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肌内效贴布在下肢运动伤防治中的应用综述

2021-03-26王卓婷左秀芹李圣节张立宁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活动度本体踝关节

王卓婷,左秀芹,李圣节,邢 军,张立宁,3

1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康复医学科,北京 100853;2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康复医学科,河北石家庄 050023;3 解放军总医院 全军训练伤防治研究中心,北京 100853

肌内效贴布疗法(Kinesio taping,KT)是1973年日本整脊师Kenzo Kase 发明的[1]。1988 年首尔奥林匹克运动会,肌内效贴布疗法对运动损伤取得了良好疗效,得到国际运动医学专家的广泛认可和关注[2]。肌内效贴布用布和浆糊为原料制作,具有优秀的透气性、防水性、弹性和收缩性,可以延长至原长度的140%,治疗师可以根据需求裁剪成不同形状贴于人体表面。其作用机制与胶贴的方向和张力有关[1]。当患者姿势恢复到未牵伸状态时,贴布下皮肤处于皱褶状态,贴布减轻了疼痛感受器的压力,以起到减轻疼痛和水肿、缓解肌筋膜紧张、改善姿势等作用[3-4]。本文就肌内效贴布疗法在下肢运动损伤防治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1 下肢运动损伤的治疗作用

1.1缓解疼痛 Balki 等[5]将30 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男性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急性期使用KT(对照组使用假性KT),与对照组相比,应用KT 第5 天,实验组疼痛程度及膝关节肿胀明显改善;应用KT 第10 天,实验组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夜间疼痛、肿胀和腘绳肌力量明显改善。因此,KT 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中具有重要作用。疼痛是慢性损伤的常见症状之一。Laborie等[6]的一项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表明在前交叉重建术后立即应用KT 并维持3 d,KT 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为3.8±2.2,对照组为3.9±2.0,两组膝关节疼痛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93),方差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认为KT 在急性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镇痛效果不佳。可能与KT 应用时间较短有关。一项KT 和体外冲击波疗法对足底筋膜炎疗效的研究发现,在治疗5 周后,两组VAS 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外冲击波和KT 均能改善足底筋膜炎患者的疼痛和生活质量,两种治疗方法疗效相当[7]。对42 例足底筋膜炎患者的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第2 周后KT 组晨起第一步疼痛改善显著(P<0.01),在治疗后1 周和2 周,KT 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P<0.01),冲击波和牵伸训练基础上辅以KT 可更好地缓解足底筋膜炎患者的疼痛,改善功能[8]。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淋巴”贴扎增加了局部皮下组织间隙,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损伤筋膜的修复,借助贴布的宽度和较大的拉力给足底筋膜以支撑,产生跟腱与足跟方向的拉力,以减轻疼痛的程度,改善足部功能状态[9]。研究认为组织损伤后常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和疼痛,KT 可以刺激神经系统的感觉通路,增加传入反馈。根据门控理论,减少神经纤维对痛觉的传导输入。另一种理论是KT 通过增加皮下组织间隙,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淋巴引流,从而减少肿胀,减轻疼痛[5]。KT 本身具有伸缩性,导致皮肤痛觉感受器产生的冲动使脊髓后角神经胶质细胞兴奋,形成关闭闸门效应,达到缓解疼痛的作用[10]。

1.2减轻水肿 KT 在增加血液循环和淋巴引流方面有良好的临床效果[11-12]。一项随机对照研究观察KT 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影响,术后1 周治疗组和对照组肢体(大腿、膝关节、小腿)周径达到最大,术后28 d,与对照组相比,KT 组水肿程度减轻更明显[13]。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最主要的表现是肿胀、疼痛和关节不稳。余波等[14]比较KT 辅助常规治疗与单纯常规治疗对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肿胀和疼痛影响,将40 例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理疗组,治疗组以自然拉力的爪形贴布为主,研究发现在治疗第1 天、第3 天时,治疗组踝关节周长较对照组显著减小(P<0.01)。但仍有无效的研究报道。Nunes 等[15]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在治疗第3 天、第15 天时对照组与实验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认为KT 在减轻踝关节扭伤患者急性肿胀方面效果不佳,原因可能是急性踝关节扭伤伴有活跃的炎症过程,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蛋白质,而KT 减轻肢体肿胀的作用只局限于流动性更高的漏出液。因此,KT 对踝关节扭伤急性肿胀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探讨。

1.3改善平衡和本体觉障碍 影响身体平衡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视觉、前庭觉、本体觉等。本体感觉下降会导致与姿势控制、关节运动位置和外部摇摆相关的平衡能力下降[16]。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KT 在改善平衡障碍和姿势控制方面有积极作用。皮肤感受器参与人体的本体感觉,KT 通过有效刺激皮肤改善平衡和本体觉障碍[17-21]。Jackson 等[22]的一项队列研究将30 名慢性踝关节不稳志愿者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KT 组,结果显示使用胶贴48 h 后,KT 组的平衡改善明显(P<0.01)。Lee[23]报道了9 名踝关节不稳的男足运动员,在星形偏移平衡测试中,实验组患者较安慰剂组和空白组改善更显著,认为KT 可增加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的动态平衡。此外,Muñoz-Barrenechea 等[24]的一项系统回顾显示,KT 可有效改善踝关节不稳患者的下肢肌力、平衡以及本体感觉。

一项对48 例接受保守治疗的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的回顾性分析发现应用KT 可改善本体感觉、平衡和运动功能,这种效果至少能持续7 d[25]。Bischoff 等[26]纳入48 名前交叉韧带断裂至少3 周且未进行手术的患者,在使用KT 前后对其进行评估,使用KT 后Lysholm 评分由79.3 分提高至85.8 分,IKDC 评分从60.2 分提高至71.3 分,角度再现试验也取得了显著改善,认为KT 可以改善患者的步态和主观感觉,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的本体感觉有积极的影响,并主张KT 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另一项研究纳入47 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12~17 周的男性患者,分为KT 组、安慰剂组和对照组,研究显示三组的单足静态平衡无统计学差异,KT 应用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并不能增强患者的平衡能力[27]。

Inglés 等[28]的研究发现单独使用KT 对于运动员下肢姿势控制无明显效果,联合平衡训练后,运动员的下肢动态和静态平衡功能明显提高。综上所述,关于KT 改善平衡功能和本体感觉障碍的疗效不一,可能与纳入排除标准、评估手段等因素有关,需要设计严格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探讨。

Kirmizigil 等[29]采用随即交叉研究的实验方法,诱导两组参与者产生迟发性肌肉酸痛,22 名男性健康运动员将KT 贴于股直肌,研究发现KT 组与对照组相比,72 h 后肌肉延迟酸痛、水平跳远性能、平衡功能明显提高,KT 对迟发性肌肉酸痛、水平跳远性能和动态平衡有利。认为沿肌肉起点到止点应用KT 时本体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肌肉抑制,同时KT 刺激血液和淋巴循环,增加代谢物清除和肌肉氧合,从而改善肌肉疼痛并有利于改善平衡。

1.4改善关节活动度 KT 可以通过增强局部循环而增加损伤后的关节活动度。慢性踝关节扭伤运动员应用KT 可以增加踝关节活动度,提高运动功能,在需要直线冲刺的运动中,KT 具有干预功能。KT 在早期康复中,可能通过控制疼痛和水肿来改善关节活动度,对改善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的膝关节屈曲活动度有一定效果[7]。此外,一项系统回顾研究显示KT 对恢复骶髂关节紊乱患者的骨盆对称和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的疼痛有效,但手法操作是最有效的方法[30]。

关节活动度常用来衡量关节运动功能。踝关节的全范围活动中,背屈是最常见的临床测量方法。一项Meta 分析显示,对于踝关节不稳患者,KT 与对照组胶贴或无张力胶贴相比,能更好地提高星形实验的测试成绩,改善下肢动态平衡功能,但当对健康参与者的活动范围进行测量时,KT 与其他贴布(如假性KT)相比无明显优势,不能改善踝关节活动度[21]。因此,KT 对于活动度的改善程度与疾病有关,目前尚无统一的证据。

1.5改善肌肉力量 KT 通过激发骨骼肌中的γ-运动神经元提高纤维张力,导致初级和次级神经末梢兴奋,有利于传入感觉神经活动,从而增强肌肉力量和肌肉控制。此外,KT 作用于皮肤感受器产生连续的机械性和弹性刺激,增加运动单元募集数量或单个运动单元产生的张力,增强肌肉力量。有学者将KT 应用于健康男性运动员股四头肌等速运动中,发现与其他贴布相比,KT 组最大向心力矩无明显差异,但最大离心力矩有明显差异,因此KT 能提高肌肉的离心肌力。KT 应用于股四头肌可以缓解髌骨疼痛综合征患者疼痛,提高股四头肌力量,改善股四头肌功能表现。

2 下肢运动损伤的预防作用

2.1防止肌肉疲劳 高强度的训练容易导致骨骼肌疲劳、关节本体感觉下降和稳定性降低。KT 可有效改善疲劳患者的下肢肌肉力量。对参与剧烈体育锻炼的人,KT 可改善关节本体感觉和调节肌张力,从而有效减少肌肉痉挛,增加受伤肢体肌力,改善动、静态平衡并缓解疼痛,对预防慢性肌肉骨骼疾病患者发生过度使用综合征有积极作用[31]。

研究显示,在腘绳肌或腓肠肌应用KT,2 d后肌力显著增加[32]。跑步过程中急停、高强度的跳跃训练使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下降,KT 组与无贴布组相比,在着陆阶段50 ms,髋关节屈曲角度峰值和前后力峰值延迟,垂直力峰值和垂直冲量峰值减小,疲劳后垂直力峰值出现延迟,KT 可减轻运动过程中膝关节着力的负荷,有效防止肌肉疲劳[33]。

踝关节扭伤复发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稳定小腿的肌肉激活不足或运动时机不当,研究表明慢性踝关节不稳的运动员应用KT 可将外翻张力施加于踝关节外侧,从而降低腓肠肌的活动幅度,预防踝关节损伤或再损伤[34]。

2.2改善平衡功能和姿势控制 Hosp等[35]将KT 用于12 名健康成年人的股四头肌和髌骨,给予下肢平衡测试,发现KT 能缓解离心运动导致的平衡能力下降,有助于减少膝关节运动损伤。对30 名无踝关节损伤病史的女性进行KT 治疗,评价踝关节静态和动态姿势控制,发现24 h 后KT组对足踝的动态和静态稳定性的改善显著,KT 较传统胶布能更好地预防踝关节扭伤[36]。

3 结语

下肢运动损伤康复中,KT 短时间内可缓解疼痛,中长期效果不确定,对下肢急性损伤导致的肿胀有明显缓解作用,可作为重要辅助治疗手段。KT 缓解下肢慢性运动损伤造成的平衡和本体觉障碍等的效果,大部分学者给予肯定,其预防运动损伤的作用也被广泛认可。KT 是一种简单、经济、安全、有效的防治下肢运动损伤的物理治疗方法,在运动损伤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活动度本体踝关节
基于TCA循环关键酶测定研究督灸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疗效及机制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眼睛是“本体”
能量多普勒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基于本体的机械产品工艺知识表示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中医康复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48例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