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人为何也网购成瘾

2021-03-29谭敦民

保健医苑 2021年3期
关键词:银发族空虚多巴胺

文/谭敦民

64 岁的余女士每天忙着收快递,最多的一天收五六个包裹,平素也有两三个快递到家。女儿有点儿无奈地告诉邻居:“我妈自从学会网购以后,就上了瘾,家里全是快递包装的纸盒、纸箱,花钱事儿小,最大的问题是买回来的东西不那么实用,有半数都没用过。”可余女士不这么说,每次网购来东西,于女士都会说比市场价便宜了多少,省了多少钱。但仔细算算,由于余女士买的东西太多,家里支出不仅没有节省,反而增加了。

无独有偶,66 岁的高大爷也是网购热心者。高大爷退休前是单位领导,他购买更多的是保健品,他是好多网购公司的“会员”,遇到折扣大的保健品都会出手。什么各种补钙产品、补锌产品、补硒产品、补碘产品,买了一批又一批。网购来的保健品真正顾得上吃的不算多,大约有一半成了摆设。有的闲着堆上一阵子以后,产品过期感觉没用了,就当垃圾扔掉了。儿子笑他上当受骗,他却不以为意,自称吃了保健品以后身体状况好了不少。

调查发现,现今的网购已不再是中青年的专利,越来越多的银发族加入了网购大军,使昔日一度曾不被人看好的网购越来越有声势和气势,有直超实体店之势。网购为何如此火爆?为什么银发族也愿意加入网购大军呢?

毋庸讳言,网购不像实体店占那么多店面、没用那么多人,也没有实体店那么多费用,所以价格相对便宜。老年人之所以也热衷网购,图便宜可能是其中原因之一。这些老年人都是在艰苦年代磨练过的,节俭惯了,善于“艰苦奋斗”,购物当然希望少花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属于心理方面的,好多老人属于空巢老人,家里只有老两口,甚至平素只是孤身一人,网上购物是为了填补心里的空虚。

现在60~70 岁老年人的家庭大都属于独生子女家庭。子女长大成人以后结婚另过,原来的家庭只剩下老两口,有的只剩下一口。那种退休后无所事事的空虚寂寞感时时啃噬着他们的心灵,那种无助和落寞难以名状……如果子女住得近,且比较孝顺,经常回家看看,会减轻不少老人的空虚不适之感;如果与此相反,子女居住距离较远,且家庭观念淡漠,就更增加了老人的空虚落寞。为了减少这种空虚心理,除了结朋会友,选择网购也是出路之一。于是,银发族大批加入网购。

购物会带来一种满足的愉悦感,会刺激大脑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是一种与奖励有关的神经递质,可以让人感到愉悦、开心。当人们购物时,尤其是买到喜欢又便宜的物品时,大脑就会激活这种奖励机制。相较于线下门店,网商的促销活动更多、力度更大,自然也更容易激活大脑的这种奖励机制,让消费者感到高兴。对于孤独的、缺乏爱好的老人来说,购物的这种奖励机制可以帮助他们预防抑郁心理和抑郁症。另外,网购有时候也会加强老人与家人的联系,尤其是当买到好东西,得到家人的肯定时,老人会因此产生成就感、价值感,对心理健康有正面的积极作用。

网购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如果网购成瘾了,就是心理问题了。人的大脑有着自动追求多巴胺的机制,所以购物刺激多巴胺分泌很容易成瘾。有专家提醒,当网上购物出现以下行为时,就应该警惕是否购物成瘾了。

一种是购买的东西过多,用不完或用不上。当发现购买的东西过多,天天都要网购,怎么都用不完时,那就可能已经网购成瘾了。

一种是每天过分依赖购物。好像生活中只有购物是有意义的,购物就马上感受到愉悦,做其他事儿不感兴趣,或者提不起精神。

一种是已经开始透支。当购物所花费的款项已经超过收入,超过了可以承受的范围,出现透支,甚至无法收手时,那么可能就是网购成瘾的征兆。

无论老人还是中青年,一旦出现购物成瘾,都是一种心理病态,亲人或朋友应该帮助他们走出思维误区,摆脱成瘾的状态。

不少儿女看到老人热衷网购,最大的忧虑是怕老人乱花钱。但好多做子女的不了解家里老人的心理状态,不了解老人的心理需要。做子女的这时候应该常回家看看,加强与老人的沟通,多去聊聊天,了解老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尽可能多的与老人在一起聚聚,或者干脆搬到一起居住。要多带老人出去走走,要让他们有机会发挥自己的特长,并可以培养老人新的爱好,比如唱歌、跳舞、绘画、书法等,转移老人的单一注意力,让老人在其他方面获得认可和满足。这样,老人的心理空虚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对购物的依赖也会随之减轻。

同时,要在和风细雨的谈话中,多和老人摆事实、讲道理。老人到一定年龄思维退化,有可能变成了老小孩,对某些事情看不透本质,很需要头脑清醒的子女用让其能接受的话指点迷津。如比较混乱的保健品市场,在火热的行情背后,乱象迭出,存在着大量的过头宣传和各种不实之词,有的被包装成了“包治百病”的神药,有的保健食品居然可以治疗癌症……很多“三无”产品依靠忽悠蒙骗消费者尤其是老人牟取暴利。《人民日报》曾经专门刊发文章,揭露保健品的阴暗面。应该把这些一一告诉老人,老人一般都会看到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所节制或改变。

最好不要硬性阻止老人参与网购。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尚可,在提醒理智消费的情况下,尽量满足老人的购物欲望。消费心理学指出,老年人在购物时对价格最为敏感,价格低会使老人更加愉悦,但如果购买了贵价商品,极容易刺激老人产生愧疚感、后悔、焦虑等负面情绪。所以,应该劝说购物老人更要理性,尤其是对于昂贵商品更应谨慎。在网购时,还需注意防止诈骗。网络上存在很多虚假网购平台,老年人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很容易上当。所以,要告诉老人使用正规的网购平台,购物前最好咨询一下明白人,免得上当受骗。

身为子女者应该知晓老人最需要的是陪伴,独居老人尤其如此。长期的空窗和孤独感有时会逼着老人寻求存在感,会让老人找到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比如网购。因此,做子女的应该想到老人,多关心老人,让老人度过一个健康而又充实的晚年。

猜你喜欢

银发族空虚多巴胺
618反差式消费新趋势:去标签化,银发族“存在感”变强
贪婪的多巴胺
搞不定多巴胺还谈什么人生?
突然空虚
购买“空虚”
跟踪导练(四)(4)
15 Seconds to Stardom
公共图书馆开展老年人阅读服务研究
减脂和多巴胺的秘密
银发族的静脉输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