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荆芥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2021-03-27朱瑞雪卫若楠曾方兴郑仲华

吉林中医药 2021年10期
关键词:疏风荆芥防风

朱瑞雪,卫若楠,曾方兴,郑仲华

(1.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 450046;2.甘肃中医药大学,兰州 730000;3.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4.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郑州市中医院,郑州 450007)

荆芥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主要含有胡薄荷酮、石竹烯、荆芥苷、荆芥醇、黄酮类、酚酸类等成分[1]。荆芥味辛,性微温,归肺、肝经,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等功效。炮制品主要有炒荆芥、炒芥穗、荆芥炭、荆芥穗炭、黑芥穗。药有各之特长,方有合之妙用,通过检索有关荆芥用量及配伍经验,总结荆芥常用剂量范围、配伍规律、所治疾病等,以供临床参考。

1 经典名方用量与配伍

综合古籍中经典方剂荆芥应用经验,其常配伍治疗肠风脏毒、伤寒头痛、小儿一切热证、风热肺壅、疮肿初起、痔肿痛出血等疾病。不同朝代古今剂量换算亦有差异,如东汉、隋唐1 两约13.8 g、宋金元1两约41.4 g、明1 两约37 g、清1 两约37.3 g[2]。如宋《普济本事方》槐花散,荆芥穗(每服半钱约2.07 g)辛散疏风,炒用入血分而止血,配伍槐花、侧柏叶、枳壳凉血止血,主治肠风脏毒;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荆芥散,荆芥穗(半两约20.7 g,每服约0.67钱,约2.76 g)解表散风,配伍天南星、草乌辛温散寒、祛风止痛,主治伤寒头疼;宋《集验方》荆术散,荆芥穗(1 两约41.4 g,每服约0.22 ~0.44 钱,约0.92 ~1.84 g)解表散风,配伍苍术散寒除湿,主治小儿一切热证;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荆芥汤,荆芥穗(半两约20.7 g,每服约0.57 钱,约2.37 g)解表散风,配伍桔梗宣肺祛痰利咽,主治风热肺壅;金《黄帝素问宣明论方》防风通圣散,荆芥(一分约0.414 g,每服约0.016 分,约0.006 6 g)配伍防风、麻黄、薄荷祛风散热、发汗解表,主治风热壅盛,疮疡肿毒;明《摄生众妙方》荆防败毒散,荆芥(1.5 钱约5.55 g)配伍防风祛风解表、透疹消疮,主治疮肿初起;清《外科大成》凉血地黄汤,荆芥(炒黑,一钱约3.75 g)配伍黄芩、槐角、地榆(皆炒黑)散风凉血止血,主治痔肿痛出血。

2 名老中医用量与配伍经验

2.1 夏桂成 夏桂成提出“心-肾-子宫轴学说”,建立月经周期节律法(补肾调周理论),因势利导,以达到规律月经周期、协调气血阴阳的目的。夏桂成提出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的发病基础是肾阴亏虚、癸水不足,经后中末期使用补天种玉丹加减以温肾助阳,常用荆芥理气理血,配伍五灵脂理血活血止痛,助阳促排卵,荆芥多用6 g[3];经间排卵期使用补肾助排卵汤加减以滋阴助阳、兼调气血,治疗子宫腺肌症痛经[4],乳腺增生病[5]、面部痤疮[6]等,常用荆芥助阳气内动、利阴气生长,配伍丹参、赤芍、山茱萸等活血化瘀、补肾助阳,荆芥多用6 ~9 g;治疗崩漏之脾虚证,用荆芥炭苦涩平和、理血止血,配伍炒蒲黄、艾叶炭活血止血,荆芥炭多用为10 g[7]。

2.2 李振华 李振华提出荨麻疹的治疗当重视健脾和胃,认为其治疗当以补气养血活血、燥湿祛风透表为主,常用荆芥疏风解表透疹,配伍羌活、防风、地肤子等燥湿祛风、凉血止痒,加强祛风透疹之效,荆芥多用8 ~10 g[8-9]。

2.3 路志正 路志正提出荆芥轻清上扬,认为临床配伍不同,其功效各有侧重。如治疗过敏性鼻炎之肺经风热证,常用荆芥穗辛香轻透,配伍牛蒡子、薄荷以清利头目、通窍利咽,荆芥多用9 g;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之内热夹湿证,常用荆芥穗轻清升散,配伍防风、藿香增强疏散脾胃郁火之效,荆芥多用10 g[10]。路志正认为妇科疾病“下损”之症,常合并头晕、目涩等“上损”症状,治疗上灵活运用上下交损、当治其中的治则,治疗白带过多并头晕、失眠之脾虚湿浊证,常用荆芥穗疏风升提,配伍橘叶、炒白芍、乌梅养肝柔肝、清上利下,共解脾土之困,荆芥穗多用9 ~10 g[11]。

2.4 赵绍琴 赵绍琴提出荆芥辛温升浮,又可疏风透邪、醒脾开胃,入阳明气分而疏调升和,入厥阴血分而解郁和血,通三焦而和营卫[12]。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之湿热内蕴、风邪外袭证,病毒性心肌炎之痰热瘀阻证,过敏性哮喘之痰湿郁热证导致的汗出过多,常用防风通圣散加减解表清里,方中荆芥疏风解表,配伍防风宣肺疏风、透邪升阳,荆芥多用6 g[13];痢疾多属暑湿热三气夹杂,初期当治以逆流挽舟法疏解化湿,常用荆芥穗解表疏风,配伍防风、羌活以解表祛邪、化湿清热,荆芥穗多用9 g[14]。

3 方药量效研究委员会用量与配伍

3.1 仝小林 仝小林院士提出开郁、行气、养阴、活血、润下、温阳等法治疗各型便秘,认为糖尿病便秘的核心病理因素是“燥”与“结”,常用荆芥穗升举气机,配伍枳实一升一降、调畅气血,荆芥穗多用3 g[15];治疗尿毒症之水肿,在大黄附子汤温泻肾浊的基础上,常用荆芥祛风胜湿,配伍防风疏风解表、宣通气机,加强行气利水之效,荆芥多用9 g[16]。

3.2 黄煌 黄煌提出荆芥连翘汤适用于以红肿热痛为特征的头面部炎症的治疗,常用荆芥疏风升阳,配伍连翘、薄荷、柴胡上行头面,共奏疏散风热、破结解毒、疏肝解郁之效,荆芥多用15 g[17];治疗过敏性紫癜、关节疼痛等,常用荆芥疏风祛湿,配伍防风、柴胡、当归以祛风通络、升阳疏肝、调畅气血,荆芥多用15 g[18];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先天或后天体虚,继而外感风湿热毒,常用荆芥疏风理血,配伍柴胡、黄芩、当归解表清里、升提疏风、理血消斑,荆芥多用20 g[19]。

3.3 黄飞剑 黄飞剑提出寒湿型湿疹具有脏腑风湿病的特点,认为祛寒除湿为治疗的最佳选择,常用荆芥散风胜湿,配伍防风、白术以疏风解表、辛温燥湿,荆芥多用30 g[20];治疗变应性鼻炎之寒湿瘀痹、脾虚不运证,常用荆芥辛温散寒,配伍炒白术、茯苓、辛夷健脾益气、燥湿通窍,荆芥多用30 g[21]。

3.4 陈锐 陈锐提出荨麻疹病机特点多为风热蕴于肌肤,常用荆芥清宣透疹,配伍防风、连翘、薄荷等以清热祛风、透表解毒,荆芥多用10 g[22]。

4 现代医者用量与配伍

4.1 配伍防风 治疗寒凉性荨麻疹[23],用荆芥透疹消疮,防风祛风胜湿,二者配伍祛风胜湿止痒,其中荆芥12 g,防风12 g。治疗眼轮匝肌痉挛之风邪犯目证[24],荆芥轻清升阳,防风疏风解表,二者配伍散肌表风邪,其中荆芥10 g,防风10 g。治疗化脓性中耳炎之清阳不升兼外感风寒证[25],用荆芥升举清阳,防风疏风解表,二者配伍升阳通窍、散寒解毒,其中荆芥12 g,防风12 g。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之湿热蕴结、脾肾两虚证[26],用荆芥祛风除湿,防风燥湿止痛,二者配伍有助于温补脾肾、调和肝脾、祛邪止泻,其中荆芥10 g,防风10 g。

4.2 配伍大黄 治疗各种急症二便不通[27],如痢后、脑梗塞、尿路结石等二便不通,荆芥发表疏风、理血止血,大黄清热泻火、活血化瘀,二者配伍辛散苦降、活血顺气,调和气血,其中荆芥8 ~15 g(多以炒荆芥为主),大黄10 ~18 g。倒换散(泡水10 min 后服)治疗尿潴留[28],荆芥疏风解表、宣提肺气,大黄攻积导滞、通利大便,二者配伍开上通下、气化得行,小便自通,其中荆芥、大黄比为2:1,荆芥多用18 g,大黄多9 g。

4.3 配伍连翘 治疗耳痛风热上扰诸证[29],如耳痛并颌下淋巴结肿痛、耳带状疱疹、耳痛并咽痛、头痛等,用荆芥疏风散邪,连翘清热解毒,二者配伍疏散风热、活血止痛、凉血透疹,其中荆芥12 g,连翘12 ~30 g。治疗脂溢性皮炎伴脱发之内热炽盛证[30],用荆芥透疹消疮,连翘清热解毒,二者配伍祛风胜湿、清热散结,其中荆芥10 g,连翘10 g。

4.4 配伍金银花 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之风湿热毒兼气阴两虚证[31],用荆芥清热疏风,金银花清热解毒,二者配伍疏风热、散血毒,其中荆芥10 g,金银花10 ~15 g。

4.5 配伍黄芩 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日光性皮炎之风湿热证[32],用荆芥芳香祛湿、辛温发散,黄芩泄上、中焦之热、祛湿邪,二者配伍可解表清里,祛风清湿热、升散透疹,其中荆芥9 ~12 g,黄芩15 g。治疗光敏性皮肤病之血热风燥证[33],荆芥疏风透表止痒,黄芩泻火解毒凉血,二者配伍入血分凉血解毒、祛风止痒,其中荆芥15 g,黄芩15 g。

4.6 配伍薄荷 治疗抑郁、焦虑之肝郁气结证[34],用荆芥穗升清解郁,薄荷疏肝行气,二者配伍升阳疏肝郁、调畅气血,其中荆芥穗5 g,薄荷5 g。

4.7 配伍蝉蜕 治疗小儿过敏性疾病如异位性皮炎、荨麻疹等[35],用荆芥疏风透邪,蝉蜕疏风散热,二者配伍入血分散风邪、解表透热,其中荆芥6 g,蝉蜕3 ~4 g。

5 小结

通过总结经典名方、名老中医、方药量效研究委员会专家及现代医家临床应用荆芥及相关炮制品的用量及配伍经验,得出汤剂临床用量范围为2.37~30 g,常用剂量为3 ~15 g,散剂中用量为0.006 6 ~2.76 g。根据疾病、症状、证型寻求荆芥的最佳用量及配伍。如荆芥散风解表配伍防风、连翘、金银花等,治疗五官科疾病(眼轮匝肌痉挛、耳带状疱疹、耳痛、头痛)、呼吸系统疾病(感冒、咳嗽、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肾系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病毒性心肌炎、小儿一切热证等,汤剂多用2.37~15 g,散剂中用0.006 6 ~2.76 g;祛风胜湿配伍防风、羌活、淡附片等,治疗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尿毒症并水肿等,多用3 ~10 g;助阳疏肝常配伍炒白术、五灵脂、山茱萸等治疗妇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子宫腺肌症痛经、乳腺增生病等)、抑郁、焦虑等,多用5 ~10 g;固涩止血常配伍炒蒲黄、当归炭、艾叶炭等,治疗崩漏、肠风脏毒、痔肿痛出血等,汤剂中多用3.75 ~15 g,散剂可用2.07 g;透疹止痒常配伍羌活、地肤子、蝉蜕等,治疗皮肤病(荨麻疹、面部痤疮、湿疹、脂溢性皮炎)等,多用8 ~30 g;轻透升发配伍大黄、薄荷、藿香等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尿潴留、二便不通等)、化脓性中耳炎、慢性浅表性胃炎、糖尿病性便秘等,多用3 ~30 g。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荆芥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病毒、抗过敏、改善血液流变学及止血、发汗的作用,亦有镇静、平喘祛痰等作用[1]。荆芥正常剂量无明显不良反应,但不适用于表虚自汗、阴虚头痛者。临床应用中还应注意可能出现的荆芥过敏反应[36],如胸闷、烘热、心烦、发痒等症状。通过总结归纳历代名方与现代医家关于荆芥的临床用量及配伍经验,予临床合理、高效应用荆芥及相关炮制品以参考及指导。

猜你喜欢

疏风荆芥防风
春天要防风防湿,避免湿热伤身
大楼的防风攻略
聊聊疏风解毒胶囊
荆芥
夏日不忘荆芥香
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观察
疏风升阳治失眠
藏荆芥化学成分的研究
疏风解表说荆芥
疏风宣肺止咳汤对CVA的疗效及对BHR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