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期导读

2021-03-26

浙江医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多态性溶栓缺血性

脑卒中是我国60岁以上成人死亡和肢体残疾的最主要原因。2018年国家医院质量检测系统提示缺血性脑卒中是最主要的卒中类型,占所有卒中住院患者的82%。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来说,最有效的治疗是血管再通治疗。目前,时间窗内的静脉溶栓被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并被广泛接受,同时,随着血管内治疗材料、技术的不断进步及血管内治疗循证证据的不断积累,对于符合条件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血管内治疗也被国内外指南重点推荐。然而,对于符合溶栓条件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在行血管内治疗前是否仍需先行静脉溶栓治疗仍存在很大的争议,也是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期特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主任医师宋水江作一分析解读。

自身免疫性脑炎(AE)是一种涉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介导性疾病。2016年《The Lancet Neurology》首先提出了AE的诊断方法。2017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发布了《中国自身免疫性脑炎诊治专家共识》,规范了我国AE的诊治。多项研究表明,患者的预后受治疗时机的影响,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获得良好的疗效非常重要。迄今为止,AE的治疗方法借鉴了风湿性疾病和其他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具体治疗措施包括免疫调节治疗、对症处理、手术切除相关肿瘤等。本期特邀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主任医师谢国民对AE的治疗研究进展作一述评。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我国儿童青少年的患病率为6.26%。ADHD的核心症状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或)冲动,对患者教育、工作、生活等多项个人发展问题影响深远,给家庭、社会造成负担,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ADH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许多研究提示ADHD有家族聚集性,大量的家系、寄养子、双生子及新近分子水平的研究均提示遗传因素是ADHD的发病机制之一。但目前尚未发现与这种疾病直接相关的特异性基因,具体的遗传模式也尚未阐明。谷氨酸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含量最丰富的一种氨基酸类兴奋性神经递质,参与神经系统多种重要功能的调节。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是离子型谷氨酸受体的一个亚型,不仅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而且对神经元回路的形成亦起着关键的作用,研究表明NMDAR是学习和记忆过程中一类至关重要的受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丁凯景对NMDAR亚基NMDA2A基因(GRIN2A)和NMDA2B基因(GRIN2B)的2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进行研究,探讨其基因多态性与ADHD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GRIN2A中A等位基因携带患儿可能有更多的对立违抗行为和品行问题,提示GRIN2A基因多态性可能与ADHD患儿对立违抗障碍及品行障碍相关。

所有文章均可登陆本刊官网(www.zjyxzzs.com)获取全文,欢迎下载!

猜你喜欢

多态性溶栓缺血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CLOCK基因rs4580704多态性位点与2型糖尿病和睡眠质量的相关性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蒙古斑在维吾尔族新生儿中分布的多态性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