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厦门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

2021-03-26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中医药防治呼吸道传染病专家组

中医药通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疫毒藿香杏仁

●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中医药防治呼吸道传染病专家组

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特色和优势,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修订版)》[1]等有关文件,基于中医经典理论,结合全国其他城市病例发病症候特点以及厦门市地土方宜,制定本方案。

1 概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传染性、可累及多个脏器系统的特殊肺炎[1]。近期新发病例报道以德尔塔变异病毒株为主,病毒载量大,传播快。临床上以发热、乏力、干咳、嗅觉或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腹泻为主要表现,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肺部炎性浸润影,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不高或降低、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是其重要特征。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成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以及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1,2]。

本病属于“瘟疫”“温病”的范畴。中医学认为,瘟疫发生的关键是正气不足、疫毒侵袭,其病情传变与人体体质相关。其病因病机与疫毒之邪兼夹湿、热、毒、瘀、虚有关,闽南地土多湿热,又正值夏季发病,故此次疫毒的性质偏向湿热或夹暑热。

疫毒之邪,由口鼻而入,首犯肺卫和手足太阴经,涉及手少阳三焦经。初病常以发热和/或乏力为首发症状,常有咳嗽气短、鼻咽眼部症状、腹泻、纳差及味觉、嗅觉异常之症状差异。多数患者症状较轻,恢复较快;少数患者因邪胜正衰、肺气闭阻和/或正气亏虚,出现严重呼吸困难而转为重症,故积极运用中医药进行早预防、早治疗、重祛邪、早扶正、防传变,可望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3-5]。

2 预防

2.1 医务预防原则医务人员按照标准预防原则,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规程开展工作。各级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在使用中医适宜技术时,要规范操作,严格器具消毒。

2.2 日常生活调摄

2.2.1 饮食宜忌 因本次发病特点有明显湿、毒的特征,故日常调摄关键是饮食。建议饮食上总体以清淡均衡为主,热性体质者建议控制煎炸炙煿之品的摄入,寒性体质者应减少生、冷、黏、滑食品摄入,并忌暴饮暴食,保持大便通畅。此外,切莫擅自服用温补或清热的药物和保健品。

推荐饮食:(1)冬瓜炖肉汤:取冬瓜、瘦肉、排骨或水鸭适量,炖汤食用,以养阴生津,利尿解暑;(2)冬瓜煎汤代茶饮:取冬瓜(可连瓤、皮)约200 g,生姜3片,加清水约2000 mL,煎至1000 mL左右,当茶饮,以清热利尿消暑。

2.2.2 穴位调理(1)艾灸:以温运脾胃,增强免疫力为主。建议取神阙、关元、足三里等穴,然平常体型壮实或便秘者则慎用;(2)按摩:取迎香、大椎、少商、合谷、外关、足三里等穴,每穴每次按摩3~5 min,每日可多次进行,按压力度以自觉酸胀为宜,以达到补益肺脾、增强免疫的作用。

2.2.3 健身体操 采用传统中医健身法。如太极拳、八段锦进行锻炼,每日1~2 次,每次20 min。有助于调和五脏、畅通气血、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

2.2.4 香囊 以石菖蒲、藿香、佩兰、苍术、薄荷、白芷、艾叶各等份研磨粗粉,装布囊,利用其药香气味刺激呼吸道黏膜,以达增强免疫的作用。

2.3 中药预防

2.3.1 普通人群防流感方 药用:黄芪10 g,麸炒苍术6 g,防风6 g,金银花6 g,绵马贯众6 g,藿香5 g,芦根15 g,荷叶10 g,甘草6 g。1 日1 剂,水煎服,可预防性服用3 天。注意:孕、产妇及体质虚寒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3~6岁儿童可用上方剂量减半,6~12岁儿童可用上方酌情减量。

2.3.2 特殊人群(汗多、容易疲劳、在闷热环境工作的人群属气阴两虚者)防流感方 可在上方基础上加西洋参5 g,麦冬10 g,陈皮6 g。或选中成药:藿香正气水(或胶囊、丸、口服液)、玉屏风散(或颗粒、口服液)。

3 临床治疗

3.1 通用方清肺运脾解毒方(麻杏苡甘汤合甘露消毒丹、达原饮),药用:麻黄5 g,杏仁10 g,薏苡仁20 g,藿香10 g,虎杖10 g,连翘10 g,薄荷5 g(后下),六一散18 g,射干12 g,姜厚朴12 g,槟榔10 g,豆蔻6 g(后下),草果仁6 g,青蒿10 g(后下),黄芩10 g,绵马贯众10 g。适用于确诊病例中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可酌情加减。

3.2 辨证论治

3.2.1 无症状型

症状:无。肺部CT检查为阴性,但新冠核酸检测阳性。

治法:疏风清热,健脾利湿。

基本方:玉屏风散合翘荷汤、六一散加减。

具体用药:黄芪15 g,防风10 g,麸炒苍术9 g,薄荷5 g(后下),薏苡仁15 g,藿香10 g,六一散18 g,绵马贯众10 g,荷叶10 g,金银花10 g,连翘10 g。

或选中成药:莲花清瘟颗粒(或胶囊)、疏风解毒胶囊、双黄连口服液。

3.2.2 轻型

(1)邪犯肺卫

症状:初起低热,或微恶寒,干咳,少痰或无痰,鼻塞流涕,咽痛,眼红,或口干苦,舌苔薄或白或黄,脉浮滑数。

治法:宣肺散邪,化湿解毒。

基本方:桑菊饮加减。

具体用药:桑叶10 g,菊花6 g杏仁10 g,薏苡仁20 g,连翘15 g,射干10 g,薄荷5 g(后下),金银花10 g,藿香10 g,桔梗10 g,芦根20 g,甘草5 g。

或选中成药:莲花清瘟颗粒(或胶囊)、疏风解毒胶囊、痰热清注射液。

(2)邪犯脾胃

症状:初起低热或未发热,或有恶寒,身痛,肢困,乏力,纳差,或有腹泻,口干或苦,舌苔腻或白或黄,脉弦滑。

治法:化湿疏表,醒脾理气。

基本方:藿朴夏苓汤化裁。

具体用药:藿香10 g,杏仁10 g,茯苓15 g,通草6 g,槟榔10 g,姜厚朴12 g,草果仁6 g,法半夏10 g,薏苡仁20 g,青蒿12 g(后下),黄芩10 g,豆蔻6 g(后下),六一散18 g。

或选中成药:藿香正气水(或胶囊、丸、口服液)、万应茶饼,肝功能受损可加用八宝丹。

3.2.3 普通型(疫毒壅肺)

症状:初起低热或未发热,或有恶寒,咳嗽明显,气短,痰少且黏或白或黄,口干,胸闷脘痞,或有便溏,舌苔腻或白或黄,脉弦滑数。

治法:宣肺透邪,清化痰热。

基本方:麻杏苡甘汤合甘露消毒丹化裁。

具体用药:麻黄5 g,杏仁10 g,薏苡仁25 g,六一散18 g,藿香10 g,虎杖10 g,薄荷5 g(后下),连翘15 g,射干12 g,黄芩10 g,豆蔻6 g(后下),冬瓜仁15 g,绵马贯众10 g,丝瓜络10 g,桑白皮10 g。寒热如疟者,加姜厚朴12 g,槟榔10 g,草果仁6 g,青蒿12 g(后下)。

或选中成药:疏风解毒胶囊、莲花清瘟颗粒(或胶囊)、复方鲜竹沥口服液。

3.2.4 重型

(1)疫毒闭肺

症状:发热不退,喘憋胸闷,烦躁,黄痰,痰粘难出,腹胀,便秘或便溏不爽,口唇紫暗,舌红或暗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沉数。

治法:清热泻肺,祛瘀通腑。

基本方:麻杏石甘汤合宣白承气汤、千金苇茎汤化裁。

具体用药:麻黄6 g,杏仁10 g,薏苡仁25 g,生石膏25 g(先煎),甘草6 g,瓜蒌15 g,芦根30 g,桃仁10 g,陈皮16 g,冬瓜仁15 g,姜厚朴16 g,大黄6 g(后下),葶苈子10 g,大枣10 g。

或选中成药:八宝丹、痰热清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

(2)气血两燔

症状:高热不退,喘憋胸闷,烦躁神昏,伴发斑疹、衄血、咳血或痰中带血、吐血,舌绛红或暗红,苔少,脉滑数或沉细数。

治法:清热凉血止血。

基本方:玉女煎合犀角地黄汤化裁。

具体用药:生石膏30 g(先煎),知母10 g,生地黄20 g,玄参15 g,水牛角30 g(先煎),赤芍30 g,丹皮10 g,淡竹叶10 g,连翘15 g,杏仁10 g,薏苡仁20 g,甘草6 g。

或选中成药:八宝丹、痰热清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

3.2.5 危重型(内闭外脱)

症状:发热,躁扰不安,甚则神昏,呼吸急促,四肢冷。若胸腹热,尿黄,苔厚转燥,脉数或促有力,属闭证;若胸腹湿冷,尿清,苔厚但润,脉沉细虚,属脱证。

(1)闭证

治法:清热开闭。

基本方:三石汤合生脉饮化裁。

具体用药:生石膏30 g(先煎),滑石15 g(先煎),杏仁10 g,西洋参10 g,麦冬15 g,醋五味子6 g,通草6 g。

(2)脱证

治法:回阳固脱。

基本方:参附汤、四逆汤合来复汤加减。

具体用药:红参20 g(另煎兑服),黑顺片15 g(先煎),酒萸肉30 g,龙骨20 g(先煎),牡蛎20 g(先煎),炙甘草10 g,干姜10 g。

或选中成药:苏合香丸、至宝丹、安宫牛黄丸、参附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

3.2.6 恢复期

(1)肺脾气虚

症状:经治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明显改善,影像学检查提示肺部炎症明显吸收。仅见稍有气短感,自汗,食量一般,不多饮,大便不实,舌淡苔润,脉稍软滑。

治法:健脾益气化湿。

基本方及参考剂量:李氏清暑益气汤。

具体用药:黄芪15 g,太子参15 g,麸炒苍术6 g,陈皮10 g,升麻6 g,麦冬10 g 神曲10 g,荷叶10 g,黄柏6 g,醋五味子6 g,葛根10 g,麸炒白术6 g,当归6 g,炙甘草5 g。

或选中成药:香砂六君子丸、参苓白术散、玉屏风散(或颗粒、口服液)。

(2)气阴两虚

症状:经治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明显改善,影像学检查提示肺部炎症明显吸收。现稍感气短,间或偶咳,自汗或盗汗,睡眠不稳,饮食一般,咽干,舌红少津,舌燥,脉细弦。

治法:养阴益气,清退余邪,宣肺通络。

基本方:王氏清暑益气汤合苇茎汤。

具体用药:桑叶10 g,杏仁10 g,薏苡仁15 g,炙甘草6 g,太子参30 g,麦冬20 g,冬瓜仁15 g,丝瓜络10 g,陈皮10 g,桃仁6 g,石斛10 g,芦根15 g,荷叶10 g,淡竹叶10 g,醋五味子5 g,焦山楂15 g,焦神曲15 g,焦麦芽15 g。

或选中成药:生脉饮口服液。

4 防护建议

第一、目前正处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的重要节点,市民要增强卫生健康意识,减少不必要的外出聚会,适度锻炼,规律作息,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第二、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合和人群集中的场所,必须外出时可佩戴医用口罩。

第三、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洗鼻;如有发热或其它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应佩戴口罩及时就近前往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医。

参与本方案制定讨论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中医药防治呼吸道传染病专家组专家名单:裴晓华、陈少玫、陈联发、黄源鹏、林清国、李劲松、叶钢福、万文蓉、邹强、周玉贞、张琼英、唐金模、梁惠卿、杨一民、李蕙、郑乾文、彭连共。

猜你喜欢

疫毒藿香杏仁
中暑后别乱喝藿香正气水
A Skopos Theory-based Study of Translation Principl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s
惊闻疫毒(新韵)
藿香正气散——感伤岚瘴俱能除
两手
紧抓“疫毒”病机,对证施治新冠肺炎
HPLC法同时测定五味藿香片中6种成分
杏仁糖小兔
薛博瑜教授从祛湿及解毒论治乙型病毒性肝炎
简化测定藿香正气水中3种成分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