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移后延强化式保温护理在外伤性肝破裂患者术中的应用

2021-03-30王丹孙冬兰程灵娜赵艳红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外伤性寒战例数

王丹,孙冬兰,程灵娜,赵艳红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手术部,河南 焦作 454000)

外伤性肝破裂是临床常见急腹症,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安全[1]。外科手术是治疗外伤性肝破裂的常用方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控制病情。长期临床实践证实,低体温不仅影响手术效果,而且易增加致死风险,故如何预防低体温的发生是目前临床护理工作的关键和难点[2]。前移后延强化式保温护理是一种新型的保温护理方法,在创伤患者围手术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本研究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5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前移后延强化式保温护理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5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保温组与常规组,各33例。保温组男25例,女8例,年龄17~52岁,平均(34.65±8.36)岁,5例外物刺伤,18例交通事故,10例坠落伤;常规组男27例,女6例,年龄18~53岁,平均(35.83±8.05)岁,4例外物刺伤,20例交通事故,9例坠落伤。两组性别、年龄、病因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通过X线、CT等检查确诊为外伤性肝破裂;②肝脏损伤分级≤Ⅳ级;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④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合并脾、胃肠道损伤;②合并凝血功能、免疫功能障碍。

1.3 干预方法

1.3.1常规组 进行常规外伤性肝破裂围手术期护理,包括健康宣教、手术室温湿度控制、执行医嘱、协助康复训练等。

1.3.2保温组 在常规组基础上进行前移后延强化式保温护理。(1)术前准备:对专科护士进行培训,包括加温设备的操作、低体温的预防措施等,每周3次,共培训2周,培训结束择考核优秀者参与本研究。(2)术中强化保温:利用茧对流变暖系统加热手术床,系统温度由46 ℃降低至43 ℃ 10 min后,观察过滤状态指示器、安全监测系统;呼吸道丢失热量的防护工具采用呼吸道热交换器;调节变温水毯温度,维持在38~39 ℃;加温仪加温患者血液,血液制品、其他注射液体经过加温仪加热(36.5~37.0 ℃)处理后再行注入;冲洗液利用恒温箱保温(38 ℃);温水预热止血垫至38 ℃。(3)术后:估计距手术结束时间<30 min时,采用充气式升温毯维持转运床温度于38 ℃;手术结束时,将患者转移至加温转移床,加盖棉被,送至重症监护室,进行病房保温。

1.4 观察指标(1)两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费用。(2)两组低体温(体温<35 ℃)发生率、寒战发生率。寒战分级:颈部、面部轻微肌肉抽动为Ⅰ级;上肢、头颈部颤抖为Ⅱ级;全身剧烈抖动为Ⅲ级,寒战发生率为Ⅰ级例数、Ⅱ级例数、Ⅲ级例数之和占总例数的百分比。(3)两组入手术室时(T0)、手术30 min时(T1)、手术60 min时(T2)、手术90 min时(T3)、返回重症监护室时(T4)鼻咽温度。(4)两组护理满意度,以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定,内容包括护理效果、服务态度、舒适度等,满分100分,其中满意>80分,基本满意60~80分,不满意<60分。总满意度为满意例数与基本满意例数之和占总例数的百分比。

2 结果

2.1 恢复情况及住院费用保温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住院费用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低体温、寒战发生率保温组低体温发生率、寒战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恢复情况及住院费用比较

表2 两组低体温、寒战发生情况比较 [n(%)]

2.3 鼻咽温度T0时,两组患者鼻咽温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T1、T2、T3、T4时鼻咽温度均低于T0时,保温组T1、T2、T3、T4时鼻咽温度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同时刻鼻咽温度比较

2.4 护理满意度保温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外伤性肝损伤发生率日趋上升,调查显示,腹部损伤人群中约20%~30%为肝脏损伤,手术治疗虽可有效改善症状,但术中易发生低体温,影响手术效果,故采取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稳定术中体温,对确保手术安全、改善病情具有重要意义[4]。

前移后延强化式保温护理是对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的进一步强化,通过各种保温仪器及预见性措施,预防热量散失,稳定患者体温,降低低体温所致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此外,相对稳定的体温,可保证机体内酶活性,促使胃肠等器官正常运行,有助于促进术后恢复[5]。前移后延强化式保温护理通过术前干预,可提升专科护士保温仪器操作能力,帮助其了解低体温产生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升保温效果;通过术中强化保温干预,可充分发挥现代科学仪器的作用,全方位阻断致体温下降的危险因素,促使患者体温处于稳定状态;通过术后保温干预,可预见性地避免术后患者转移过程中热量流失,降低体温下降风险[6]。本研究结果显示,保温组T1、T2、T3、T4鼻咽温度均高于常规组,低体温、寒战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可见前移后延强化式保温护理可稳定外伤性肝破裂患者术中体温,降低术中低体温风险,减少寒战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保温组患者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均较常规组短,住院费用较常规组少,护理满意度较常规组高,提示前移后延强化式保温护理应用于外伤性肝破裂患者可促进其术后恢复,减轻住院负担,增强护理满意度。前移后延强化式保温护理能有效降低术中低体温发生风险,保障机体内酶活性相对稳定,故可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7],同时术中体温相对稳定,有利于器官正常运行,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8]。因此,其能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促使患者尽快回归健康生活,以减轻经济负担,增强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于外伤性肝破裂患者,前移后延强化式保温护理有助于减少术中低体温、寒战的发生风险,稳定术中体温,促进术后康复,减轻住院负担,提高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外伤性寒战例数
对不同细胞类型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特征的分析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流程管理在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救治护理配合中的应用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实施严谨的保暖措施对剖宫产产妇术中寒战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剖宫产术麻醉中应用小剂量舒芬太尼对预防寒战和牵拉痛效果分析
全麻术后寒战的危险因素与防范措施
外伤性迟发脑内血肿的CT表现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