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准妈妈们要警惕两种孕期并发疾病

2021-03-28王梅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21年1期
关键词:误区胎儿产后

王梅

妊娠是女性需要经历的一个特殊的生理阶段。十个月的妊娠期需要做好的工作有很多。如何健康地度过这个人生痛苦并快乐的阶段呢?有两种孕期并发疾病要警惕。

第一种:妊高症

孕期高血压全称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症),是妊娠期妇女所特有而又常见的疾病。妊高症对孕妇和胎儿都会造成危害。

1.易对母胎健康造成威胁。妊高症极易引起胎盘的早期剥离,造成孕妇心力衰竭、凝血功能障碍、脑出血、肾功能衰竭以及产后血液循环障碍等。同时还会造成胎儿早产、宫内死亡、新生儿窒息等问题,妊高症的情况越严重,对母体和胎儿的危害就越大。

2.有可能造成胎儿流产。大部分情况下,孕妇在得了妊娠高血压的情况下能保住孩子,但孕期孕妇的情绪往往波动较大,难免会有焦虑情绪出现,这样对胎儿的血压影响就会很大。不仅孕妇的血压很难被控制,胎儿也极有可能发生流产危险。

妊高症常见的四个误区

误区一:没有症状就代表没有妊高症妊高症患者在患病初期一般没有症状,但不要认为没有症状就代表没有妊高症。当出现了头晕、头痛、双腿水肿等症状时,也许病情已发展到中度了。

误区二:怀孕后就不要干活很多家庭都认为怀孕后就不要多动,最好卧床休息。其实,轻度的体力活动不但能使精神放松,还能控制体重、调节神经功能,有助于血管扩张。所以,患妊高症的孕妇可以做轻度的体力活动。如果整天躺在床上不动,反而还会使体重增加,不利于治疗。

误区三:怀孕前血压偏低就不会患妊高症其实,无论怀孕前血压如何,在怀孕后得妊高症的概率是一样的。不会因为孕前是低血压就不会得妊高症。

误区四:分娩后妊高症就好了患有妊高症的产妇分娩后,需要一段时间才会恢复正常血压,而且产后3天是发生重度妊高症的危险阶段。患病产妇要遵从医嘱服用三天降压药,以保持血压稳定。这些药物不会对母乳喂养造成影响。产后一个月要到医院进行包括血压、尿蛋白等的检测,多数人会在一个月左右恢复正常。如果血压不能恢复正常,应及时请医生诊治。

防治妊高症需要注意七点

1.懷孕期间要保持愉快、积极的心态。控制妊高症不一定都要靠药物。而且药物对孕妇也有不利影响。建议孕妇可以采取情绪胎教的方法。焦虑、紧张情绪都会导致孕妇的血压升高,而情绪胎教在缓解焦虑、紧张情绪方面有着非常不错的效果。它是基于音乐引导想象以及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训练,对孕期女性进行科学的情绪调理,通过妈妈的神经递质作用,促使胎儿的大脑得以良好的发育。通过情绪胎教的心率变异性反馈训练,引导孕妇有针对性地控制心跳节律同步。以此来调节心理压力或不良情绪造成的不良影响,帮助控制妊高症。

2.孕期要加强营养并适当休息,至少保证每天睡眠8-10小时。睡眠时宜取左侧卧位。可减轻子宫对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的压迫,使回心血量增加,改善子宫胎盘的血供。睡眠或坐姿时可垫高双足,以利于血液循环。

3.孕期增加营养,以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叶酸、钙、铁及其他微量元素摄人为主。从妊娠20周开始,每天补充钙剂1-2克,可减少妊高症的发生。进食当季新鲜蔬菜,减少脂肪和盐的摄入,限制GJ值(升糖指数)过高的水果和甜食的摄入。

4.适当锻炼,可选择散步、孕妇瑜伽等运动量较轻的运动,避免幅度过大以及用力屏气的动作,以免发生意外。

5.妊娠早期需监测基础血压。正常情况下,在妊娠早、中期可每月产检1次,28周后每2周产检1次,36周后每周产检1次,超过预产期者每2-3天产检1次。

6.孕妇年龄<18周岁或>40岁、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病史、有家族史、慢性高血压、糖尿病、营养不良、有心肾及严重贫血等疾病的孕妇,更需加强产前医疗保健,可自行监测每日血压和体重变化并记录,如有上升趋势,应及时就医。

7.妊高症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需适当休息,按医嘱规范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者及时住院。如产后血压仍较高,需继续治疗,防止引起高血压等后遗症。

第二种:妊娠糖尿病

妊娠合并糖尿病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糖尿病合并妊娠,即孕妇妊娠前已患有糖尿病,占妊娠合并糖尿病的10% - 20%。另一种是妊娠期糖尿病(GDM),指妊娠前无糖尿病病史或未发现糖尿病,妊娠后发生或发现了糖尿病。此类病人占妊娠合并糖尿病的80%以上,占妊娠总数的2% -3%。

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

1.生活方式干预。饮食指导和运动锻炼是妊娠糖尿病管理的首要手段。妊娠糖尿病女性必须接受实用性的营养学教育和指导,确保能够正确选择食物的质量和数量。分娩后也需要坚持同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未来发生肥胖、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中西医结合治疗。如果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无法有效控制血糖,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

3.产后随访与护理。产后是母婴开始有益健康的干预措施的重要时期,以降低未来多种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由于妊娠糖尿病可能代表之前存在的未被诊断的2型糖尿病,故建议有妊娠糖尿病病史的妇女,在产后6 - 12周采用非孕期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标准,进行糖尿病筛查。有妊娠糖尿病病史的妇女以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所以,对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状态的随访十分重要,至少每3年筛查1次是否已经发展为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患者常见两个误区

1.饥饿控糖法。有些孕妇靠饿来控制血糖,减少食物摄入量。而身体处于饥饿状态,会分解体内脂肪来提供能量,由此产生大量酮体,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酸中毒。且怀孕早期反应孕吐严重,食欲不振,更容易出现酮症酸中毒。孕妇饥饿会影响对胎儿的能量供给,出现发育迟缓等问题。

2.自然痊愈法。有些孕妇认为妊娠糖尿病是怀孕导致的,等着生完孩子就好了,不用刻意治疗。其实,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将来转为2型糖尿病的机会明显增加,生完孩子后遵医嘱定期检查和随访非常必要。孕期更要听从医嘱,适当用药控制血糖。

对于怀孕期妈妈来说,自己吃得好,肚子里的宝宝才健康。我们建议血糖高的孕妈妈在怀孕早期,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不低于1500千卡,晚期不低于1800千卡。三顿正餐能量应控制在每日摄入总能量的10%-15%、30%、30%;饥饿时可适当加餐。早餐可以选择牛奶200-250毫升,鸡蛋1个,馒头、包子类主食50克,绿叶蔬菜250克,不推荐稀饭;午餐可以吃米饭75-100克,绿叶蔬菜250克,鱼虾、红肉等100-150克(包括汤中的蔬菜和肉类);晚餐和午餐类似,睡前喝200-250毫升牛奶。

猜你喜欢

误区胎儿产后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如何避免产后大出血
MRI在胎儿唇腭裂中的诊断价值
冬季洗澡的误区
孕期适度锻炼能够促进胎儿的健康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