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Hcy Hs-CRP TNF-α IL-6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2021-03-30肖东芳邸丽丽刘海龙

河北医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缺血性脑梗死程度

肖东芳,王 瑶,邸丽丽,刘海龙

(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在临床上,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是非常常见且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脑血管疾病,一般多发于中老年的群体中,主要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组织缺血以及缺氧等导致的组织坏死,对于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眩晕、言语不清、肢体麻木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能出现残疾,甚至是死亡。这使得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估显得非常关键和重要,在临床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研究表明,该病最常见的病因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是该疾病的病理学基础[1]。对于同型半胱氨酸(Hcy),其主要是甲硫氨酸代谢一个中间产物,在动脉粥样硬化中有着非常重要和明显的作用,当患者出现脑部的缺血或者缺氧时会引发一系列的炎症,引起一定程度的局部炎症反应,进而对脑组织造成炎症损伤[2]。通过对白介素6(IL-6)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进行检测,能有效的评估患者的病情。对此,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是对血清中炎性因子的水平进行检验,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病情的严重程度其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探究,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提供科学的依据,将之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患者,时间在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之间,共包括260例。其中男性132例,女性128例,年龄62~76岁,平均(67.6±9.3)岁,诊断标准按《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3]执行,患者在短时间内出现了神经功能的明显损伤,且持续的时间超过了24h。另外,选取来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按照观察组患者的年龄范围和性别比例进行匹配,选择对照组患者参与本研究中,对照组包括了120例,男性为65例,而女性为55例,年龄63~79岁,其平均年龄为(68.5±8.9)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病情严重程度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区分,0~4分为轻度卒中(115例),5~15分为中度卒中(85例),16~42分为重度卒中(60例);轻度组男/女=60/55,平均(67.3±9.5)岁,中度组男/女=41/44,平均(67.8±9.2)岁,重度组男/女=31/29,平均(67.5±9.4)岁,3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梗死面积根据发病3~7d后脑部CT检查结果区分,其中<5cm3为小面积梗死(122例),5~15cm3为中等面积梗死(83例),>15cm3为大面积梗死(55例);小面积梗死男/女=62/60,平均(67.4±9.4)岁,中等面积梗死男/女=41/42,平均(67.7±9.6)岁,大面积梗死男/女=29/26,平均(67.9±9.7)岁,3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3检测方法:所有患者和对照组在入院后抽取空腹静脉血2mL置入无菌抗凝试管中,将血样在常温的环境放置,并进行离心,离心的速度为3000r/min,离心的时间为10min,待离心后取上清液。对血清中炎性因子的水平进行检验,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操作人员均具有操作资质,且根据相关的操作说明进行。

2 结 果

2.1两组受试者Hs-CRP、Hcy、TNF-α、IL-6比较:观察组Hcy、Hs-CRP、TNF-α、IL-6比较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Hs-CRP Hcy TNF-α IL-6比较

2.2不同程度脑梗死Hs-CRP、Hcy、TNF-α、IL-6比较:对比患者的Hs-CRP、Hcy、TNF-α、IL-6水平,3组患者存在差异(P<0.05),经Nemenyi检验,轻度患者最低,其次为中度患者,重度患者最高,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不同程度脑梗死Hs-CRP Hcy TNF-α IL-6比较

2.3不同脑梗死面积Hs-CRP、Hcy、TNF-α、IL-6比较:小面积梗死组患者Hs-CRP、Hcy、TNF-α、IL-6水平的明显低于中等面积梗死组和大面积梗死组,且中等面积梗死组患者Hs-CRP、Hcy、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大面积梗死组(P<0.05),见表3。

表3 不同脑梗死面积Hs-CRP Hcy TNF-α IL-6比较

2.4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Hs-CRP、Hcy、TNF-α、IL-6和NIHS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将Hs-CRP、Hcy、TNF-α、IL-6作为自变量,将NIHSS评分作为因变量,经过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s-CRP、Hcy、TNF-α、IL-6和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见表4。

表4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Hs-CRP Hcy TNF-α IL-6和NIHS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3 讨 论

在临床上,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是非常常见且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脑血管疾病,一般多发于中老年的群体中,具有高致残率,同时具有高死亡和高复发率。根据研究表明,该病最常见的病因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当患者出现脑部的缺血或者缺氧时会引发一系列的炎症,引起一定程度的局部炎症反应,进而对脑组织造成炎症损伤[1]。因此,治疗该疾病的关键即为改善脑组织的供氧,促进神经组织恢复[4]。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脑梗死机制的研究也愈发成熟,人们逐渐的关注脑缺血早期的炎症反应,同时脑缺血损伤等也得到了关注。根据研究表明,Hcy主要是在半胱氨酸以及蛋氨酸的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在增强血小板功能以及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可能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从而使得脑血管疾病以及冠心病发病的机率显著增加[5]。研究显示,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时,所出现的功能障碍主要是局部炎症损伤导致[6,7]。而hs-CRP、IL-6、TNF-α等均是炎症因子,能够直接参与到机体的炎症反应中,因此,在机体炎症状态中上述炎症因子发挥了重要作用,是重要的参考指标[8]。

对此,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看出,对比研究对象的Hs-CRP、Hcy、TNF-α、IL-6水平,健康组显著低于脑卒中患者(P<0.05),对比脑卒中患者的Hs-CRP、Hcy、TNF-α、IL-6水平,轻度患者最低,其次为中度患者,重度患者最高,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小面积梗死组患者Hs-CRP、Hcy、TNF-α、IL-6水平的明显低于中等面积梗死组和大面积梗死组,且中等面积梗死组患者Hs-CRP、Hcy、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大面积梗死组(P<0.05)。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对血清中各个炎性因子的水平进行检验发现,血清中的炎性因子水平与NIHSS得分呈正相关,这说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能够通过上述的因子进行评估。这可能是患者在患病后,机体内会释放大量的Hcy,这会导致血小板的功能增强,进而可能导致血小板出现一定的凝集,进而形成血栓,同时可能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出现明显的增殖,进而使得脑动脉的粥样硬化的程度增加,导致脑内的血液循环出现较为严重的障碍,使得机体出现局部的炎症,进而促进炎症因子的释放,炎症因子会对组织以及神经细胞等造成一定的损伤,导致患者的神经功能出现一定的受损。同时,患者的病情越严重上升的因子水平则会越高,因此能够通过检测上述炎症因子水平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对于临床的治疗有着一定的意义和作用。

综上所述,血清Hcy、hs-CRP、IL-6和TNF-α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能够运用这些指标对患者病情进行相应的评估,无论是对于患者的治疗还是临床的应用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猜你喜欢

缺血性脑梗死程度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伴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胃黏膜保护治疗的对照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