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护理干预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2021-03-28陈海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32期
关键词:胆结石护理人员方案

陈海燕

(万年县中医院,江西 上饶 335500)

胆结石在临床治疗中属于常见病、多发病,在临床治疗中也被称之为胆囊结石。此疾病是指患者胆囊器官中发生结石类疾病[1-2]。胆囊结石发生活率较高,近年来胆囊结石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高趋势[3-4]。据临床有关资料证实,胆囊结石已经成为胆道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胆结石在发生后会诱发与引起疼痛,给患者生理、心理造成双重影响[5-6]。胆结石在临床治疗中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常用的治疗方案为手术治疗。虽然手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手术治疗方案为有创操作,故而需配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7-8]。本研究旨在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20年1—12月因胆结石就诊于我院的66例患者进行调研。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每组33例。对照组中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为16例与17例,年龄跨度在46~65岁,中位年龄为55.01岁。观察组中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为15例与18例,年龄跨度在47~65岁,中位年龄为55.15岁。两组就诊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则采用全面护理干预方案,具体实施情况如下。①术前护理:手术开始前,护理人员要进行常规访视,在访视过程中检测、记录患者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对于存在紧张、焦虑、不安情绪反应的患者,要对其实施心理干预与疏导,可选择为患者讲述治疗成功案例、预后等方式帮助患者消除、改善不良情绪反应、心理压力。同时告知择期手术者,可多食用一些高蛋白、高热量食物以及术前禁食8 h,术前禁饮2 h。②术后护理配合: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以眼神、肢体、语言鼓励为主,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自信心,提高患者对于医师、护理人员的配合程度,术中要严格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并做好突然应急状况的准备工作。在实施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与主治医师做好配合,准备好术中所使用的器械、药棉等设备,保证术中留置管道的通畅性。③术后护理干预:手术结束后,保证患者有效的氧气供给,同时协助患者将头部偏向一侧,患者清醒后,协助患者选择半卧位。在患者身体恢复后,根据患者年龄、恢复情况制订早期康复锻炼方案,以此来减少患者切口的张力。此外,还要辅以有效的措施降低肠粘连情况的发生,同时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术后对患者实施呼吸监测、心率监测,避免患者发生休克。术后24 h,根据患者排气情况,叮嘱患者服用流质食物,保证患者身体营养供给的充足,术后48 h后可根据患者饮食喜好制订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补充钾元素,同时告知患者避免食用豆制品、豆类食品。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指标:从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2个方面进行统计。②护理满意评:采用评分方式进行,得分越高证明患者对于本次护理越认可。③不良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证明患者负性情绪越重。④生活质量:采用评分表格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证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60.11±4.91)mL、手术时间为(49.35±3.72)min;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29.41±3.61)mL、手术时间为(32.15±2.15)min。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评分比较 对照组护理满意评分(70.16±5.31)分,观察组护理满意评分(90.61±2.01)分。观察组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不良情绪改善情况比较 对照组SDS 评分为(35.16±1.15)分,SAS评分为(29.15±1.09)分;观察组SDS评分为(21.09±1.08)分,SAS评分为(19.98±1.05)分。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72.05±1.21)分,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90.15±1.15)分。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胆结石在临床治疗中具备发病率高的特点,近年来胆结石发生率呈逐年增高趋势[9-10]。胆结石疾病特殊,且为进展性疾病,随着病情的进展会诱发与引起疼痛,甚至发生感染,给患者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造成影响[11-12]。多数患者在治疗期间受到疾病、手术等因素的刺激诱发疼痛,进而产生抑郁、焦虑、不安的情绪反应,对预后、术后康复造成影响[13-14]。为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配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在通常情况下,传统常规护理有一定的功效,但作用不甚理想[15-16]。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与实施效果,建议采用全面护理干预方案。全面护理干预在实施过程中,会充分考虑到手术风险、患者身体所受到的影响,可加快与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全面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方案,在实施期间,护理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围手术期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经术前护理、心理干预、常规准备工作,可有效的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为手术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通过术中配合医师操作、手术器械准备,可提高手术安全性,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术后生命体征以及病情变化监测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在胆结石手术治疗患者中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方案的效果优异,可改善不良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猜你喜欢

胆结石护理人员方案
烂脸了急救方案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
溶石汤剂治疗胆结石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