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民国医药卫生档案中“防疫治疫”成药的整理研究*

2021-03-27熊益亮张弓也杨嘉祺任北大

西部中医药 2021年10期
关键词:成药瘟疫防疫

熊益亮,张弓也,王 群,杨嘉祺,任北大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民国时期,北京瘟疫较为流行,“1915年流行猩红热,1921年流行乙型脑炎,1926年流行伤寒,至1949年还有肝吸虫、钩端螺旋体病、鸟疫、布鲁氏菌病、炭疽、口蹄疫、狂犬病、细菌性痢疾、脊髓灰质炎、性病、结核病等20余种。”[1]笔者在进行北京民国时期医药卫生类档案整理的过程中,发现存有“防疫治疫”的成药记载,遂对其进行整理,以期为现代中医防疫治疫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档案中“防疫治疫”成药概况

民国时期北京医药卫生档案是研究民国时期北京地区医学的重要文献资料,涉及当时医药卫生的方方面面,如医学教育、医疗机构、医学制度、公共卫生等。在整理北平市政府卫生局有关《成药商请换发执照的呈文与批示》档案中,发现存有关于(防疫治疫)的成药查验请求书及其仿单、广告。目前发现具有防疫治疫功效的成药有:清瘟丸、玉红膏、消毒避瘟丹、神犀丹、普济解疫丹、避疫香粉、防疫至宝丹、清瘟解毒丸、紫雪散、避瘟散。这些成药均有查验请求书,为表格形式,需要填写的内容有药名、类别、成分(原方)、主治功用、用量、售价、仿单及广告(张数)、每年行销数、发行年月、制售者、发售者、发售地址、附记,但不一定需要全部都填。此外,在表格的左侧一般都有申请人的姓名、主治、营业请求人、请求人营业牌号、营业类别、从前曾否领有他处执照以及申请时间等内容。每个成药都附有仿单或广告,详细论述该药的主治及用法。

2 档案中关于“防疫治疫”的成药

根据成药的主治功用,对已发现的10种“防疫治疫”成药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治疗瘟疫的神犀丹、普济解疫丹、防疫至宝丹、紫雪散、清瘟解毒丸;治疗风温的消瘟丸;治疗天花的玉红膏;预防瘟疫的消毒避瘟散、避疫香粉、避瘟散。其中几种在古代医著中虽已有记载,但其具体运用不如档案中详细,如玉红膏出自清代胡廷光《伤科汇纂》;神犀丹、普济解疫丹(即甘露消毒丹)出自叶天士《医效秘传》;紫雪散(即紫雪丹)原名紫雪,首见于《肘后备急方》,后《千金翼方》《外台秘要》《和剂局方》均有记载,清代吴瑭《温病条辨》称其紫雪丹[2];避疫香粉出自清代郑奋扬《鼠疫约编》。而避瘟散、清瘟解毒丸则被收录于1961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中,但具体组成有所不同。以下按主治进行分类整理,由于档案内容多为手写,无法辨别的字则用“□”表示:

2.1 治疗瘟疫神犀丹[3]。犀角尖(磨汁)、石菖蒲、黄芩(各六两),生地黄(一斤,冷水浸透□绞汁),金银花(一斤),人中黄(四两),连翘(十两),板蓝根(九两),香豆豉(八两),玄参(七两),花粉(四两),紫草(四两),上十二味各药生晒研细以犀角地黄汁再加蜜为丸,每重三钱。每服一丸,小儿半丸,量岁增减,白水送服。此丹治温热暑疫诸病,感染,邪不即解,耗液伤营,逆传内陷,痉厥、昏狂、谵语、发斑,或痘疹后余毒内炽,口糜咽腐,目赤神昏,或于酷热之时阴虚之体温热直入营分,初病即觉神情昏燥,舌赤口干危机之症,以及新产妇人暑热入营,婴儿急热惊风,速服此丹均可挽回也。

普济解疫丹[3]。飞滑石(十五两),绵茵陈(十一两),淡黄芩(十两),石菖蒲(六两),川贝母(五两),木通(五两),藿香、射干、连翘、薄荷、白豆蔻(各四两),上十一味药晒燥生研细末,朱砂为衣,法小丸。每服二十粒至三十粒,轻症吞服数粒,便觉爽快,用凉开水送服。春温湿温、时疫瘴气、暑热霍乱、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酸咽肿、斑疹身黄、颐肿口渴、尿赤便秘、吐泻疟痢、淋浊疮疡、水土不服。

防疫至宝丹[4]。净连翘(五钱),黑栀仁(三钱),金银花(五钱),赤芍药(三钱),菊花(一两)生石膏(一两),生大黄2条,黄芩(三钱)、南薄荷(三钱),桔梗(一两),霜桑叶(五钱),川贝母(一两),花粉(三钱),粉甘草(二钱),犀角(一分),以上共为细面听用。专治四时感冒风寒瘟疫流行传染诸症,头目眩晕,四肢无力,骨节酸疼,乍寒乍热,胸膈饱满不思饮食,呕吐,恶心,瘟毒,发颐,两腮红肿,咽喉疼痛,鼻干,目赤,口干舌燥,疹瘾不露,其毒不能现出,斑毒,内闭,内热,痉厥,急热作烧,咳嗽,喘粗,痰涎壅盛,舌□苔黄,谵语神乱,循衣摸床,大便燥结,小便赤红,水土不服,山岚瘴气,中暑中寒,作呕,霍乱,转筋,脾胃不和,上吐下泻,红白痢疾,肚腹疼痛,寒热疟疾,一切四时瘟疫,感冒等症并皆治之,立见功效,每服二钱,如无病,每日服一钱,不受传染。

紫雪散[5]58-59。寒水石、石膏、滑石、磁石(水煎三斤捣前去渣入后药),升麻、玄参(一斤),甘草(炙半斤),犀角、羚羊角、沉香、木香(五两),丁香(一两,并捣剉入前药汁中煎,去渣入后药),朴硝、硝石(各二斤捉净,入前药汁中,微火煎,不住手将柳木搅,候汁欲凝再加入后药),辰砂(三两),麝香、当门子(一两一钱,研细入药拌匀)。大人每服一钱,小儿每服五分(病轻者三分)。此药专治一切积热、瘟毒,发癍隐疹不透,口燥舌干,热闭神昏,狂言乱语,邪热发黄,瘟疫时气,小儿急热,惊痫,皆治之。大人每服一钱,儿童每服五分,孕妇勿服。

清瘟解毒丸[6]。连翘(一钱半),川羌活(五钱),黄芩(三钱),桔梗(三钱),葛根(五钱),防风(三钱),白芷(五钱),赤芍(三钱),柴胡(三钱)花粉(三钱),玄参(二钱),甘草(三钱),麻黄(五钱),共为细末,炼蜜为丸,重二钱。治四时瘟疫、伤寒,头疼身热□强眼胀,口苦无味,恶心呕吐,不思饮食,遍身疼痛,咽喉肿痛,咳嗽痰喘,夜卧不宁,或感冒伤风,鼻流清涕,偏正头风,麻木不仁,山岚瘴气,每服三丸,淡姜汤送下,并治湿热风毒,疥癣疮毒等症,用白滚水送下。

2.2 治疗风温消瘟丸[7]129-130。黄芩(半斤),甘草(二两),竹叶(半斤),牡丹皮(二两),川贝母(四两),栀子(半斤),赤芍(二两),薄荷(三两),知母(半斤),大青叶(半斤),连翘(半斤),桑叶(六两),玄参(半斤),银花(半斤),杭白菊(四两),羚羊角(五钱),犀角(五钱),黄连(四两),天花粉(六两),蜜制成丸,重二钱,蜡皮封固。专治风瘟,瘟热,瘟疫,瘟毒,头痛发热,面目赤红,口苦耳聋,咽干口渴,头晕目眩,周身疼痛,大便燥结,小便不利,尿赤尿热,神疲肢倦,斑疹发颐等症。服之能清中宣气□瘟清热,利便消毒,诚时疫之妙药,救苦之灵丹也。每服一丸,病重二丸。大便燥结加大黄二钱,枳实二钱,瓜蒌三钱为引。小便不利加滑石一钱,竹叶三钱。咳嗽痰多加杏仁三钱,枇杷叶三钱,竹茹三钱。口渴加寸冬三钱,花粉三钱。心燥热甚加生石膏四钱,随症加减功效异常。

2.3 治疗天花生肌玉红膏[7]151-152,档案中剂量无法看清,且未说明治法,遂按《伤科汇纂》[8]补充。当归(二两),白芷(五钱),白占(二两),轻粉(四钱),甘草(一两二钱),紫草(二钱),血竭(四钱),麻油(一斤)。先将当归、白芷、甘草、紫草四味,入油内浸三日,漫火熬至药枯,去渣虑净,次下白蜡、血竭、轻粉,即成膏矣。治痘前毒火太盛,气血凝滞,黑疔水泡,痛痒不己,抓伤蹭破,干烈出血,并治痘后余热不净,毒火不清,遍体溃烂,痛痒成疮,或流毒水或流鲜血,兼治诸疮腐烂,肌肉不生,此膏能润肤生肌,活血败毒,祛风止痒,以上诸风用此膏敷之无不神效。

2.4 预防瘟疫消毒避瘟散[3]82,药饼。乳香(一两),苍术(一两五),细辛、川芎(一两),雄黄(一两),枟香(一两),降香(一两),大黄、甘草、箭羽(一两),杜仲(二钱),酸梅(十个),将后二味药熬汤,去渣为饼,阴干听用。此丹专避瘟疫、传染、秽味、煤气一切不正之气,连将此丹烧炉口之上燃烟熏之,诸毒自消,家家不可不备,济世良药,每日早晚熏之。

避疫香粉[3]170-171。生大黄(一两半),甘草(五钱),苍术(二两),檀香(二两),山奈(一两),甘松(一两),雄黄(一两),滑石(三两),朱砂(一两),冰片(三钱),上十味共研细末。佩戴一袋,每服一盒,闻少许涂鼻孔。主治四时瘟疫流行,猝遇山岚瘴气,秽浊戾气,厉毒鼠疫,遍处传染,憎寒发热,鼻塞口燥,及中暑昏迷,头目眩晕,霍乱吐泻,转筋腹痛,温病湿热、黄疸赤痢等症,此药备用,常以绸小袋佩戴身上,可以避疫,遇有急症则闻服并用,可以除疫救急也。

避瘟散[5]82-83。木香,零零香,香橼(各一两),麝香(一分),朱砂(四两),丁香(一分),木瓜(二两),冰片(二□),檀香(一两□),蔻仁(五□),共为细末。用手抹少许于鼻间。自试制问世以来,深荷名医之赞扬,获得各界之好评,良以此药芬芳凉润,历久不变,故能解热祛秽,避瘟防疫。还能治四时感冒,头痛目眩,夏日受暑,呕吐水泻,冬日煤毒等症。俱能药到病除,而于役军旅之壮儿,暨有志周览名山大川者,尤须知山岚障气,所在伤人,不可不手此一包,以防疫疠,并可免水土不服,糟杂恶心,及猝然昏倒,种种危险也,用法详后。瘟疫疠气,霍乱吐泻,晕车晕船,猝然昏倒,糟杂恶心,咳嗽痰喘,寒热交作,肚腹疼痛,以上俱用凉开水送服。头痛目眩,煤毒侵袭,暴发火眼,迎风流泪,以上俱用凉水调擦太阳(穴)。风火牙痛,牙痈牙疳,牙缝出血,无名肿毒,以上擦抹患处惟外科疮疡须以香油调敷。以上各症,每用二三分,立奏奇效,惟此系病已传入者,凡防病于未来,如时令不正,山岚障气,夏令暑气,瘟毒煤气等症,俱可闻入鼻内,以防侵袭,颇可清神健脑[8]。

3 档案中“防疫治疫”成药对现代“防疫治疫”的启示

避瘟散的仿单中说:“近年疫疠增多,于是成药渐成社会必需之品。本社有鉴于斯,特请名医赵紫垣先生,将其秘方避瘟丹,由本社制售,以应人士之需要”[5]82,可见“成药”在民国防疫治疫中占有重要地位。连花清瘟胶囊(颗粒)作为呼吸系统公共卫生事件的代表性中成药[9],可以明显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发热、咳嗽、乏力、气促等症状[10],说明中成药在防治疫情中有明显疗效。此外,在新冠肺炎医学观察期可选服,如藿香正气胶囊、金花清感胶囊、清开灵胶囊、莲花清瘟胶囊、疏风解毒胶囊、防风通圣丸;临床治疗初期,可选服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或藿香正气软胶囊(丸,水,口服液);临床治疗中期,送服连花清瘟胶囊或清开灵软胶囊,可选用清开灵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重症期,服用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紫雪丹、参附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恢复期,服用理中丸、三十五味沉香丸、八味常松沉香丸、十五味沉香丸、仁青常觉、仁青芒觉[11]。中成药相对于汤剂具有方便、口感好、易服用、可批量生产等特点,患者也更容易接受,应当是防疫治疫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在现代防疫治疫工作中,应该重视对防疫治疫中成药的研发工作,尤甚应加强对古代温病处方的研究,遴选具有重大价值的方剂,进行中成药的开发。

猜你喜欢

成药瘟疫防疫
“豪华防疫包”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绘画中的瘟疫 下
防疫、复工当“三员”
端午节俗与夏日防疫
抗击瘟疫的那些事
绘画中的瘟疫(上)
瘟疫算个啥
衡阳市中医医院148例中成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HPLC法测定蒙成药肉蔻五味丸中没食子酸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