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03-26陈明珠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句式文言文导图

陈明珠

(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局城区教育指导中心 广东·广州 510800)

0 引言

思维导图最开始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是用于激发思维,用于思考的笔记方式,也是能够有效展示出放射性思维的图形工具,是人们将在某一方面具有关联的元素有效联系在一起的可视化思维网络。文言文产生背景与学生相距甚远,而现代汉语在语言发展与流变过程中也与古代汉语大相径庭,这也进一步加大了初中文言文教学难度,而思维导图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则是基于语言内在思维规律,借助思维导图来有效梳理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分析文言文语法,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工具。

1 思维导图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思维导图是近几年在教育领域广泛被应用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也是有效开发学生思维的工具。思维导图也称之为心智导图,是呈现发散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将其应用于文言文教学中价值不可小觑。首先,思维导图能够促进教师教学。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过程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观察,包含了知觉、感觉、记忆、注意、思维、语言等一系列生理与心理活动,利用思维导图教师能够对学生文言文认知形成良好把握,然后基于此来合理引导,从而有效优化教师教学。其次,思维导图能够促进学生文言文学习。思维导图有效应用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自身对于文本的理解来对文言文关键词、句以图象的形式形成良好的理解,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及时梳理文言文脉络以及重要词句,强化学生理解和感悟。

2 思维导图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2.1 应用思维导图引导课前预习

文言文大多十分简练,可是因为语言表达与现代汉语相距甚远,学生大多无法形成有效理解,传统教学方式也很难有效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为了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和理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前展开文言文预习,在预习环节采用思维导图来有效帮助学生梳理文意、解读文言文,这样就能逐渐提高学生文言文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课前预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行绘制思维导图来进行文言文归纳与整理,利用这一方式来归纳自己理解存在问题的地方,这样学生今后学习自然也会变得更加地深刻。

2.2 应用思维导图明字义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明字义”可以说是最为基础的要求之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即可应用思维导图来进行文言文字义教学,以此来有效促进学生“明字义”。

2.2.1 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通常是指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意义的词,在文言文阅读文章中十分常见。多义词具体意义通常都需要按照语境来进行合理判断,这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教学工具,具有图文并茂这一特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一词多义”词汇讲解的时候,即可使用图示的方式来将其“多义”直观展示出来,这样学生对于词义自然能够形成良好的理解,从而有助于学生恰当应用词汇。

2.2.2 古今异义

在文言文之中有很多古今字形相同可是用法和意义却完全不同的词,这也是我们常说到的古今异义词。初中生还是刚刚接触长篇文言文,在理解以及思维上还是较为模糊,无法准确对古今异义词作出判断。以《醉翁亭记》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绘制出相应的思维导图(如下图1),借助于思维导图来直观地展示出“古”与“今”,而学生则能够从这两个字出发对古今异义词形成准确判断。

图1:《醉翁亭记》思维导图

2.2.3 词类活用

在汉语之中名词通常都不能带宾语,只有动词才可以带,若出现了名词带宾语这一现象的话,就表明其临时具有了动词的性质,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词类活用。在文言文阅读中我们能够发现具有较多的词类活用现象,像是《陈涉世家》这一篇文言文之中就有很多动词的使动用法、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名词作状语、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炼出这一文言文教学中心内容,然后再使用思维导图来对学生进行分解讲解,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出来(如下图2),这样学生就能在思维导图有效引导下对词类活用形成良好感知,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对于文言文词类活用的理解,为其今后文言文习题解答打好基础,而思维导图的价值也能因此而得到有效提升。

图2:《陈涉世家》思维导图

2.3 应用思维导图显句式

为了能够有效发挥出思维导图在句式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笔者也以下几种为例进行了探讨:

2.3.1 判断句

判断句主要是指以代词、名词,亦或者是名词性短语作为谓语来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常见的判断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其中“……者,……也”就是常见句式,如《陈涉世家》之中的“陈涉者,阳城人也。”常见形式是以“主语+谓语+也”为主,在这一类型判断句中,有时候“者”和“也”并不一定就会同时出现。二是用副词强化判断亦或者是构成否定判断,如《小石潭记》中的“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等。为了强化学生理解,教师即可应用思维导图来促进学生记忆,如下图3所示。

图3:判断句思维导图

2.3.2 被动句

被动句则是指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的一种句式,通常情况下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常见的被动句式主要有两种,即标志性被动句和无标志性被动句,为了强化学生对于这一句式的理解,教师可以应用思维导图来进行合理的归纳与整理,这能进一步深化学生记忆和理解。

2.4 应用思维导图发展学生文言文能力

要想学好文言文,不能只是局限于知识讲解,关键还是在于学生文言文能力的提升,这样学生在今后面对文言文习题的时候才知道从何下手,相较于其他教学方式而言,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能够更好地发展学生文言文能力。

2.4.1 应用思维导图强化学生阅读记忆

初中文言文学习要求大多包含了文言文背诵、理解,而其中的“背诵”就是学生十分头疼的问题,很多学生都是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展开,无法形成根本上的记忆,学生在背诵期间经常会忘词忘句,甚至是忘记段落等现象,无法连续性背诵,记忆的效果也是短暂的。而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则能有效改善这一现象,其有效遵循了人们大脑记忆规律,能够实现由一发散至多,这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理解与记忆,从而有效优化学生文言文背诵。要想形成有效背诵自然需要先对文章大意形成有效理解,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就能升华出一个大主题,然后基于大主题来分析拓展为几个小点,这十分便于学生记忆和把握。

2.4.2 应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在文言文阅读期间,通常是先进行读,然后是理解,最后则是翻译,其中读这一项对于学生而言完成难度较低,可是理解对于学生而言难度较高,毕竟文言文表达习惯与我们日常表达具有较大差异,这种情况下自然也就无法顺利开展翻译,毕竟翻译是基于理解基础上而展开的。为此,在初中文言文学习过程中,要想对文本进行有效翻译,学生理解才是前提,考虑到文言文的晦涩难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来将文本内容主题、写作方式、结构方式直观呈现出来,这样就能有效突破学生难以理解的点,让学生在直观思维导图呈现中形成有效理解,这样自然能够最大程度优化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让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在思维导图有效应用中得到发展和提升。

3 结语

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强化学生记忆力,在初中文言文教学课堂之上,思维导图有效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强化学生对于文言文教学内容的记忆,帮助学生理解晦涩的知识点;同时还能有效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绘制中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及想象力,让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得以提升。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文言文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准确意识到思维导图的价值,应用思维导图来优化文言文教学实效,这样学生才能有效提升文言文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句式文言文导图
烃思维导图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见考点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特殊句式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