基础知识都较为薄弱,因此这个章节的设置是希望学生能掌握一些专业的音乐知识,从而在分析视听语言和音画关系的时候有更专业的见解,而非泛泛而谈,隔靴搔痒。

(4)增加了其它影视通识类教材中缺乏的技术章节。第六章类型影视音乐设计和第七章影视音乐编辑与分析则是跟技术相关的两个章节,这部分内容在其它教材中比较少见。它强调了影视音乐的技術性,影视音乐设计、现代录音技术手段应用、剪辑技术与技巧等,体现了影视音乐要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艺术效果的特殊艺术属性,从对音乐的图示化的分析,以及录音混音的思路再到音画组合剪辑的技巧等方面的基本论述,体现出编者专业的技术实操能力。

3.两部教材均可以作为通识课教材来使用。

前者概念明确,举例翔实,内容全面,特别是举证了大量经典影视音乐片段,侧重对影视音乐艺术的理解与鉴赏,为教师教学备课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后者概念明晰、简明扼要,内容通俗,增加了影视音乐编录技术的相关章节,教材内容去繁化简,简练普适,凸显了教材“概论”的精髓,给学生留下更多思考的空间。两部教材既可单独使用,也可根据教师的教学的具体需要选取局部章节使用。

三、对未来影视音乐通识教材发展的展望与思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培养综合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大学通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亦愈加凸显,需重新审视、准确定位,积极探索与世界同频共振、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国模式,为培养时代新人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因此,对未来影视音乐通识教材的编写理应体现出新时代的新追求,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1.响应“课程思政”号召,深挖通识课程中的“思政因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开启“课程思政”建设,“促进包括通识课、专业课在内的各类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挖掘和充实各类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2}。提炼影视音乐通识类课程中的文化属性,在 在潜移默化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引导。上海音乐出版社去年出版的韩天寿编著的红色经典艺术教育高等院校公共选修课教材《影视歌曲鉴赏》就是一本有益探索,该书由不同时期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歌颂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无数音乐作品中精选而成,分为四个部分,引导大学生学红色经典、爱红色经典、懂红色经典,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将音乐教学与影视作品结合进行品德教育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教材编写的新趋势,比如影视音乐中的民族文化传播,主旋律影视题材中的音乐创作等,都能通过影视音乐的通识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自豪感。

2.加强教材中视频素材的配套建设。

影视音乐类通识课程对影像资料有较高要求,因此教材应配备相对完善的视频资源,可以制作经典片段的光盘或者在纸质教材中插入二维码,学生通过扫码即可获得影像资源,提高了教师上课的便捷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加强对国外优秀影视音乐类著作的引进与翻译,提高课程的参考教材与补充教材质量。

国外相关课程的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崭新的视角和观念,由于国外的影视音乐制作工业相对成熟和规范,因此也有较多国内学界无法企及的最新研究成果,亦能够实现课程内容的国际化。人民邮电出版社近年来在该领域引进出版了一系列优秀著作《电影音乐人成长手册》《影视配乐的艺术与商业》《在音轨上》等,均来自于美国影视音乐配乐专业使用教材,内容包括影视音乐制作流程分工,影视音乐制作程序、影视音乐版权发行问题等我国教材从较少或从未涉及的领域。

结语

新时代下的影视音乐通识教材要与提升教学目标与质量相联系,作为通识课程的教师,虽然在教学内容的深度上不及专业课程,但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严谨性与时代性,只有利用好现有的高水平经典教材,潜心教学,教学相长,将来才能真正做出符合通识精品课程水准的有特色高质量的教材。

注释:

①李锦云.影视音乐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7):1.

②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高〔2016〕2号.

参考文献:

[1]曾田力,雷伟,徐晨.电影电视剧音乐分析教程[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7(8).

[2]李锦云.影视音乐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7).

注:本文系上海理工大学2020年度教师发展研究项目课程思政专题研究,课题题目:《当代影视音乐文化》课程的思政功能研究,项目编号:CFTD201013。

猜你喜欢

影视音乐通识教材
传播学视域下的影视音乐艺术研究
——评《影视音乐艺术》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保证高品质声音的还原 影视音乐制作公司的自家审片室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影视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