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政治心态浅析

2021-03-25王建礼黄锦

学理论·下 2021年2期
关键词:调适当代大学生

王建礼 黄锦

摘 要:大学生是一个朝气蓬勃的群体,是国家、民族未来的希望所在。他们的政治心态不仅会影响其政治实践,还关系到我国政治生活的和谐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心态总体上是向上的,但因为政治教育環境、社会环境和互联网发展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产生了政治回避、政治激进、政治逆反的不良政治心态。对此,需要我们结合学校、家庭、大众传媒的力量共同加以解决。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政治心态;调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1)02-0090-03

当代大学生有抱负、有文化、有激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他们的政治心态必将会影响国家的政治发展。总的来说,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心态是积极、健康的,主要表现为政治参与热情高、政治评价客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我们必须认真剖析出现不良政治心态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有效解决出现的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政治心态概述

政治心态是指人们对社会生活领域中的政治问题和政治现象的一种心理反应与态度。这里的“政治”主要是指政治制度,“心态”则指态度。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心态主要是由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评价和政治动机构成的,对于指导大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确立政治目标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政治认知主要是指大学生对政治生活中的组织机构、热点问题和政治人物等的看法和评价。政治认知在整个政治观念体系中是最基础的,直接影响大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大学生只有兼备较强的政治常识和认知能力,并能在参与政治生活的过程中独立思考,才可以通过仔细地推理、剖析得出正确结论,克服从众心理,采取理性行动。

其次,政治情感是情感在政治领域中的体现,有低层次和较高层次之分,具体表现为对主流政治的亲近或疏离、尊崇或藐视、喜爱或厌恶等。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确立的关键阶段,所以政治情感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有重要作用,不同性质的政治情感会影响个人政治观的确立甚至是前途发展。

再次,政治评价是指大学生在具备政治认知能力的条件下,对某些政治现象做出自己的判断。大学生期待参与政治生活,积极为政府的决策建言献策。他们可以通过政府开通的群众热线、网站、微博等表达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政治评价能更好地调整大学生的政治心态,一是当他们的意见或评价得到肯定时,政治参与度会随之提升;二是便于发现大学生不健康的政治心态,及时跟踪情况,做好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最后,政治动机是激发大学生前进的内在动力,性质上有好坏之分;好的动机能为实现政治目标提供可能、指明方向。人们所进行的一系列政治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政治动机,政治动机不存在,政治活动也就无从谈起。大学生处于充满竞争的社会中,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内隐动机、外显动机的影响,他们的政治心态随之也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

二、当代大学生政治心态现状

(一)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政治心态

1.政治认知多元化

思维开放、视野开阔、富有创造性是当代大学生的标识,在新时代、新思想的影响下,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强烈,愿意独立思考,对许多政治热点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政治认知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另外,当代大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方式多样化。与以往只能通过报纸了解时事的情况有很大不同,当代大学生可以通过微博、知乎等多种渠道获取政治信息,且内容更加丰富,更加能够满足自己对于政治知识的需求,这也是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知逐步多元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2.政治情感积极化

热爱祖国集中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政治情感。有国才有家,任何时候都应该把国家放在第一位。弘扬爱国主义,必须要进行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不分时间、地点,日常的点滴生活也充满教育意义。当代大学生经过洗礼和熏陶,爱国情怀越加深厚,能够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许多大学生勇敢地站出来,他们有的捐款捐物,有的到最艰苦的一线做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国。这充分证明了当代大学生是有着理性爱国主义情感的一代,是怀揣政治热情的一代。

3.政治评价理性化

受主体不同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个体采取的评价方式也会有所差别,有的比较理性,而有的较为感性,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当代大学生有着丰富的政治知识和正确的价值观,了解政治生活的机会相对较多,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从实际出发,采取辩证的方法来分析和评价政治问题。另外,当代大学生能够明辨是非,对事情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他们不再轻信他人的片面之词,不再随波逐流,能够克服不正确心理,客观公正地评价政治问题。

(二)当代大学生的不良政治心态

1.政治回避心态

政治回避是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的不良心态之一,对政治生活抱持回避、中立态度。这主要是因为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数量逐倍增长,大学生这个身份给个人所带来的荣誉感和成就感降低。同时大学生还面临着就业难、竞争压力大的残酷现实,这些问题共同消磨着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热情。他们中有些人学习态度萎靡,精神不振,用逃避棘手的问题换取短暂的快乐,整日沉浸在聊天、电视剧、游戏等娱乐活动中,不愿意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甚至有少数学生对政治现象比较冷漠。

2.政治激进心态

一些大学生因政治认知水平有限,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上的现象,容易产生极端思想。那些不关心政治生活的大学生就容易受到西方发达国家文化渗透的影响,思想上贬低我们国家的主权和人权,行动上诋毁我们国家的制度和政策,渐渐失去了自己的信仰,政治心态变得激进。例如,对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和社会上的贫富差距问题,一些大学生虽然认识到这些问题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社会和谐稳定的消极影响,但是他们不能历史地客观地看待和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既看不到我们党和政府在解决这些问题上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取得的巨大成绩,也提不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办法,而是一味地批评和指责,发泄个人情绪。

3.政治逆反心态

政治逆反心态主要指对主流政治产生否定、抗拒等心理状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博、微信、QQ等自媒体在大学生中间越来越普及。网上信息烦冗復杂,不仅有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信息,也存在大量负面信息,都会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当代大学生政治心态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

1.学校政治环境的不足

当前,高校都在严抓严管思政教育工作,旨在解决思政教师数量少、教学设备陈旧等问题,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条件。但部分高校对党和国家出台的政策认识不到位,也没有提出、实施针对性措施。

首先,思政课内容抽象。思政课所学知识是很多专家、学者智慧的结晶,理论性、专业性比较强。再加上一些教材内容脱离生活实际,缺少生动鲜活的事例和时政热点,大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学习积极性降低。部分大学生不能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从而认为学习这些没有用,学习态度变得不认真,不利于政治认知的成熟。

其次,思政课堂效率不高。这门课程采用的是大班教学的形式,包括了不同学院的学生,学生数量多,这就不太方便教师管理,学生听课效果差。再加上学生自制力不强,不注意听讲甚至逃课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教师主要通过讲授法对学生进行理论灌输,很少有机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

最后,思政课教师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有些高校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中有的并非科班出身,在学校主要负责行政工作。这些教师不熟悉教材理论知识,缺乏教育经验,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常常手足无措,体现不出思政课的独特魅力,无法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政治。

2.家庭政治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环境对大学生政治心态的影响深远。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政治认知、政治实践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家庭经济条件关系到是否能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和了解政治信息的渠道。父母政治觉悟高、家庭条件优越会对孩子的政治心态产生积极影响。然而,很多父母“唯分数论”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这种态度在语言和行动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学生的多数时间被学习占据,忽视了对时政的关注。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代大学生政治心态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因而其形成和发展也要受到当下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态势向好,正在由数量扩张向效益提升方向转变,但贫富差距扩大、收入两极分化的问题仍然存在。一部分大学生经济拮据,因为基本生活得不到保证变得悲观消沉,政治心态发生明显变化,往日对政治的满腔热情化为乌有,更有甚者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和愤懑,表现出对现实政治极为冷漠。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国家间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斗争越来越激烈,更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统治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那些缺乏政治定力的大学生一旦被西方社会思潮包围,便会深陷其中,失去自己的政治信仰,不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体系。

(三)互联网发展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博客、微博等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了解政治信息、表达政治观点的重要工具。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能够正确地使用网络,仔细地辨别网络上的各种信息,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少数学生不遵守网络规范,这种行为在长期得不到纠正的情况下,他们的观点越来越偏激。一方面,因为网络具有虚拟化的特点,一些大学生便不负责任地发表恶俗言论攻击他人、造谣侮辱国家,成为人们口中的键盘侠,政治心态变得激进。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异化”现象越加普遍。他们过于依赖网络,沦为科技的奴隶,整日沉迷娱乐游戏,逃避现实,不关心国家大事,以“与我无关”的态度示人。

四、当代大学生政治心态的调适对策

(一)学校方面

首先,学校要尽可能多地投入人力、物力资源,完善相关硬件设施,改善学习环境。除此之外,还需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及进度,不定期检查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情况。在选拔思政课教师时,学校要根据学生人数、学习效果等确定所需教师数量,并严把质量关,选择业务强、能力高的教师。

其次,学校可以组织思政课教师一起学习新思想,听取专家座谈会,让教师思想上受到启发,端正工作态度,以防工作中开小差。或者多举办教师教学技能竞赛,鼓励教师相互交流切磋,共同进步。

最后,思政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多研读教材,不断提升自身素养,用深厚学识征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多注意语言的幽默和通俗易懂,要善于利用图片、视频、故事等方式吸引学生兴趣,并适当和学生进行互动,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在教学方法上,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多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家庭方面

首先,父母要言传身教,改变自己以往忽视政治的情况,主动关心了解政治事件,并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促进自己政治意识的提高,为孩子树立一个积极的榜样。

其次,家长要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好的经济条件。一是能够保证孩子的基本生活需要,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学习,避免出现仇富等不良心理;二是课本上的内容是有限的,孩子还要通过网络、各种书籍等其他渠道及时了解社会新闻和学者观点,扩大自己的认知面,避免与社会脱节的情况出现。

最后,父母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特别是关于政治事件的看法,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某些不良政治心态,要及时加以引导和矫正,及时向学校、老师反馈并寻求帮助,发挥多方合力,共同把负面影响扼杀在摇篮里。

(三)大众传媒方面

互联网信息化和自由化的特点使得大学生能够获取大量最新政治信息,在法律保护的范围内自由表达政治态度、交流政治思想。同时,不良信息也充斥网络,辨别能力差的人可能会误入歧途。互联网的作用越大,我们越要正确认识互联网的双重作用,努力做到扬长避短。

首先,政府和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大力宣传社会主流思想,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等社会群体。

其次,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对涉及暴力、反动、虚假信息进行过滤,净化网络空间,为公民包括当代大学生提供干净的网络环境。

再次,线上心理咨询平台应该得到重视和推广。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有政治心理疾病倾向的人不愿意去线下的心理咨询室、医院咨询,从而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而线上心理咨询能够打破时间、地点的限制,同時网络虚拟化也能更好地保护咨询者的隐私。

最后,互联网立法工作迫在眉睫。一方面大学生社会经验少,辨别不良信息能力不足,政治立场容易出现问题,所以国家要运用法律强制手段整治网络空间中的违法现象。另一方面,少数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在网络上损害他人名誉,骗取他人钱财,以为网络空间的所作所为不需要承担责任。这就要求政府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让大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互联网绝非法外之地,违法行为同样会受到严惩。

参考文献:

[1]文学.当前大学生的政治心态及调控对策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1.

[2]张自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3]李春山.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2.

[4]魏鹏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态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5]刘贝贝.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6.

[6]刁婵娟.当代大学生政治心态的现状与教育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7]段大勇.当代大学生政治心态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0.

[8]胡晓迪.我国当代大学生政治心态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2012.

[9]高雅静.大学生积极政治情感问题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7.

[10]彭灿生.关注大学生政治心态[J]瞭望,2009(20).

[11]孙梅玉.当今大学生政治心态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12]邹小平.当代大学生政治心态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13]杨绍礼.当代大学生政治心态分析与对策[J].管理与效益,1998(4).

[14]胡泽民,文辉.当代大学生政治心态浅析[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98(7).

[15]张东升.市场经济与大学生政治心态调查[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4(4).

[16]刘晨妮.当代大学生心态文明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6.

(责任编辑:张 珺)

猜你喜欢

调适当代大学生
浅析女研究生就业压力成因及调适
浅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
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教育对策研究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浅析微信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正义观培育的路径探析
《一见钟情》现实意义简析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人生价值观念探析