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防治鸡传染性贫血之探讨

2021-03-27王晓文

中兽医学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种蛋病鸡雏鸡

王晓文

(甘肃省秦安县畜牧技术推广站,甘肃秦安 741600)

鸡传染性贫血简称鸡传贫,又被称为再生障碍贫血、出血综合症、贫血性真皮炎、蓝翅病,是一种较为严重的传染性免疫抑制病,不同年龄的鸡均可发生感染,尤其是1~2周龄的雏鸡最为易感,雏鸡一旦感染该病,会表现出免疫抑制、重度贫血等症状,严重时甚至死亡,同时该病极易因其他细菌、病毒发生继发感染,使死亡率大大增加。因此,对鸡传染性贫血临床症状、解剖诊断、中药防治展开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1 流行病学

1.1 病原特性

CIAV病毒是引发鸡传染性贫血的病因,该病毒对外界具有较强的免疫能力,如用福尔马林溶液熏蒸24 h仍不能使其失活;用5%酚溶液置于37℃的环境下2 h也不能使其失活;用pH值为3的酸溶液处理3h也不能使其失活。由此可见,一般的消毒试剂及方法很难将环境中的CIAV病毒清除。要想彻底消除环境中的CIAV病毒,可以采用1%戊二醛溶液处理10 min或采用5%甲醛溶液处理24 h。

1.2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所有日龄的鸡群都可能感染CIVA病毒,但是幼龄鸡,尤其是不足3周龄的幼龄鸡最为易感。鸡群一旦感染该病毒,会对淋巴组织、造血组织造成严重损伤,继而出现亚临床型或临床型发病,导致病鸡疫病抵抗力下降,出现较为明显的免疫抑制现象,甚至继发感染其他疾病,进而加大病鸡病死率。

鸡群感染CIVA病毒后,通常需要3~9周的时间排毒。如果鸡群在开产前9周内感染CIVA病毒,开产后会排出感染CIVA病毒种蛋,这些种蛋孵化出的雏鸡有很大概率携带CIVA病毒,会表现出亚临床型或临床型发病,并作为CIVA病毒传播的传染源;如果鸡群在开产后才感染CIVA病毒,在感染CIVA病毒后的3~9周,其排出的种蛋都会感染CIVA病毒,这些种蛋孵化出的雏鸡都会成为CIVA病毒的传染源,表现出亚临床或临床发病症状。

2 临床症状

2.1 雏鸡

雏鸡通常在出生2周内发病,有母源抗体的雏鸡通常在出生3周内发病。雏鸡一旦感染该病,会表现出生长不良,精神萎靡,行动迟缓,体质虚弱,面部、内髯、喙苍白,羽毛粗乱、有出血性病灶,排便稀薄、颜色呈白色[1]。

2.2 产蛋种鸡

产蛋种鸡感染鸡传染性贫血后,通常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孵化率和产蛋率也不会受到明显影响,但是会通过种蛋传播的形式将CIAV病毒传给后代。

2.3 继发感染

感染鸡传染性贫血后,病鸡极易发生继发感染,继发感染法氏囊、马立克等病,导致患病鸡病情加重,死亡率上升。

3 解剖诊断

通过对病鸡解剖,会发现病鸡消瘦明显,内脏、组织器官苍白,肝脏、肾脏、脾脏充水肿胀,胸腺、法氏囊萎缩,血液较为稀薄,凝血时间变长;肝脏表面有坏死病灶,呈灰白色,腺胃、骨髓肌、胸肌粘膜会出现出血点,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溃疡或糜烂;骨髓造血细胞减少,网状细胞增生,脂化现象明显;翅部皮下出血,呈蓝紫色,而这也是“蓝翅病”的叫法来源,如果出现继发感染,病鸡会出现严重的皮炎。

4 中医辨证

运用中医进行辨证诊断,会发现病鸡气血亏损,心脾两虚。

5 中药治疗

5.1 治疗理念

鸡传染性贫血治疗必须遵循补益气血、健脾养心原则,佐以滋肾法。

5.2 药方

可以采用八珍汤对鸡传染性贫血进行治疗:菟丝子15 g、黄芪30 g、枸杞子15 g、当归15 g、首乌20 g、党参30 g、肉苁蓉30 g、熟地15 g、麦冬20 g、川芎15 g、杭芍15 g、茯苓20 g、白术15 g。根据病鸡数量及病情轻重酌情调整剂量。

5.3 运用

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粉,拌入饲料中给予病鸡服用;也可将上述药物加水煎煮,给病鸡灌服。

5.4 中药分析

5.4.1 病症分析

鸡传染性贫血从中医角度看,属于“血症、虚劳”范畴。中医认为,鸡传染性贫血主要与心脏、脾脏、肾脏三者关系最为密切。肾脏为先天之本,具有生髓主骨的功效,先天不足会导致精髓不充,而精血同源、精髓不充会导致血气亏损;心脏虚弱则无法主血,进而会出现出血、血虚等症状;脾脏为后天之本,食物只有通过脾脏消化才能生成气血,如果劳倦饮欲造成脾脏受损,会导致脾脏气血生成功能减弱,进而导致机体出现气血不足的症状。鸡传染性贫血主要表现为肾精不足、心脾两虚,治疗上必须补血填精、补益心脾,因而可以选用八珍汤治疗,必要时可以增加补肾填精的相关药物。

5.4.2 中医药理分析

方中川芎具有行气活血的功效;麦冬、黄芪、白芍、当归、茯苓、党参、自术、熟地具有补益气血,健脾养心的功效;菟丝子、枸杞子、首乌、肉苁蓉具有补肾填精的功效。各药共同配合,可起到补气益血,健脾养心的功效。

5.4.3 现代药理分析

现代药理分析发现,当归中的多糖可促进红细胞、血红蛋白生成;党参、黄芪可增强骨髓造血功能,显著增加白细胞、红细胞及骨髓有核细胞数量;枸杞子也可增强骨髓造血功能,促进骨髓细胞分化、增殖。各药互相配合,可修复被损伤的免疫器官,增强免疫器官功能[2]。

6 预防举措

6.1 加强日常检疫

日常检疫是防控鸡传染性贫血的一个重要举措。养殖户要根据自身养殖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对鸡群进行疫病检查,查看是否存在鸡传染性贫血的典型症状,如体质虚弱、面部、内髯、喙苍白、羽毛粗乱等。在疫病检查过程中,一旦有鸡只出现传染性贫血的典型症状,要立即进行隔离,邀请专业兽医进行确诊,诊后再依照上述药方进行治疗,帮助病鸡尽快恢复健康,防止其他健康鸡群感染鸡传染性贫血[3]。

6.2 加强饲养管理

改善鸡群饲养管理条件也是防范鸡传染性贫血发生,降低鸡传染性贫血发生率的重要举措。养殖户主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加强日粮管理。首先,确保日粮干净卫生,不存在任何霉变现象,以防对鸡群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其次,确保日粮营养充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更好地满足鸡群生长营养所需,切实提高鸡群机体抵抗能力。(2)加强卫生管理。养殖户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卫生程度,定期对鸡舍进行卫生清理,及时清除鸡笼、器具、地面上的粪污,并用清水进行全面冲洗,为鸡群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鸡群生长。(3)加强消毒工作。消毒是降低CIVA病毒活性,抑制CIVA病毒传播的有效举措,养殖户必须根据辖区鸡传染性贫血的发生情况,决定鸡舍内部的消毒频率。日常情况下,1周消毒1次即可。一旦辖区发生鸡传染性贫血,要适当增加消毒频率。一般采用福尔马林或含氯消毒试剂,同时注意消毒试剂的使用方法及浓度,确保消毒试剂的消毒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6.3 做好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防控鸡传染性贫血最为有效的举措,养殖户必须根据自身养殖情况,结合鸡群日龄为鸡群做好疫苗接种工作。CIAV弱毒冻干苗是鸡传染性贫血疫苗接种最为常用的疫苗,该疫苗免疫期限为60~65周左右,接种时对鸡群的日龄要求较为严格,12~16周龄的鸡群接种效果最好,可以很快形成特异性抵抗力,有效应对CIVA病毒感染[4]。

7 结语

在鸡养殖过程中,养殖员必须对鸡传染性贫血加强防控,一旦发现鸡群出现传染性贫血症状,立即给予相应的中药进行治疗,减少鸡传染性贫血造成的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种蛋病鸡雏鸡
日粮添加虾青素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蛋鸡得了疲劳症咋办
优选雏鸡四法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种蛋贮存前加热提高种蛋孵化率
种蛋在贮存前加热可以提高孵化率
雏鸡初饮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