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桦树皮文化表现形式与工艺对比

2021-03-30陶丹丹

大众文艺 2021年4期
关键词:压痕器皿粘贴

陶丹丹 张 晗

(黑河学院,黑龙江黑河 164300)

一、桦树皮文化表现形式

桦树皮文化的历史悠久,演变历史久远,最初最古老的桦树皮文化我们已经无法从生活中完全摸索到它的样子,我们只能依靠文献古籍和当代桦树皮文化状况进行简单对比,才能依稀看到桦树皮文化的演变过程。有关记载我国北方狩猎民族创造桦树皮文化最早的文献见于清代《黑龙江外纪》其“山谷多桦树皮以贴车为盖,为穹庐,为扎哈(小舟)纵缝之……”上述文献记述的是用桦树皮覆盖的一种棚车,还有用于居住的临时尖顶锥形帐篷在北部满族人中称撮罗子,鄂伦春则叫斜仁柱,大多用桦树皮围建鄂温克也会用兽皮围建其他国家也有用草毡、布或直接用树干搭建。而我国古代北方各个狩猎民族所用的桦树皮船。我们通过考古学所提供的经碳14测定结果进一步证明,我国北方狩猎民族使用桦树皮器物的时间,至少早于《黑龙江外纪》记载时间两千七百年以上。经过比对,我们可以看到,桦树皮文化演变的简要过程,从最早的生活器皿到桦树皮桶再到各种形式的工艺品摆件;从最简单的缝合咬合技法到精巧的压痕镂空技法;从最初的原始简单生活实用品到陶冶人们艺术情操的桦树皮艺术作品。

桦树皮的制作形式和工艺比较多样化,桦树皮工艺的表现形式比较复杂多样。在根据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可分为桦树皮平面艺术和桦树皮工艺立体两大类来表现,由于文化和审美情趣的不同国内外各民族的艺术风格有所不同。

(一)桦树皮平面艺术表现形式

桦树皮平面表现形式有桦树皮画、桦树皮平面装修装饰、桦树皮平面装饰材料、壁画等等。表现形式制作手法多样。在这里着重介绍一下桦树皮画。从桦树皮画的发展史来看,桦树皮画起源于民族图腾最早的简单神像和桦树皮器皿上的彩绘及剪贴纹样,再进一步发展为民族生活场景的简单平面粘贴画、镶嵌粘贴画、立体粘贴画,直至2004年桦树皮自然纹理画的出现开启了桦树皮画的新征程。在此基础上出现桦树皮油画、桦树皮国画、桦树皮多元素的粘贴彩绘画等等的艺术表现形式的桦树皮画风格。目前从艺术特点和工艺特点可分为三大类:即粘贴画类、压痕画类、自然纹理画类。

1.粘贴画

根据构图用处理好的不同颜色的不同状态的桦树皮拼粘在不同的底板上(卡纸板、宣纸、木板等)结合相应技法形成的美术作品。特点是表现技法多样化、风格多样化、表现题材多样化。桦树皮粘贴画可分为:立体粘贴、平面粘贴、镶嵌粘贴、自然纹理粘贴与桦树皮各种绘画形式结合的粘贴画等。

2.压痕画

利用硬物在桦树皮表面上压出痕迹来表现艺术纹样的制作工艺。最初古老传统工艺以手工为主。包括骨刺压痕法 现代工具压痕法 模具压痕法等。

3.自然纹理画

以桦树皮表面上独有的纹理、结、包、疤痕等自然的纹理经过熏、燎、烫、画、刻、分层等技术手法巧妙地处理表现出来的美术作品。可分为油画风格、国画风格、综合材料表现法的桦树皮画和纯自然抽象等风格的桦树皮画。

(二)桦树皮立体艺术表现形式

包含生活实用制品和树皮工艺摆件等。根据实用价值表现桦树皮立体可分为建筑方面、生产工具方面、生活用品方面、宗教信仰方面、审美情趣等方面。深度分析可分为衣(服装鞋帽)、食(生活器皿)、住(房屋铺盖)、行(船只运输)、家居(家具、花瓶)、饰品(头饰、首饰、箱包等)、工具(刀、弓、箭、斧、戟)、艺术品(用桦树皮制作的各类立体造型,公共景观,及公共雕塑)。

二、国内外桦树皮工艺对比

桦树皮文化在我国北方狩猎民族历史上,从肃慎、东胡、匈奴、女真、回鹘、蒙古、满族、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赫哲、锡伯等民族世世代代沿袭着独特古老的生活方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也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特殊的物质文化。

除了中国部分民族,在世界北纬45-到70°之间的次北极圈桦树文化带也有许多其他国家少数民族使用桦树皮的生活习性。特别是围绕北极地区的国家,如:加拿大、芬兰、挪威、冰岛、格陵兰 、俄罗斯、美国等国家的游牧狩猎民族。至今,还有人在使用和创作用的桦树皮所制作的手工生活艺术品。其他国家民族与中国传统器皿在造型上有很多共性与特性。共性主要是由桦树皮特性来决定的。比如桦树皮器皿多以圆筒形为主是因为桦树皮用来卷筒最好操作最有稳定性所以较为常用。由于桦树皮可以整张剥离而且不透水有一定的韧性可以折叠的特点各国不约而同地采取四边折叠缝合的制作技艺,而各国原始部落采均用桦树皮为盖的仓库及圆锥形建筑。另有桦树皮船、桦树皮帽、桦树皮刀柄等也是通用的工艺形式。但在纹样和文化符号上会有不同的风格表现(由地域文化决定)。比如通用的缝合法;有些使用兽筋有些用马尾有些则用树条,是因为自然的生活环境不同导致材料不同,所以采取的工艺有所差异。缝合纹样就是受文化及宗教影响而各有不同。俄罗斯族用马尾缝合除各种几何纹样的针法独特美观独具特色,芬兰族善用犴毛刺绣在桦树皮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桦树皮艺术表现形式。

(一)在造型上的对比

造型上对比世界各使用桦树皮的民族都采用圆锥形住所。器皿多为圆筒状如:桦树皮水桶是带底的圆柱形筒状,桶口边钻有两孔,穿个横棍便能手提,我国有其他国家也有还有用动物角做提梁的,有些做工原始简单有些做工精美;箱子有长方形和椭圆形两种,各国都有只是工艺的精美程度不同;拾果工具在采集时常用到,形似桦树皮水桶,只是多出一个舌形有锯齿的缺口我国特有。“各类盒子造型多样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采取的装饰技法及纹样区别很大有些简单有些精美;摇篮用于狩猎生活时一种抚育幼儿的摇篮比较通用几个国家的民族都有运用但在个体造型上稍有区别有与兽皮结合的有与木片结合的还有与织布结合的;烟盒类储物盒,便于携带且防潮,底和盖刻有各种花纹。可放烟、盐、火药、火石等怕潮怕湿需随身携带物品的”桦树皮盆碗等用一块方形桦皮,将四角剪开或折叠,从剪开处折起缝合,剪平沿口处并镶薄木边各国各民族通用缝合工艺各有千秋。桦树皮篓将大张桦树皮四角剪开折起缝合而成,底大口小,上口镶有木边,盖和帮刻有花纹这种独特造型各国各民族都有存在但在细节和装饰技法各具特色。

通过上述研究结果我们不难发现,当最初的桦树皮制品具有实用性特性之后,人们会在保持它实用性的同时对它的外部或内部等多种形态进行审美理解后的改造,提升桦树皮制品本身的工艺艺术性。这也映衬了人们在满足物质最本源的基础需要后,便会提升精神审美方向的改变,并由此反推审美提高和实用性结合。

(二)在传统纹饰上的对比

在我国采用云纹造型比较多通过不同时代和民族传承过程中会有些不同的演变,鄂伦春采用独特的骨刺压痕纹样多为几何纹,动物纹、花草纹三种。几何形纹饰,多水波纹、丁字纹、云卷纹、双十纹、单回纹、双回纹、半圆纹等。形成独具风采的装饰带和适合纹样,显得花纹繁密,意曲甚佳是本民族特有表现形式。花草纹和驯鹿纹在敖鲁古雅狩猎鄂温克人特色耳语平兽皮结合的桦树皮器皿装饰中更显独特风格。

(三)在加工特征上的对比

从加工特征来看,中外桦树皮文化在加工特征上存在着很多共性与区别。如咬合法、木条缝合法、四边缝合法、松油胶密封法及各种压痕工艺都是桦树皮文化中各国各民族不谋而合共同存在的,所有共性都是由于桦树皮材料特性来决定的。

各国不一样的装饰风格及技法,如:俄罗斯的一些民族的马尾搓线缝制几何纹样,用于装浓汤及食物。那乃族多为柳条缝合剔除法,结合黑颜料的花鸟纹样的各类器皿寓意吉祥幸福。编织工艺及压痕工艺较为先进。彩绘工艺更加丰富,除了花草几何纹样还可加以其他丰富的绘画技巧。编制工艺独特在俄罗斯常把桦树皮裁剪成条状再进行编制。可以编制成鞋和各种包篓等。黑龙江域的鄂伦春族原始状态的桦树皮制品,多以兽筋结合榆树或柳树片为骨架缝制纹样,压痕工艺比较独特使用骨针刺花法,多以云纹、水纹、火纹及花草纹为主的桦树皮器皿。与民族生活环境有关长期与世隔绝的游猎生活,工具多为就地取材。鄂伦春族发现用兽骨折断后的断面可以在桦树皮上压出独特的纹样。额尔古纳河流域鄂温克族桦树皮与兽皮缝制而成的生活器皿与俄罗斯那乃族相似。大兴安岭海兰泡一带鄂伦春族则善用马鬃马尾线和柳树条和桦树皮条来缝制,这些加工特征与其他国家民族一样都有其制作方法。纹样受俄罗斯影响多为雕刻的曲线花草纹为主;满族和其他民族一样,但在装饰法上比其他民族先进。有镂刻纹、刻划纹、压印纹、三角纹、点刺纹、半圆纹、圆圈纹、“上”形纹、“人”字纹、“一”字纹等。[达斡尔族用桦树皮做桦皮篓、鱼饵罐、桦树皮桶、盒等。在中国传统工艺里未见编制工艺,传统纹样加工特征区别明显。

(四)在国内外桦树皮制品的创新技法上的对比

在近百年来手工艺和工业化飞速发展之下,从俄罗斯的模具压痕纹、彩绘、编织等多种形式,再到我国的桦树皮镂刻叠加工艺各种表现形式上的丰富多样,从头饰,到器皿用具,应有尽有。立体成型方式也从缝制到多种工艺结合、胶粘成形为主。赫哲族和左岸那乃人集聚地工艺特色以黑白纹样的花鸟走兽为主的器皿及工艺品。鄂伦春族的骨刺法现代用品私人订制烟盒、茶叶、罐笔筒、包包等,都充分地表现出桦树皮工艺加工的一些共性与独特性。

美术作品:桦树皮粘贴画、镶嵌画、自然纹理画、色彩画等,桦树皮热压画,桦树皮烙画等。融入现代人审美理念及艺术元素,包括现代工具的使用都使作品质量、艺术效果及形式有所突飞猛进的提升。

三、结语

“利用现代美术元素给古老的桦皮文化注入新的艺术理念。”这是本文笔者陶丹丹说过的话,也是她终生的追求。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桦树皮文化一直处于不断进步与发展之中,通过对桦树皮文化表现形式与工艺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工艺发展情况与社会发展形态,而桦树皮文化的表现形式与工艺也终将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猜你喜欢

压痕器皿粘贴
无菌包凹印生产线压痕打孔连线驱动新结构
变量压痕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忙忙碌碌的人们
满盈者,不损何为
瓶瓶罐罐
春天
被选中的器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