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庆城县畜禽养殖适度规模研究

2021-03-27王宝明

甘肃畜牧兽医 2021年7期
关键词:庆城县粪污畜牧业

王宝明

(庆城县畜牧站,甘肃 庆城 745100)

为提高畜牧业调结构、促转型、谋跨越、促增收的能力,全面提升其行业竞争力,应进一步发挥标准化规模养殖在畜牧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以畜禽规模养殖为主要内容进行实地调研,提出了庆城县适度规模养殖发展的思路、意见和建议。

1 庆城县畜牧业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庆城县紧紧围绕创建畜牧业强县的发展目标,把发展畜牧业作为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增收产业来抓,畜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1.1 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截至2020年,庆城县肉牛饲养量9.2万头,肉绒羊饲养量85.3万只,生猪饲养量14.9万头,蛋肉鸡104.2万羽,分别较2013年增长了28.63%、19.47%、32.31%、26.7%;肉类总产量1.37万t,禽蛋产量0.14万t,分别较2013年增长了17.46%、21.2%,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1.2 畜牧业综合生产水平

近年来,庆城县畜牧业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分散养殖向规模养殖、由粗放经营向标准化和商品化经营、由家庭副业向主导产业的转变,新建和在建养殖场(小区)布局合理、管理规范、科技含量较高,并在中大型养殖场都配套建设了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有力促进了全县畜牧业转型升级发展。

1.3 畜牧业综合生产效益

近年来,受市场行情、流行性疫病、饲料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畜禽养殖效益持续低迷,部分养殖场和农户连年亏损,影响了农户养殖的积极性。庆城县作为甘肃省羊产业大县,肉羊胴体价由2013年的38元/kg降到现在的28元/kg,全行业亏损明显。

2 庆城县畜禽规模养殖发展现状

2.1 畜禽规模养殖总体情况

近年来,在国家、省、市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项目的示范带动下,截至2017年底,庆城县共建成各类规模养殖场(小区)257个,其中养牛场8个,占比约3.1%;养羊场216个,占比约84%;养猪场24个,占比约9.3%;养鸡场4个,占比约1.6%;特种养殖场5个,占比约1.9%。发展各类规模养殖户7 554户,其中养牛户37户,占比约0.5%;养羊户7 329户,占比约97%;养猪户163户,占比约2.2%;养鸡户25户,占比约0.3%。

2.2 畜禽养殖规模及结构

通过大力推进“四配套”养殖大户培育,即品种改良繁育技术配套、科学饲养管理技术配套、饲草料加工与调制技术配套、疫病防治技术配套,庆城县规模养殖户呈现散养农户加速退出、适度规模养殖场(户)养殖成为畜牧业生产主体的发展态势。据统计,2015年散养规模户较2013年下降近40%。2015年庆城县共有肉牛规模户36户,其中饲养量在10~50头的32户,占总规模的88.9%;50头以上的4户,占总规模的11.1%。肉羊规模户7 329户,其中饲养量在30~100只的3 844户,占总规模的52.4%;100~400只的3 425户,占总规模的46.7%;400只以上60户,占总规模的0.8%。生猪规模户167户,其中饲养量在20~200头的113户,约占总规模的67.7%;200~500头的45户,约占总规模的26.9%;500头以上9户,约占总规模的5.4%。

2.3 畜禽规模养殖户基础设施

庆城县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建设标准化棚圈、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饲养良种畜禽等各项措施,有力促进了养殖大户的培育,基本实现了畜牧业由散养到舍饲的转变。近年来,依托玄马镇“十公里养殖长廊”、贫困村贫困户修建暖棚等项目,庆城县共建设标准化棚圈7 000多座,基本实现了规模养殖户户均1座标准化棚圈。

3 存在的问题

3.1 规模养殖产业化认识有待提高

目前,由于庆城县畜禽养殖正处于分散经营向规模化发展的过渡时期,养殖户对规模养殖的理解仅停留在数量大的基础上,对其含义、内容、要求了解不够,造成养殖户大都普遍采用以前原有的饲养管理方式,相同畜禽饲养管理未形成统一的标准。

3.2 养殖适度规模大小标准不一

庆城县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正处于初级阶段,难以对养殖规模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且国家对发展适度规模也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从畜牧业发展现状来看,普通养殖户养殖若小规模发展,则养殖效益低,若大规模养殖,容易受市场、疫病等因素的影响,养殖收益不稳定。

3.3 养殖从业者素质偏低

目前,庆城县中大型规模养殖从业者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大都懂技术、善管理,而散养户从业者多为中老年人,文化程度偏低,对养殖新技术等相关知识接受能力差。因此,面对市场的瞬息万变,一部分养殖者缺乏对市场涨跌的预测能力,产业结构调整不及时,畜牧产业化参与意识薄弱,主要表现在随大流进行养殖,不考虑市场需求,没有市场经济意识,直接影响到庆城县养殖产业化发展进程。

3.4 畜禽粪污治理难度加大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规模养殖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畜禽粪污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成为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由于粪污无害化处理成本过高,养殖业主难以承担,当前庆城县规模户普遍采用比较传统的畜禽粪污处理措施,即畜禽粪污堆积发酵还田。此外,大型养殖场投资建设的隧道式沼气池等设备运行成本高,设备正常运转率低,少数养殖场甚至处于停运状态,都直接影响到庆城县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3.5 养殖布局差,资金短缺

近年来,庆城县畜牧业在由传统分散养殖向规模化养殖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各乡(镇)对发展现代畜牧业的认识不足,没有科学规划养殖用地,导致许多养殖场(小区)私自建在了禁养区、限养区,治理困难,养殖布局差成了庆城县畜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同时,庆城县是传统农业县,畜牧业发展主要靠融资及政府扶持资金,但畜禽不能作为抵押物,只能使用养殖基础设施抵押贷款,贷款周期短、额度小,资金短缺仍是当前庆城县畜牧业发展的最大掣肘。

4 意见及建议

4.1 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安排,合理布局

应大力发展规模养殖,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制定切实可行的畜牧业发展规划,成立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形成县级领导专抓、相关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级级靠实责任。一是根据《庆城县禁养区、限养区划分办法》,结合庆城县发展规划实际,科学合理地划出养殖用地,用于发展畜牧产业。二是大力发展以肉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支持肉羊产业的规划、意见和政策措施,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广“中盛”发展模式,努力实现以肉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三是加强饲草生产体系建设。以循环农业为方向,充分利用国家“粮改饲”、高产优质苜蓿项目,推广播种、收割、揉丝、打捆、粉碎、打包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全面提升饲草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推广窖贮、袋贮等青贮技术和“饲草收贮银行”等经营模式,健全完善饲草“种、管、收、贮、运”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人工饲草地建设,大力推广苜蓿、燕麦草、红豆草等优质饲草料种植,通过优质饲草料生产体系建设,推动形成粮草兼顾、种养结合、草畜配套的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格局。

4.2 增强对适度规模养殖的大小和模式探索

参照庆城县发展规模养殖户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通过请教专家和深入农户调查的方式,开展对适度规模养殖大小的研究,探索出适应庆城县实际情况的养殖规模标准并加以试验,复制出可推广的适度规模养殖大小和模式。

4.3 加强畜禽污染治理力度

一是对已建规模养殖场落实粪污资源化利用设备。第一,建设雨污收集系统,养殖场区必须建设雨污分流设施(雨水收集池、污水沉淀池),确保养殖场污水经污水沉淀池深度处理后达标排放。第二,建设畜禽粪便处理设施,鼓励中小型养殖场配套建设沼气池、干粪堆积场等简易设施。二是没有条件配套建设沼气池的养殖场或适度规模养殖户必须建设规模相符的堆粪场,堆粪场做到防雨防风防渗,严禁将畜禽粪便随意堆放到养殖区、居民区及道路旁。

猜你喜欢

庆城县粪污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常用畜禽粪污清理收集设备简介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边玩边学,快来看你向往的校园生活——甘肃省庆城县凤城初级中学校园社团活动侧记
庆城县南庄乡田合咀宋墓清理简报
庆城县秋季牛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检测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